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刘梦 作为此前超跌的防御型品种,医药股在被冷落了一年多以后,重新获得了一些基金的青睐。 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专户投资经理对中国基金报记者分析道:“一部分医药股和消费股经过一年多的调整,股价已经接近公允价值附近了,最近可以多关注,合适的时点可以买入。” 一家银行系基金公司的投资经理表示:“医药股作为抗跌的品种,在1月19日市场大跌当天表现坚挺。如果短期存在回调风险,医药股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避险品种。” 从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来看,1月中旬开始,机构就集中买入了包括一心堂(45.20, 0.22, 0.49%)、迪安诊断(60.020, -1.28, -2.09%)、华润万东(22.00, -0.11, -0.50%)、北大医药(15.33, -0.17, -1.10%)、仟源医药(32.700, 0.30, 0.93%),以及医院概念股国际医学(15.99, 0.25, 1.59%)、干细胞产业公司中源协和(47.73, 0.68, 1.45%)等医药股。 1月20日,主营医疗器械的上市公司华润万东获机构追捧,当日其前五大买入席位均为机构席位,这五家机构合计买入了8179万元华润万东。当天,另一家机构买入了2393万元北大[微博]医药。 1月22日,两家机构分别买入1621万元、652万元仟源医药。 深圳一家证券公司研究所的分析师告诉中国基金报记者,其所在的研究所近来对医药股的推送明显增加,主要是因为医药股此前超跌,目前一些个股存在重新买入的机会。 事实上,医药股在2013年曾是基金的重仓配置行业,但2014年表现平平,个别机构对医药板块整体有比较明显的减仓。 数据显示,从目前已经披露四季报的主动权益类基金资产配置变化来看,2014年下半年,多只基金曾大幅减持了医药股。其中,兴全社会责任卖出1018万股通化东宝(17.39, 0.10, 0.58%),上投摩根行业轮动卖出1013万股康美药业(17.26, 0.15, 0.88%),国富中小盘卖出720万股海翔药业(10.30, 0.25, 2.49%),工银消费服务卖出571万股康恩贝(16.25, 0.13, 0.81%),广发聚丰卖出423万股益佰制药(36.99, -0.12, -0.32%)。此外,华海药业(14.55, -0.03, -0.21%)、恒瑞医药(42.00, 0.14, 0.33%)、云南白药(65.16, 0.51, 0.79%)、乐普医疗(24.250, 0.27, 1.13%)、香雪制药(20.080, 0.02, 0.10%)也在2014年下半年受到基金不同程度的减持。 申银万国[微博]医药生物行业分析师在报告中提到:“随着券商、金融等板块盘整开始,医药板块有望从防守走向进攻,本轮医药行情将由业绩增长确定的医药蓝筹和拐点确定的小市值公司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