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现场。(由庆祝 供稿) 黑龙江省副省长胡亚枫近日在总结和部署工业经济工作时表示,2014年是近年来黑龙江省工业发展最困难的一年,面对压力和挑战,省委省政府采取有力举措,在有效遏制下滑势头的基础上实现了工业经济的企稳回升、逐步向好。2015年,黑龙江省工业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以内,扣除油田开采业达到4.5%,力争低中求进、进中求好。 狠抓项目建设 胡亚枫表示,2014年按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工信委迅速采取行动,及时将储备的政策措施纳入省政府65条稳增长政策框架中,并及时兑现各项政策资金近4亿元,有效缓解了经济下行压力。围绕国家振兴东北35条政策,对梳理出的对上争取项目、政策措施及有关资质,及时开展了向上对接,为寻找产业机遇提供政策支持。 面对工业经济严峻态势,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围绕全省“五大规划”实施和“十大重点产业”发展,把项目建设紧紧抓在手上,动员全系统力量,上大项目,大上项目,在推动与中石油合作项目、哈飞汽车重大合资项目、轻型燃汽轮机产业园、组建机器人产业集团等方面,抓住不放,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实现了重大突破,为改变能源工业比重过大状况、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 省工信委落实省政府决策部署不含糊,借助港澳投资推介、央企合作对接、民企龙江行等合作交流平台,深挖项目线索,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着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军民融合产业。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对洽谈签订的合同项目和协议进行梳理,带动全省涌现新材料重点项目23项,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在近两年,省工信委围绕汽车装备、食品加工、新材料等重点行业,谋划了4批40个重点产业链,为推动黑龙江省产业链由“短”变“长”、产业由“低”向“高”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上,拓展多元融资渠道,采取银企对接、助保金贷款、担保服务等方式,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工业贷款余额不减反增。特别是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实现历史性突破,不仅在新三板、上海股交中心“Q板”挂牌的企业突破30户,而且有2户企业在新加坡和深交所成功上市。积极帮助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解决各类问题上百个,受到企业的欢迎和好评。 胡亚枫指出,2015年黑龙江省要抓好一批技术改造项目,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拉长产业链,促进企业裂变升级,通过推进大庆一千万吨炼油扩能、哈石化搬迁扩能及芳烃一体化等一批项目建设,不断扩大全省经济总量。 在做大增量方面,要进一步深化与中石油、航天科工、中国有色等央企的合作,引进一批新兴产业项目,推动产业层次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围绕深度开发矿产、粮食等资源,对接落实好与中铝、中海油、中铁等企业的意向性协议及大项目,努力推动农副产品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推进一批资源性项目建设。通过新上项目、上大项目做大增量。 需要强调的是,抓项目建设,特别是投资超过2亿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要按照项目洽谈情况、建设进度、投达产等时间节点,制定近、中、远期推进方案,明确支持保障重点,进行战略布局和有序推进。在推进具体项目建设过程中,要遵循项目建设的规律,制定前、中、后期的工作目标,前期主要抓招商抓落地、中期主要保开工促建设、后期主要抓投产抓达产。 着力结构调整 胡亚枫强调,2015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三五”发展、推动龙江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意义重大。 当前,黑龙江省工业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短期内难现强劲复苏势头。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黑龙江省“能源工业比重过大、四煤城产业单一”的弊端集中暴露,历史上累积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加剧了下行压力,特别是大庆油田从今年开始将每年调减产量150万吨,必将对全省工业平稳增长带来新的挑战。 在看到困难的同时,黑龙江省也要清醒的看到,工业发展也有许多有利条件,国家出台的振兴东北35条等系列政策含金量非常高,黑龙江省稳增长65条政策措施将持续发力,国家和省还将陆续出台新的更有力政策措施,黑龙江一定要抓住用好,让这些政策释放出最大的发展红利。 黑龙江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集中,基础较强,随着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将有根本性突破,促进发展的内生动力将进一步激活。作为军工大省,黑龙江与国家几大军工集团已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一批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和军民融合项目有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必将带动并形成新的增长点。 特别是黑龙江省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大的框架内,加快构建“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必将为黑龙江省承接产业转移、带动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为此,必须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正确判断形势变化,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切实提高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黑龙江省既要把保持工业平稳增长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又要深刻的认识到,工业增速下滑表面上看是受“一油独大”的能源工业拖累,但实质上是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机制问题的集中体现。加快调整工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发展十分紧迫。黑龙江要紧紧围绕“五大规划”实施和十大重点产业发展,坚持以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工业平稳健康发展。 对石化、能源、装备、食品等传统主导产业,要加快用高新技术驱动改造创新,突出抓好哈飞汽车、齐重、哈电、哈炼等一批优势突出的老牌企业,改造提升“老字号”。对“煤、木、粮、油、矿”等资源加工产业,要改变过去大多靠卖原料过日子的状况,增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全产业链发展,深度开发“原字号”。对节能环保、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要加大引进培育力度,谋划推进一批龙头节点项目,发展壮大“新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