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委托安徽省四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的《池州市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已经完成,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中的相关规定,现就有关情况公告如下,并再次征求社会公众对本项目在环境影响(含社会影响)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1. 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项目名称:池州市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池州市人民医院院内。 建设单位:池州市人民医院。 项目主要建设一栋地上九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12118m2,占地4000m2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项目运营期主要功能为医护教学及技能培训等。 2. 项目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和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环境影响主要是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噪声、施工废水及施工固体废弃物等。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施工边界四周应当设置高度2.5m以上的围挡;天气干燥时对作业现场、裸露地面、施工便道等易起尘点适量洒水抑尘;散装水泥、黄砂、石灰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临时工棚存储或者使用防尘布苫盖;临时土方堆场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进出工地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22:00h~06:00h及12:00-14:00h禁止施工;各施工环节中的部分高噪声固定声源尽可能采用临时围障措施;项目建设单位可以在项目区内地势低洼处设置临时废水沉淀池收集施工废水,经沉淀后的施工废水可回用于混凝土养护、水泥砂浆拌及施工降尘,回用后多余少量废水经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池州清溪污水处理厂处理;施工期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应分类集中放置,及时清运,由环卫部门统一运至垃圾填埋场填埋。 (2)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影响主要是医疗废物、地下车库汽车尾气、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及生物实验中心产生的废水和设备运行噪声。 ① 固体废弃物: 本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建设完成后,医院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医疗废物、生活垃圾。 本全科规范化培养基地建成后在外科、内科等技能模拟培训过程中主要产生的医疗废物包括:注射器、废弃的夹板、口罩、手套、纱布、棉签等。六层生物实验中心主要用于简单基础医学实验等研究,主要包括组织切片染色技术、细胞培养技术等。故运营期中该楼层主要产生医疗废物包括:含血清及化学药品的培养基、人体组织切片等医疗废物。上述医疗废弃物经消毒后由院内医疗废弃物暂存间暂存后由池州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在48小时之内专车运回处置。生活垃圾则是由院内生活垃圾暂存间存放后委托池州市环卫部门集中清运至池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日产日清。 经上所述,项目区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均能够得到安全妥善处置,不会导致二次污染。 ②废水:项目运营期间主要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受训人员及授课教师产生的生活污水及生物实验中心实验过程中培养皿及实验器材清洗废水。 该废水经项目区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8466-2005)表2中“预处理标准”后排入翠柏路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池州清溪污水处理厂处理,最终排入长江,对受纳水体的水环境影响甚微。 ③废气:本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建成后主要新增大气污染源为汽车尾气。地下车库汽车尾气采取机械强排风、排气口高于地面2.5m以上外排,对项目区内及周边敏感点影响较小。 ④噪声:主要是增压水泵噪声等,经建筑隔声、距离衰减后,可以实现边界噪声达标排放,不会影响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声环境。 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池州市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池州市城乡规划。在认真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并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的前提下,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产生的各种污染物可以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因此,从环保角度而言,该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是可行的。 4.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范围: 可能受影响的周边居民、单位以及对该项目比较关心的社会各界群体。 主要事项: ①您是否了解本项目? ②您对本项目区域及周边环境质量满意吗? ③本项目建设施工期您最关心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④本项目建设运营期您最关心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⑤您认为本项目建设是否有利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⑥您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 ⑦您对本项目建设和运营有何意见或建议? 5.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公众可以通过信函、电子邮件向项目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书面反映。 项目建设单位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名称:池州市人民医院 建设单位地址:池州市白牙路3号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0566-2816208(王先生) 环评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环评单位名称:安徽省四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地址:合肥市金寨路91号立基大厦b座1707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15256656275(江工) 电子邮箱:huangleyexueer@163.com 7.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本次征求意见的起止时间为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 池州市人民医院 2015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