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也成为助力企业生产经营,推动企业发展的一支新力量。今年,包钢多家单位建立微信群、申请微信公众号,依托新媒体创新工作方式,“微”力量爆发出巨大能量。 “指尖上的共青团”——新阵地传递正能量 包钢产成品物流中心共青团微博发布信息4931条;包钢炼钢厂共青团微博发布信息4541条……公司团委近期公布11月份包钢共青团系统微博人气排行榜,仅这一个月,公司各单位共青团微博累计发布信息就高达14276条。 近年来,包钢及各二级单位共青团微博相继开通。微博发布共青团工作动态,提供丰富的工作、生活资讯,一大批青年职工成为了共青团微博的忠实“粉丝”。微博“互粉”、转发信息,正能量覆盖面越来越大。 12月4日,公司表彰各类职业技能竞赛获奖选手,第二天,相关消息就发布在“包钢共青团”微信平台上。这个今年2月投入使用的平台,以包钢青年为主要受众,设立多个特色板块,公司发生的大事要事在这里均有呈现。“特别关注”、“基层共青团快讯”针对共青团工作发布信息;“每天一点儿青春正能量”、“思想前沿”注重对青年职工思想的引领。而获得这些信息,只需指尖在手机屏幕上简单滑动。 宣传企业文化——新媒体树立好形象 这边表彰大会刚刚落幕,那边“劳动模范”韩秋松的事迹就登上了微信平台。“最美热电事”和“最美热电人”是热电厂微信平台受关注度最高的两个板块,每一条消息总能吸引来无数个“赞”。 和热电厂一样,越来越多的单位将微信平台、微信群作为宣传企业文化、引导职工思想、凝聚职工力量的重要渠道。 在燃气厂气柜车间,微信成为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方式,职工在“大讲堂微信群”中交流工作经验、讨论工作方法,自觉学习蔚然成风;保卫部经济护卫大队二中队利用微信平台和QQ群发布企业文化信息,开展形势教育,让企业文化渗透至基层;教培中心“学校与家长互动微信平台”令学生家长赞不绝口,“开放、透明、安全”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 畅通沟通途径——管理插上网络“翅膀” 一条“操作中感到视野不清晰”的留言被反馈到炼钢厂相关部门,现场环境问题很快得到解决。炼钢厂是公司较早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的单位,网上互动使该厂受益匪浅。近年来,微信为管理插上了网络的“翅膀”,其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已经让很多单位尝到“甜头”。 各作业区生产情况、检修工作进度、缺陷处理意见……无缝厂微信群中,林林总总的信息与生产管理息息相关;通过上传图片,微信群中的沟通更加直观。向职工征集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至相关部门尽快落实,炼铁厂微信平台拓宽了厂务公开渠道,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微信还能为质量把关!”长材厂一轧作业区将钢坯缺陷拍照上传,使现场问题得以快速解决。与此同时,公司各基层车间纷纷建立管理型微信平台,实现政策传达、制度公示、经验共享及信息传递等功能,启动了精益车间创建工作的“信息直通车”。 新媒体的引入激发了基层单位的创新热情。无缝厂管体车间跳出管理层圈子,将普通职工“拉”上微信平台。上一班上传生产情况,为下一班合理调整作业流程做好铺垫,形成了以班组为主体的“自主性管理”。更加可喜的是,如此深入基层的做法并非管体车间独有,新媒体已经被越来越多职工所接纳,成为公司各单位传统管理方式的有力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