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北上广深风向标作用弱化 楼市是否已满血复活

发表日期:2015-01-22 09:17:08 兰格钢铁

去年底以来,一线城市土地市场“风生水起”“面粉”贵过“面包”现象时有发生,楼市成交也“量价齐升”。一线城市回暖能否持续?楼市是否已“满血复活”?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12月,深圳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1.2个百分点,成为3个月以来新房价格首个环比上涨的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四个一线城市的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也全部上涨,平均涨幅为0.4%。 除了房价整体企稳上涨外,一线楼市成交量也快速回升。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在解读2014年12月房价数据时表示,当月四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套数环比增长均在15%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市场机构中原地产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土地出让收入高达5072亿元,其中住宅用地成交额首次突破30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进入2015年后,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热度并未消退。 一线楼市企稳回升是当前楼市分化加剧的表现。由于资源高度集中、人口大量流入、潜在住房需求旺盛,一线城市库存消化压力相对较小,而多数三四线城市存在产业支撑和人口流入不足的问题,仍面临高库存压力。具有品牌、资金和资源优势的龙头房企,也纷纷回归一线拿地,提高市场占有率,土地市场竞争加剧不仅推高了房价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房价上涨预期。此外,一线城市对政策调整更加敏感,首套房贷款认定标准放松、降息等对去年底以来一线楼市显现回暖产生了积极作用。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一线城市回暖并不意味着楼市已“满血复活”。高库存压力、行业资金面趋紧、需求增长放缓等,决定了楼市筑底调整还将持续较长时期。首先,楼市库存持续增加,局部区域供应严重过剩。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再创新高,达6.2亿平方米,比2013年末增加1.3亿平方米,住宅待售面积超过4亿平方米。其次,去库存风险加大使得金融机构,加强了房地产行业信贷风险防范,2014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增速首次出现负增长,未来行业资金趋紧将呈常态化。此外,住房制度改革和人口红利带来的需求爆发期已经结束,目前居民投资渠道日趋多样化,住房逐步回归消费和居住属性,未来需求将进入平稳释放期。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名誉副会长朱中一认为,楼市的地区性差异越来越明显,一线城市“风向标”作用已经弱化。在供明显大于求的城市,消化存量仍是2015年的重要任务。 (奥一网)

相关阅读
北上广深风向标作用弱化 楼市是否已满血复活[09:17]
北上广深新房成交反弹 二线楼市成交也平稳上扬[01-06]
一二线城市房价继续跌 北上广深限购或明年放开[12-29]
北上广深宅地交易首破3300亿 全年或超3500亿[12-16]
北上广深将试点保障房REITs 初步方案已报住房城乡建设部[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