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2014年中国航空工业十大新闻盘点

发表日期:2015-01-15 11:13:51 兰格钢铁

     转眼就是2015年了,回首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可谓波澜壮阔。

    运-12成为首次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飞机,中国民航局为ARJ21-700飞机颁发了型号合格证……由中航工业集团联合有关媒体评选的中国十大航空新闻日前揭晓。

    2014年,中国航空工业这样走过:

    1.中法多项航空合作项目签约

    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中法两国航空企业签署多项合作协议。3月26日,在中法两国元首的见证下,中航工业与法国赛峰集团在法国巴黎签署了民用涡桨发动机合作谅解备忘录。7月23日,中航工业和赛峰集团在北京签署民用涡桨发动机合作协议备忘录。双方将在中国建立一个全新的合资企业,各占50%股份。该企业具备民用涡桨发动机关键部件动力涡轮和火焰筒的设计、测试和制造能力,为双方母公司未来在全球范围内的民用涡桨发动机提供部件。11月10日,南方公司与斯奈克玛在珠海签署了民用涡桨发动机部件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航工业与赛峰集团的合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也是在两国元首的见证下,中航工业直升机和空客直升机公司于3月26日签署了共同生产1000架新一代EC175/AC352直升机的协议,按照各自承担50%工作份额的原则,均等承担EC175/AC352的批产工作,双方将继续在同一个平台,生产两型不同的直升机。

    记者手记

    我国航空业近年来的突飞猛进,国际合作功不可没。通过合作打造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和核心.技术应是终级目标。

    2.全球首个以航空为特色的大型综合主题乐园启动

    8月20日,中航工业在北京宣布,正式启动大型综合航空主题乐园项目“航空大世界”。这标志着全球第一个以航空为特色的大型综合航空主题乐园正式拉开建设序幕。中航工业计划在全国布局5~6个航空大世界项目,每个项目投资200多亿元,总投资将达1000亿~1200亿元。航空大世界以“打造成世界航空爱好者的朝圣圣地”

    为目标,形成集“科技、文化、体验、娱乐、休闲、商业”于一体的全新大型综合主题乐园,将对普及公民的航空意识发挥积极作用。

    记者手记

    让更多的人了解航空进而支持航空事业发展不失为产业振兴的有益探索。

    3.我国首家运营国产飞机的海外航空公司在柬埔寨成立

    8月21日,中航工业旗下的柬埔寨巴戎航空公司(简称“巴戎航空公司”)在柬埔寨金边举行成立仪式,这是我国首家在海外投资设立、以运营中国制造的飞机为主的航空公司。仪式上,巴戎航空公司与中航飞机西安飞机分公司签署了总计20架“新舟”60的采购合同,这也是“新舟”60飞机截至目前在海外获得的最大一笔订单。

    记者手记

    中国航空制造走出去的同时莫忽视航空文化的传播。

    4.第十届中国航展影响超历届,中国造军用飞机首次成体系亮相

    第十届中国航展11月11日开幕。中航工业参展的航空展品总数达150多项,其中以不同方式首次亮相的展品50多项,参展真机超过30架,均创历史新高。中国制造的军用飞机首次成体系参展,展示航空武器装备发展的成果。包括以“鹘鹰”、歼-15“飞鲨”、歼-10等为代表的战斗机,以大运、空警-2000等为代表的大型运输机/特种飞机,以及教练机、无人机、导弹等。本届航展共有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家厂商参展,室内展览净面积超过3.5万平方米;参展飞机130多架;军政贸易代表团150个;专业观众达13万人次,普通观众约28万人次;共举办各类会议活动68场,签订了逾300个项目、价值超过234亿美元的各种合同、协议及合作意向,成交了227架各种型号的飞机。特别是项目价值金额比以前最高的第9届航展的118亿美元增加了近1倍。

