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最后一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合理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从2015年1月1日起,提高血管支架、电动自行车、喷涂机器人等产品退税率,对生产过程存在污染的含硼钢类产品取消退税”“通过有扶有控,促进外贸结构优化”。
至此,市场关注的取消含硼钢退税一事终于尘埃落定。
涉及3成出口总量
此次出口退税取消涉及4个税号,这4个税号的出口量占总量的3成左右。根据财政部的公示,本次调整产品出口退税率分别涉及棒材、线材、中厚板和热轧窄钢带,这4个品种在2014年1月~11月份累计出口量为2620万吨,占到总出口量的31.3%(如表1所示)。
事实上,调整含硼钢退税政策早在两年前已埋下伏笔,以上4个品种曾分别在2013年和2014年关税调整时被单独列出。早在2012年12月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就曾发布《关于2013年关税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对钢材部分增加了4个税则号,其中两个涉及含硼钢。2013年底,国家再次出台《2014年关税调整方案》,此次在2013年对棒、线材调整的基础上,进一步在7225(宽度在600毫米及以上的其他合金钢平板轧材)和7226(宽度小于600毫米的其他合金钢平板轧材)大类下将含硼钢单独列出,新增税则号分别为72254091和72269191,正是此次调整退税的另两个税号。
短期影响不可避免
此前,在出口退税预期调整下,2014年底我国钢材出口量迅猛增长。2014年以来,我国钢材出口量屡创新高。全年累计出口钢材9378万吨,同比增长50.5%。然而,在钢材出口高歌猛进的同时,由于含硼合金钢材占比过高,国际上针对我国钢材的反倾销越来越多,仅在2014年就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钢材产品发起贸易调查近40起。
对于此次含硼钢退税,业内人士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出口量下滑的可能性很大。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出口退税的取消必然带来出口成本的大幅增加,在国际市场上我国钢材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将被削弱。以中厚板为例,加硼后可享受13%的出口退税,按当前市场价格(上海市场价格为2960元/吨)折合约为385元/吨,后期出口的中厚板报价至少要上浮15%左右才能保证和退税取消前差不多的利润,这必将大大削弱钢材出口的价格优势。
根据历史经验,基本每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都伴随着钢材出口量的下降。2007年,钢材出口取消出口退税,并征收5%~10%的出口关税,政策公布之后的一个季度内,钢材出口减少了40%;2010年,取消钢材出口退税政策后,两个月内钢材出口减少了50%(如图1所示)。从此次调整的4个税号下的含硼钢材来看,2014年1月~11月份,我国含硼合金钢棒材出口1197万吨,占棒材出口量的72.2%;含硼合金钢线材出口936万吨,占线材出口量的90.5%;含硼合金中厚板出口479万吨,占中厚板出口量的76.9%;含硼合金钢热轧窄带出口9万吨,占热轧窄带出口量的38%,占比均较高。
同时,含硼钢出口退税政策的取消对长材的影响要大于板材。从细分数据来看,此次取消的4个品种中,含硼棒材和含硼线材总计出口量为2132万吨,占到4个含硼钢品种出口总量的81.4%;含硼中厚板和含硼热轧窄带加起来出口量不足500万吨,仅占总出口量的5.8%。
长期影响将被对冲
尽管退税取消后钢厂成本增加较多,为250元/吨~400元/吨,但根据以往经验,这4个品种的出口量会有相当一部分很可能将转移到其他尚享有退税政策的品种上。
以2010年7月份的退税取消为例,当时政策宣布取消了包括普通热轧钢卷等商品的出口退税,但是合金钢热轧钢卷的出口退税率则维持不变。这样一来,普通热轧钢卷的出口量大幅减少,而合金钢热轧钢卷则因替代需求而出现了出口数量激增的现象,而后几年钢材出口总量仍在稳步增长,年增速为12%~15%;类似的情况在2007年发布财税[2007]64号《关于调整钢材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取消普通热轧钢卷等商品的出口退税时也曾经发生过。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退税取消政策未提及热轧合金钢卷材和热轧合金钢板材,而这两部分含硼钢比例也非常高,且出口量相当可观。尤其是宽度≥600mm的其他热轧合金卷材(税号为72253000),该品种2014年前11月的出口量达到1012万吨,占到出口总量的12.1%。但由于目前该品种暂未将含硼部分分别列出,此次并未对其进行调整。
2015年出口量预计下降8%左右
从外部环境看,2015年欧元区经济重回衰退的可能性在加大,全球经济仍存在一定的下行风险。而根据国际钢铁协会发布的对2014年和2015年短期钢铁需求的预测报告,预计2015年全球钢铁需求增速将出现放缓,发达经济体的钢铁表观消费量增速在2015年预计将降至1.7%,全球钢铁需求的放缓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的出口情况。愈演愈烈的全球钢材贸易摩擦也将在未来进一步增加我国钢材的出口难度。
更为关键的是,出口退税的取消,看似仅针对含硼钢,但实际上体现的是国家对低附加值产品进行出口的反对态度。未来低端钢材通过添加合金以获得出口退税这种方式是不被国家所支持的,终将面临和含硼钢一样的结局。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近几年来我国的出口增速逐年提升,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我国钢材成本竞争力的持续增强,综合考虑2014年出口量的较高基数和替代需求的对冲,笔者认为,2015年钢材出口量将同比下降8%左右。(中国冶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