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刘明 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园区日前获批,此前被炒作的自贸园区概念得以兑现。不过,在市场炒作过程中,基金参与并不明显。有基金经理表示,利好兑现后,要谨防获利盘的抛盘压力。 12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经验,加快制定完善负面清单,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会议决定,依托现有新区、园区,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以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地方特点,充实新的试点内容。 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也使得此前被炒作的自贸园区概念得以兑现。今年以来,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园区概念股受到市场热捧,福建自贸园区概念股厦门国贸(13.27, -0.34, -2.50%)今年以来的涨幅高达169.29%,天津自贸园区概念股天津港(20.49, -0.18, -0.87%)、天津海运(14.19, -0.46, -3.14%)的涨幅分别高达147.59%、136.29%,广东自贸园区概念股华发股份(15.07, -0.84, -5.28%)、珠海港(11.33, -0.38, -3.25%)的涨幅也超过100%。此外,自贸园区概念股中储股份(11.15, 0.51, 4.79%)、厦门空港(28.21, -1.54, -5.18%)、福建高速(4.15, 0.07, 1.72%)、盐田港(11.33, -0.25, -2.16%)、象屿股份(12.21, 0.29, 2.43%)等也有很大涨幅。 不过,从今年以来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看,基金并没有明显的进驻上述公司的迹象。在厦门国贸今年以来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仅一季度末和三季度末分别有1只主动偏股基金现身,分别是诺德价值优势和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基金,持股数量也不多。在天津港今年以来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仅二季度末有华夏盛世精选1只基金现身其中,且该基金在三季度末从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消失。 相关股票近期的交易席位也显示,主要是游资在进行投资。如今年11月18日厦门国贸涨停,前五大买入和卖出席位均为营业部席位,包括中信证券(25.45, -0.02, -0.08%)上海溧阳路营业部在内的前三大买入席位金额都高达3000万元左右;天津港12月9日的交易席位显示,前五大买入和卖出席位中,除各有一个沪港通席位外,其他均为券商营业部席位,并无机构席位。 深圳一位基金经理表示,广东、天津、福建的自贸园区概念已经被炒了很长时间,相关概念股也出现了较大的涨幅,现在消息正式出来,可以说是利好出尽,估计炒作也要到头了。该基金经理表示,从自己的风格和逻辑来讲,不会参与自贸园区概念股的投资。 不过,上海一位基金经理表示,对于自贸园区概念股,要看价格是否合理,如果价格合理,有的受益股还是很有投资价值的。但该基金经理也表示,从去年上海自贸区概念股炒作情况来看,很多被热炒的个股确实没有业绩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