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电投集团)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以下简称国家核电)合并事宜,已于近日获得最高决策层签字通过。官方正在制订具体方案,将对外宣布合并事宜。这将是继我国南车、北车合并之后,央企之间的又一次重大重组。 整合做强核电业务 中电投集团总经理陆启洲曾对合并一事表态,“两者合并,不是规模扩张,而是价值互补。”此番合并,可以看做是中国顶尖的核电技术公司和拥有垄断地位的核电运营公司之间强强联合,两家核电公司合并之后,中国核电三分天下的版图已呼之欲出。 记者从中电投集团的官方网站了解到,中电投集团是五大发电集团中惟一一家持有核电站运营牌照的央企,是国家三大核电开发建设运营商之一。 但相对于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两家央企,中电投集团的主业仍然较多集中于火电。从其刚刚公布不久的2014年最新数据了解到,该集团核电装机112万千瓦,占比1.2%。 中国现有的核电站几乎都掌控在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两家手中。经过多年对核电站的运营,两家企业在资金、管理、建设等方面具备后者所无法企及的实力。 在技术层面,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拥有两家合作开发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也远远领先于中电投集团。 国家核电是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的受让方,承担AP1000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研发、推广等工作,目前已研发并拥有国产三代核电技术CAP1400的技术。 国家核电虽说是一家核电公司,但其主要是作为一家核电技术研发单位,主要目标是受让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实施相关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中国核电技术品牌的主体,并不具有核电建设运营资质,目前没有运营任何一座核电站。 两家企业的联手,显然将弥补对方的不足,有利于市场的开拓。目前,国家核电旗下没有上市公司,中电投集团旗下拥有上海电力、吉电股份、漳泽电力、东方能源、露天煤业、中电远达、中国电力等上市公司。其中,上海电力、吉电股份、漳泽电力及中国电力是主营电力生产及供应的企业。 中核集团与中广核集团已分别在今年启动IPO工作,为后续核电项目融资,预计中电投集团与国家核电合并之后也将启动IPO工作。 关乎核电技术走向 此次两家企业合并将构建一个新的核电行业巨头。有人认为,这是我国核电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整合的结果。 现在我国第三代核电有国家核电主要引进、开发的AP1000和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联合开发的“华龙一号”两条技术路线。 AP1000作为主要技术路线,于2009年起陆续在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各建设2台机组,这是世界首批AP1000机组。首台即三门1号机组最初计划是在2013年建成发电。不过,三门1号机组的实际建设进度比合同工期滞后了约24个月。 正是因为AP1000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多种状况,未能按期投产,国家能源局对新建AP1000机组,以及CAP1400的审批工作也变得更加难以决定。 此外,在三个月前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联合开发的“华龙一号”几经等待,终于获得国家能源局的“路条”。国家能源局同意福建福清核电站5、6号机组工程采用“华龙一号”技术方案。防城港二期3、4号机组也将采用该技术,此举意味着中国自主品牌核电技术终获认可。 一直以来,国家高层已经确定了从国外引进的AP1000作为国内主要技术路线,“华龙一号”只能作为辅助技术被定位于出口。随着AP1000建设过程中多次遭遇设备连续拖期难题,国内支持“华龙一号”进行示范工程建设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至今,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联合开发的“华龙一号”渐占上风。对于困境中的AP1000来说,中电投集团与国家核电两家企业的联手,给我国核电行业带来了更多的猜想。 但两种技术路线在竞赛的同时,也给核电制造企业带来诸多烦恼。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内核电技术不统一给核电设备企业带来了很大困难,特别是设备制造厂商。由于技术安全的不同,三大核电运营商的标准也不一样,设备制造产品的标准也是多样化。希望未来能够有统一的标准,建立共享技术平台,共同推动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 相关链接 (一)、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电投集团)组建于2002年12月29日,是集电力、煤炭、铝业、铁路、港口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能源集团,是国家五大发电集团之一。 中电投集团注册资本金人民币120亿元,在全国惟一同时拥有水电、火电、核电、新能源资产,是国家三大核电开发建设运营商之一。中电投集团实施以电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以清洁发展为特色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建设蒙东、青海、贵州、宁夏、新疆五大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链、价值链,实现跨区域煤电联营,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加快“走出去”步伐。 (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以下简称国家核电)于2007年5月22日成立,是中央管理的53家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之一。 国家核电是受让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实施相关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中国核电技术品牌的主体;是实现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引进、工程建设和自主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和研发平台;是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CAP1400/1700的牵头实施单位和重大专项示范工程的实施主体。 国家核电不断深化在先进核电技术研发设计、相关设备、材料制造、工程管理、运行服务等环节的产业布局,目前已形成拥有13家全资控股子公司、3家参股子公司和6家分支机构,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研究中心和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 (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