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5年河北省两会正在召开,环保依然是河北两会讨论的热点。到目前为止,河北依然是中国的污染大省,常年以来,中国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河北省总会占据大半江山。在众多治理污染的手段之中,压缩钢铁产能依然是其中关键的一环,而2015年,这个重担还是落在唐山身上。此前,河北省要求唐山到2017年缩减4000万吨的钢铁产能,就是说,整个河北一半的钢铁产能压缩任务都落在了唐山身上,不可谓不重。据悉,2014年全年唐山已经完成2000万吨的钢铁产能压缩任务,一半任务已然完成,可见在压缩产能方面,唐山也不余遗力。 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已经正式开始实施,对钢铁企业来说,连续处罚、上不封顶、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严厉的惩罚措施都是悬在头顶上的刀,如果环保措施不能达标,这把刀则可能随时斩下。自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开启以来,河北省一直在防治污染方面努力,连续两年的河北省两会均将环保作为一个重点环节来讨论。2014年两会期间,河北省就提出要让环保成为治理钢铁产能过剩的“一把利剑”,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严格执行能耗限额、污染物特别排放限量值标准和差别电价水价政策,从而倒逼不达标的产能自动退出市场。钢铁企业本身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环保达标、环保设施齐备的生产企业能更好地生存,其他不合格产能则在这个过程中被淘汰出局。 今年的河北两会正在进行之中,又恰逢新环保法的正式施行,河北省更是大力推动污染防治工作,他们提出,到2015年6月,河北省钢铁行业二氧化硫的污染排放削减目标为123961吨,而全省需要改造的钢铁项目达到62个。在这个过程中,唐山承担的减排任务最重,因为这62个项目中,有42个均属于唐山市,唐山市钢铁行业二氧化硫污染排放物的削减目标为54508吨,占全省任务的一半之多。在环保压力之下,或许唐山的钢铁产能压缩任务将超前完成。 其实,在新环保法实施过程中,由于排放标准和能耗标准的提高,钢铁企业的环保成本也会随之增长,在这个过程中,本身就会有一些企业会被淘汰出去,因为强硬的环保约束会倒逼不达标的产能退出市场。 除了压缩产能,在治理雾霾方面,河北省可以说是投入巨资,不遗余力。还是以唐山为重,从2014年起,唐山计划用3年时间实施2000个多个治理项目,平均每年投放超过100亿元。 在今年河北省两会期间,代表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实现科学治霾。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河北2014年铁腕治理污染,大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2%、13.2%。但河北省政协委员郭斌表示,当前河北各地的大气污染源解析工作已经差不多完成,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当前的解析,实现科学精准治霾。一开始,河北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石家庄,但现在已经实现全省联防联控,并科学治霾。 虽然治霾投入巨大,但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压缩钢铁产能之外,还能消耗更多的钢铁产能,并实现产业转型。据悉,目前唐山市钢铁年产量为8000万吨,大概有460万吨是在本地消耗的,如果唐山市实现产业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本地便将消耗大量的钢材,因为唐山市正在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化工业以及一些新型产业,钢铁项目本身也在朝着高质的方向发展。 可以预见,在未来两年之内,河北省的钢铁产能还将得到大规模缩减,同时自身钢材消耗量也将增加,两相比较,或许未来一段时间内,钢铁产能过剩将得到有效缓解,力争实现供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