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机床行业步入新常态 展会迎来新发展

发表日期:2015-03-30 10:43:56 兰格钢铁

 “新常态·新发展”,正是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15)的主题,该展会将于2015年4月20~25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办。 CIMT是国内机床行业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展,而在国际上也赫赫有名,与欧洲的EMO、美国的IMTS、日本的JIMTOF并称世界四大机床名展。 今年的展会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将主题定为“新常态·新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展会主办方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陈惠仁。 由大到强的起点 展会是行业发展的晴雨表,那么,今年的CIMT是在何种背景下召开的呢?陈惠仁表示:“过去的一年,机床工具行业并没有走出下行区间,主要指标基本与上一年度持平,企业普遍感觉压力不小。经过这几年的调整,行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总结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 首先,用户意识普遍增强。这是倒逼机制形成的,市场需求萎缩,企业拿订单比过去难了,于是更加注重产品质量、更加注重服务水平、更加注重倾听用户、更加注重个性化需求。原来,机床企业对个性化需求是不屑一顾的,因为按需定制很麻烦。如今,这一现象有了很大改观,全行业的用户意识普遍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其次,积极展开转型探索。必须转型!这是现阶段机床行业的一个共识,大家都意识到走规模扩张的老路行不通了,必须走质量、效益、差异化并重的发展道路。但具体怎么转型,全行业尚在探索。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路径。 一是产品和市场转型。产品不行是行业竞争力不强的根源,眼下,在一些细分市场上,一些企业取得明显成效,国产高档装备部分进入航空航天领域就很能说明问题。 二是由制造向服务转型。例如,秦川集团最近尝试给制造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沈阳机床试水金融租赁服务。 三是商业模式转型。例如,沈阳机床前些年就提出4S店,后来又成立优尼斯工业服务公司,而大连机床提出“像造汽车一样造机床”,从不同环节借鉴汽车工业发展经验。 四是产业转型,即转向机床工具以外的行业。 五是与互联网融合。沈阳机床的互联网概念最近就炒得很热。互联网首先是在第三产业得到应用和发展,现在开始向工业领域渗透,在轻型消费品领域已经取得成功,但与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如何融合?尚无现成案例,行业企业正在积极探索。 再其次,行业分化日益明显。其中,一是产品的分化。轻型机床和重型机床市场境遇不同,重型机床市场需求下降非常大,轻型机床则不显著,像立加、钻攻中心还高速增长。其原因在于我国重化工业高速发展的阶段趋于结束。 二是产业领域的分化。主要是金切机床和成形机床的分化。从2014年的运行统计数据看,成形机床以增长为主,金切机床则以下降为主。再以今年头两个月的情况为例,金切机床亏损面达到60%,成形机床则是40%。原因在于消费在经济结构中的权重越来越大,自2011年始,已连续四年超过50%,这一变化影响了机床消费结构,而成形机床主要用于消费品的加工。 三是企业之间的分化。大企业、老企业受需求变化冲击最大,处在价值链低端的小微企业有很多已退出了机床行业,但部分优秀的民营企业逆势而上,例如北京精雕和浙江日发。原因在于,体制、机制日益成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民营企业有这方面的优势。但民营企业的日子也并不都是好过的,只有专注才能收获。 陈惠仁表示,基于机床行业及市场发生的这些变化,协会认为,这次CIMT2015的大背景就是新常态下展示的新发展。如果说过去13届CIMT见证了中国机床工具产业由小到大的历史进程,那么从现在开始,从CIMT2015开始,CIMT将继续见证中国机床工具产业由大到强的历史进程。 全面升级的展会 在2014年年底的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第七届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陈惠仁代表常设机构所做的工作报告与往年大不相同。他没有就行业形势展开论述,而是着重谈了协会的转型,提出协会需要加强市场意识、会员意识、服务意识和开放意识。 展会服务的全面升级正是协会转型的重要一环。陈惠仁告诉本报记者,展会的变化首先体现在展品结构的优化上,而这一改变又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新技术和新产品所占的份额明显增大。像3D打印、工业机器人这些展品,原来是没有的,这回挤出地方给这些创新产品,是为了提高展会的品位。 第二,金切机床和成形机床展示比例的变化。金切和成形共同组成了机床主机这个整体,按行业的经济规模计算,这两者的比例大致是二比一,但在过去的展会中,金切机床展品呈现一股独大的态势,成形机床的空间很小。上一届CIMT,金切机床展品与成形机床展品所占面积比是七比一,明显结构失衡。这次,主办方对这个现状动了个大手术,变成了三比一。 第三,技术的展示,即院校之窗。原来,展会主要展示产品,这次高校参与进来,主要展示前沿技术、共性技术。有了这个板块,展会就不一样了,这也是协会未来将重点打造的“技术市场”的展示窗口。这一变化的背景是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只有不到10%。我国有着全球最多的研发人员,但创新能力只能排到全球第19位。 谈到展会的创新,陈惠仁还表示,第二层面在于管理的进步。而管理的进步又展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专业化调整。从其他国际大展的惯例来看,整体布局都是按展品分类,没有国界,这叫专业化,而CIMT是有国界的,还在按国家和地区布局,显然落后了一个时代。这次,协会进行了主动变革。成形机床的展示打破了国别界限,都集中在一个展馆。工具量仪、工业机器人的展示也都是按照专业划分。改变习惯是不容易的,会一步步来,但肯定会改。 第二,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从展商登记、观众预登记、信息查询各个环节全面引入信息化手段,采取线上的方式,综合运用微信、短信等多种方式。 第三,展会风格的塑造。这次展会,户外广告全部取消了,展馆里的广告也只存在于非常有限的区域。夸张、热闹的广告多了,像是在赶大集,缺乏工业文明的味道,特别是与精密机械低调、内敛的产业特征不相符。这次的开幕式也有不同以往之处,以往都是请官员来出席,以烘托官方背景。这次会搞一个简约的开幕式,请主要展商和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机床协会负责人来参加,他们才是展会的主体。淡化官方色彩,更能体现专业性。 第三层面是服务升级。展会是协会的服务平台,展会期间,不仅要进行展品和技术交流,还必须提供其他服务,以满足各类型、各层次参会人员的需求。例如,这次协会重点打造的CEO国际论坛,将为CEO们提供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可以透露的是,这次国际上的几大巨头都会来。 再有就是信息服务。展会聚拢了人气,信息也随之聚集。这次的国际信息发布会将集中发布全球机床制造业信息,包括三类信息:一类是主要国家最新机床产业政策,一类是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机床制造业最新产业政策,一类是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2014年机床工具行业发展情况,还有一类是主要机床市场结构变化情况。发布者是中国、德国、美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机床协会会长。这种档次的发布是不常见的。 至于常规服务,如餐饮、卫生、交通等方面,均会有所改进。 最后,陈惠仁谈到,今年协会主办的是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15),CIMT从1989年创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13届,经过26年的发展历程,CIMT不断发展壮大,发展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著名品牌,CIMT将继续为活跃中国机床工具市场、推动中国机床工具产业的发展进步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关阅读
机床行业步入新常态 展会迎来新发展[10:43]
沈阳机床:研制项目获政府补助700万元[03-27]
机床工具行业下行压力大 陷最难熬低谷[03-26]
机床工具行业迎来产业升级的极好发展机遇[03-26]
数控机床是汽车模具关键[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