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2014化纤行业十大新闻发布

发表日期:2015-01-28 11:12:01 兰格钢铁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日前发布了2014年度化纤行业十大新闻。 一、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荣获第三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 2014年5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第三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大会,中国工业大奖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工业领域的最高奖项。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荣获了第三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这是化纤行业迄今为止获得的国家级最高荣誉奖项。盛虹在行业内率先大规模使用环吹风冷却工艺及技术生产超细及差别化纤维,建成国内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万吨/年PTT连续聚合装置,打破国外对PTT聚合技术的垄断。同时,以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为原料向生物基PDO延伸,形成了完整的生物质合成高分子纤维产业链。作为全国化纤纺织企业的龙头,盛虹凭借“创新的纤维技术”,为化纤行业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 二、“中国化纤流行趋势战略研究”荣获2014年度“纺织之光”一等奖 2014年11月25日,由纺织化纤产品开发中心、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和东华大学联合完成的“中国化纤流行趋势战略研究”荣获“纺织之光”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布,在行业中拉开了中国纤维品牌建设的序幕,这一活动已经成为行业最有价值的纤维品牌风向标,不仅带动了企业开发新产品,还将产品开发引导到品牌建设的方向上来。 三、纺织女企业家获2014年度何梁何利科技成就奖 2014年10月29日,何梁何利基金2014年度颁奖大会在京举行。北京三联虹普新合纤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刘迪董事长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她带领团队研究开发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聚酰胺聚合及纺丝成套工艺及装备技术,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物耗能耗,大大提升了我国聚酰胺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产学研结合成效显著。三联虹普作为国内首家聚酰胺领域的科技服务上市公司,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开拓,共获得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承担2013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十余项殊荣。 四、2014年“纺织之光”科技奖一等奖化纤项目占据三分天下 11月25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纺织之光”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教育奖励大会。在颁发的一等奖中,化纤项目占据三分天下,凸显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整体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快速提升。获奖项目分别为:“新兴聚酯聚合级系列化符合功能纤维制备关键技术”、“高模量芳纶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其成套装备研发”、“膜裂法聚四氟乙烯纤维制备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低旦醋酸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中国化纤流行趋势战略研究”、“细菌纤维素(BC)高效生产与制品开发”。 五、生物基化学纤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为促进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其原料的发展,加快推动《国家生物基材料重大创新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的落实,在化纤协会的倡议和组织下,“生物基聚酰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生物基蛋白复合纤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生物基'竹代尔’纤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2014年3月和5月份先后成立。上述三个战略联盟的成立将生物基纤维及原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资源共享和创新要素优化组合,形成协同创新的利益共同体。通过联盟企业的紧密合作,实现我国生物基纤维材料的大规模高水平应用,推动我国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加快我国化纤产业的转型升级。 六、“化纤协会-恒逸基金”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助力科技进步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是为了促进我国化纤行业科技进步,进一步活跃学术气氛,提高学术水平,充分调动化纤行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设立的学术大奖。2014年6月18~19日,在“2014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物基纤维材料高峰论坛”会议期间,对2014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论文进行了表彰。本届论文涉及领域广泛,主题明确、重点突出,理论试验分析深入,较往年论文质量明显提高;另外,企业参与者的数量明显提高。一年来,在论文评选活动的推动下,业内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推进化纤工业科技进步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 七、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超仿棉合成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通过科技部验收 2014年7月30日,科技部主持对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超仿棉合成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进行了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攻克了超仿棉PET聚酯分子结构设计、高比例改性组分的精确添加与高效分散等十几项技术难题,一致同意通过验收。“超仿棉”系列产品已经申请了“逸绵”品牌,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与中国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负责产品推广中吊牌的申报与管理工作。 八、聚酰亚胺纤维纺丝技术及其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4年,我国聚酰亚胺纤维纺丝技术及其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年初,长春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依靠自主研发,推出轶纶95纤维,在国际上首次将这一航天材料成功用于民用服装领域,真正实现了新材料为民所用。年底,由东华大学和江苏奥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担的“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工程化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研发”项目顺利通过了鉴定,该项目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反应纺丝”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产品综合性能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并已成功应用于高温过滤材料等领域,打破了国外对聚酰亚胺纤维关键技术和产品的封锁与垄断。 九、“中国纤维馆”助推化纤企业品牌建设 3月3日,第20届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intertextile面料展)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幕。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携手百家化纤优质企业共同打造的“中国纤维馆”,分九大主题展区,为化纤企业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搭建了大舞台。展会吸引了2万多参观者,共同见证了化纤企业合力打造和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共同开创和推广市场,打造“中国制造”纤维品牌。 十、全国化学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过国标委专家组评审 2014年,化纤标准化工作在“创新服务”的宗旨下有序开展。为彻底理顺化纤标准化工作渠道,完善体系建设,化纤协会在国标委的指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协调,继续推动化纤综合标准化工作方案的实施,完成“全国化学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申请的提交,并于9月25日成功通过由国标委组织的专家评审,目前正根据专家建议和国标委的要求同相关各方进行积极协调。 (中国化纤协会)

相关阅读
2014化纤行业十大新闻发布[11:12]
仪征化纤重大资产重组延期复牌公告[08-13]
吉林化纤成功研发高性能阻燃纤维[08-05]
新乡化纤氨纶二期项目取决于定增推进情况[06-16]
仪征化纤可能获得中国石化集团注入资金[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