    记者手记

    珠海航展应在推动行业进步方面有更大作为。

    5.“鲲鹏”、“鹘鹰”首次公开亮相,引世界瞩目

    11月,在第10届中国航展期间,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运输机“鲲鹏”真机、第四代隐身战斗机“鹘鹰”首次公开亮相,引起世界瞩目。大型运输机是我国大飞机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型号之一,由中航工业为主承制商,联合全国多个行业上千家单位,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的一种大型、多用途运输机。由中航工业自主投资研制的“鹘鹰”战机首次公开亮相,揭开了中国最先进战斗机的神秘面纱。“鹘鹰”采用常规气动布局,其外观具有典型的隐形战机特征,可与重型战机形成高低搭配。“鹘鹰”的亮相,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独立研制第四代隐身战斗机的国家。

    记者手记

    国防安全离不开强大的装备产业支撑。

    6.运-12成为首次批量出口发达国家的国产飞机

    11月11日,中航工业直升机、哈飞与美国维信航空公司签署了20架运-12系列飞机销售合同,这是国产民用飞机首次出口发达国家,在中国民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运-12轻型多用途飞机是惟一取得美国FAA型号合格证的中国国产民机。截至目前,运-12飞机已交付国内外用户近200架,其中中国国内用户近70架,国外用户近130架,是目前交付量最大的中国国产民用飞机。

    记者手记

    运-12这款机型还将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7.“新舟”60交付第100架

    11月12日,奥凯航空有限公司与中航飞机西安飞机分公司共同签署第13架“新舟”60飞机交接证书,这是“新舟”系列飞机累计交付的第100架。同日,泰国农业部与中航飞机西安飞机分公司签订10架“新舟”60人工增雨机框架协议,这是“新舟”系列特种飞机首次外销。如今,“新舟”系列飞机成功运营在非洲、亚洲、南美洲与大洋洲等20多个国家的近300条航线上。

    记者手记

    C919能否从新舟60的得失中汲取养分值得期待。

    8.首都新机场项目举行开工建设奠基仪式

    12月27日,首都新机场开工建设奠基仪式在北京大兴区举行。首都新机场计划于2019年建成投产,工程投资799.8亿元,空管工程投资41.6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机场工程、空管工程、供油工程、航空公司基地工程等,项目工期为5年。据了解,首都新机场项目本期工程按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飞机起降量62万架次的目标设计,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F,即必须能保障空中客车A380等四发远程宽体超大客机起降。

    记者手记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三地机场如何协同而非各自为战同样令人关注。

    9.全球最大的AG600水陆两栖民用飞机首个大部件下架

    12月29日,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首个大部件——中机身在中航飞机西安飞机分公司下架,标志着我国研制的大型民用特种飞机AG600试制工作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AG600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一款在研的水陆两栖民用飞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三个大飞机项目之一。飞机按“水陆两栖、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设计思路,选装4台涡桨6发动机,起飞重量53.5吨,20秒内可一次汲水12吨,水面起降抗浪高度达到2米。

    记者手记

    中航工业这一年来也是蛮拼的。

    10.ARJ21-700取得飞机型号合格证

    12月30日,中国民航局在北京正式向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颁发了ARJ21-700飞机型号合格证。这标志着我国首款喷气支线客机通过了民航局型号合格审定。ARJ21是70~90座级的中、短航程新支线涡扇飞机,是中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涡扇支线飞机。截至目前,ARJ21-700已获得278架订单。中航工业承担了ARJ21飞机90%以上机体研制和生产,以及其他大量的研制、试验、试飞任务。

    记者手记

    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奋起直追点赞!期待中国航空工业关键部件突破、集成技术可靠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中国工业报)

相关阅读
2014年中国航空工业十大新闻盘点[11:13]
我国航空工业有望超越俄罗斯 成为世界第三极[11-28]
黎明公司在航空工业率先叩开国际市场大门[05-27]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生活动中心工程[04-09]
李克强:航空工业要走自己的路 也要飞向世界[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