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消费链中,“一分钱一分货”被消费者誉为真理。随着国内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焦点的转移,消费者对汽车品质的要求逐渐超过了汽车品牌的影响力。作为汽车市场份额增长幅度较大的豪华车市场,其格局也在发生变化,迎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豪华车国产浪潮已至 目前市场中二、三线的豪华品牌正大幅度地通过国产化举措奋起直追三大豪华品牌(奔驰、宝马、奥迪)。在目前车市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豪华车之所以能一枝独秀,除产品的投放外,价格的下探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利器。在去年广州车展上,国产后的路虎极光、英菲尼迪Q50L等抢眼登场,其价格也极具吸引力。 豪车国产意味着什么?对中国的汽车产业而言,豪华车国产化大大提升了中国高档车市场规模,也带动了自主品牌汽车的加速前进。而对中国的汽车消费者来讲,豪车国产后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降价,而时至今日,随着国产化进程的深入,这些国产豪华车的价格越来越低,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也是越来越高。 很显然,国产化后车价更便宜、更有助于抢占市场,是各大豪车品牌争相国产化的关键因素。对车主而言,购买国产化的豪车,既有面子,又相对实惠。从官方指导定价来看,确实如此。目前,路虎极光国产化后,其入门级车型价格或将下探到35万元左右,会比进口版便宜不少于5万元。但据相关机构调查显示,不少消费者对豪华品牌的国产依然持有不同的看法,有超过七成的人担心国产会带来车型质量的下降,而有接近15%的人则认为,国产会让企业的品牌受损。 召回等于品质问题?未必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汽车召回在全球是一个规模逐渐扩大的趋势。特别是豪华品牌的召回每次都会受到众多的关注。例如奥迪、宝马、奔驰这样的传统豪华品牌,有不少车型都实现了国产化,但其零部件的国产率其实并不高,并且往往一个零部件定点在一个厂家,一旦出问题,就需要全部召回。特别像某些国产后的进口车型出现质量事件,更是让不少消费者对购买国产化进口车心生疑惑。 此外,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公开披露的缺陷产品召回公告,据不完全统计,位列中国豪车品牌前三的奥迪、宝马、奔驰汽车,2014年在中国大陆地区召回的乘用车合计分别为271121辆、392880辆、174698辆,而2013年的数据分别为10738辆、246504辆、282辆。2014年的召回车辆明显高于2013年,因此有消费者认为,召回车辆就意味着质量下降,而质量下降与汽车国产化存在联系。 其实汽车召回数量的多少,与汽车质量的好坏并没有直接关系。汽车作为一个大宗消费产品,其可拥有上万个零部件,出现产品缺陷与技术瑕疵在所难免也很正常。车企敢于正视自身产品的缺陷勇于召回,反而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不仅是对消费者生命安全的负责,也是对企业品牌形象的维护。 据业内人士分析,一般的国产化带来的是生产地的变化,但是并不带来品质上的改变,比如品质出现更多瑕疵,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而召回是存在问题的,但是不能说国产化后汽车质量就差了。对于豪车品牌来说,国产化是一把双刃剑,不国产化肯定难做大做强,国产化后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首先肯定主动召回是对社会负责任的体现,但在新形势和汽车新政下,各车企应该在品质上下大功夫,而不应该以量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