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船板块近期之所以动荡加剧,原因可能就在于中国制造的低价钢坯大量涌现。在这一过程中,现金买家受到的冲击最为显著。 由于铁矿石价格下跌、生产过剩以及中国国内增速放缓并导致钢铁冗余等因素,如今亚洲市场到处可见该国出口的钢铁半成品。 据悉印度对中国钢产品的进口量已在过去1个季度实现翻倍,而中国今年的相关出口也大增40%。 此外,中国钢厂将这类钢坯按照制成品而非半成品申报,使得它们还能绕过出口关税,并将产品价格压得更低。 目前中国钢坯的报价是在每吨410至480美元之间,这意味着每轻吨超过500美元的拆船价格将无以为继。“如此一来,为什么还要高价买船?”一位现金买家问道。 尽管印度的拆市报价还维持在每轻吨约440美元左右,但中国大约只在每轻吨200美元左右。 钢坯进口已经对印度的拆船行业造成巨大冲击。尽管具体数字尚未统计,但据一位船舶经纪估算,这恐已造成多达半数的拆船厂无船可拆。 分析师指出,鉴于铁矿石价格仍在低位徘徊,且中国复苏迹象难觅,这意味着为中国廉价出口品创造市场的经济基本面已经建立,并且很难在短时内改变。 尽管伦敦经纪行克拉克森(Clarksons)曾颇为乐观地表示,至少船价的跌势似已止住,目前待售船舶的数量也在回升。但该机构近期也提醒称,目前的市场价位可能会在一段时间成为常态。“尽管近几周出现的恐慌因素已有所减少,但我们必须提醒,要想回到年初每轻吨500美元的价位,肯定需要一段时间。” 克拉克森所说的“恐慌”主要是指现金买家的感受,他们高价收进船舶,却发现市场一路下滑并跌至收购价以下,且此时船厂已不愿出手接盘。 这当中最受人瞩目,也是非常典型的案例即是现金买家Global Marketing Systems (GMS)遭遇的问题。该公司在以每轻吨512美元左右的价格,购进Polembros 29.7万吨级的VLCC(超大型油轮)New Progress轮(造于1994年)后,市场价格便急转直跌至每轻吨440美元。根据一周前的消息,这艘油轮仍停泊在阿联酋豪尔费坎港(Khor Fakkan)。据经纪商估计,这一规模的船舶恐将导致200万美元左右的损失。即使买家选择不接付船舶并让该船重新挂牌,他也将损失掉之前所付的定金。据悉GMS正在为该船寻找租用机会或者另作存储用途,并等待市场回暖。 一位船舶经纪指出,“市场已经整整跌去60美元,这就是为何很多现金买家为投机获利而高价收船,如今只能蒙受巨亏的原因。要知道,市场情绪已没有一年前那么坚挺。” 此外,这家现金买家据悉还在巴基斯坦囤着30.7万吨级的VLCC Hebei Mountain轮(造于1995年),且同样没有船厂愿意接手。这艘船是于11月中旬购入。 这位经纪在谈起某些拆船商时说道,“这就像一个古老的危险游戏。当形势对你[现金买家]不利时,你以为靠得住的人早已消失不见。他们不会为你的损失买单。” (Tradewi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