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中国中冶展示优秀上市央企形象

发表日期:2015-04-03 09:19:56 兰格钢铁

3月27日和3月30日,中国中冶在北京、香港分别召开2014年年度业绩沟通会。中国中冶董事长国文清、总裁张兆祥、管理层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发布会,与银河证券、招商证券、汇丰银行等境内外共二十余家投资机构者和分析师,《中国证券报》、《中国经济导报》、《大公报》等数十家财经媒体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 中国中冶继2013年力挽狂澜、扭亏为盈后,2014年各项经营指标逆势攀升、再创佳绩。201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57.86亿元,同比增长6.46%;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9.6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3.01%。市场开拓更上一层楼,2014年累计新签合同额3,297.94亿元,同比增长29.18%,“高新综大”项目大幅增加,新签5亿元以上国内重大工程承包合同108个,合同额1262.5亿元,同比增长110%;实现结转合同3547亿元,同比增加313亿元,为企业后续发展备足了后劲。资本市场有效传递了经营业绩的喜人表现,中国中冶A/H股股价从2014年初的1.75元、1.43港币上涨至2015年4月1日的5.61元、3.0港币,涨幅分别达到220%及109.8%。 业绩沟通会上,国文清董事长对境内外投资者、分析师和财经媒体一直以来给予中国中冶的关心、理解和支持表示了衷心感谢。在现场沟通环节中,国文清董事长指出,中国中冶认真吸取过去的教训,近年来一直立足于稳健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公司上下坚持以“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强烈进取精神,一方面下大力解决历史包袱问题,攻坚克难;另一方面在冶金行业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把市场开拓作为至关重要、牵动全局的“牛鼻子”来抓,突出“大环境、大客户、大项目”的设计与运作,总部、子企业、区域公司“三力合一”开拓市场,实现以量增收,以质提效。2014年在上一年扭亏增利的基础上,超预期完成“一年迈一步,三年跨大步”第二年的各项指标,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打牢了更加坚实的基础。2015年公司提出了打造“四梁八柱”业务体系升级版,再造“美好中冶”新优势,争做名副其实的全球最强最优最大的冶金建设运营服务“国家队”的战略新定位,站在国际水平的高端和整个冶金行业的高度,用独占鳌头的核心技术、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无可替代的冶金全产业链整合优势,切实承担起引领中国冶金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国家责任。中国中冶将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等国家政策带来的市场黄金期,主动契合国家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全面布局重点市场,实现中国中冶新的跨越。 张兆祥总裁对投资者、分析师和财经媒体关心的具体业务情况进行了说明。张兆祥总裁表示,2015年中国中冶将稳中求进,着力加强项目管理,积极开拓市场,提高矿产资源产能,并继续扭亏相关业务,持续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公司积极响应“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大力加强海外工程市场开拓,通过调整海外业务管理体制、向重点地区派驻25家代表分支机构等一系列市场培育措施,有效提升公司海外业务的市场份额。 会上,康承业董秘介绍了中国中冶年度业绩和业务发展总体情况,并与管理层分别回答了境内外投资者、分析师及财经媒体提出的有关公司发展状况、财务状况、子企业业绩考核、“两金”清欠及回收工作、所有制改革等相关问题。 3月30日至4月1日,公司业绩沟通团队拜访了汇丰资产管理、安联集团、挪威央行、风和投资(FNH)及威灵顿管理公司等11家香港、新加坡的机构投资者,就公司业绩、业务发展等情况进行了一对一充分沟通。海外机构投资者对中国中冶管理层在改善经营业绩、力促改革、加强市场开拓及降低成本费用等举措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公司“聚焦中冶主业,建设美好中冶”的发展愿景及“四梁八柱”业务体系升级版战略新定位表示认可,同时也从投资者的角度对公司下一步发展和资本运作等市值管理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通过此次业绩沟通工作,中国中冶以优秀上市央企的风貌展现在资本市场面前,再次获得了资本市场各方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相关阅读
中国中冶展示优秀上市央企形象[09:19]
中国中冶副总裁黄丹会见俄罗斯耶夫拉兹集团 EVRAZ 代表团一行[04-02]
中国中冶签哈萨克钢铁项目备忘录[04-01]
搭一带一路快车 中国中冶签哈萨克钢铁项目备忘录[04-01]
中国中冶总裁张兆祥会见俄罗斯基本元素集团董事长Oleg Deripaska[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