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培育龙头企业 福建泉州构建产业新格局

发表日期:2015-04-14 11:20:22 兰格钢铁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以培育龙头为抓手,在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培育壮大了一批关联度大、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龙头,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突破口。 泉州市经信委主任黄国富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2014年,泉州市通过不断加强龙头企业布局和投资引导,统筹布局、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建立了培育产业龙头的动态管理机制,并实现梯度发展,形成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进的局面。 强化龙头企业发展要素保障 2014年初以来,泉州市继续贯彻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的工作部署,聚焦支持纺织鞋服等12个产业,大力培育产业龙头、科技小巨人企业。目前,全市已培育认定316家产业龙头及骨干型科技小巨人企业,辐射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实施方案》精神,泉州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泉州市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实施方案》,出台促进龙头企业创新发展的有关财税优惠政策,引导龙头企业发展壮大,针对不同的龙头企业在发展中存在困难和问题,阶段性地帮助和扶持,包括资金链应急保障、阶段性鼓励用电、市场开拓支持等措施,目前已形成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龙头企业5家。 针对企业融资问题,泉州市经贸委贯彻落实福建省《关于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促进工业稳定增长七条措施》,在全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中重点培育36家工业龙头企业,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截至去年10月底,36家省级工业龙头企业贷款余额308.82亿元,比年初增加51.08亿元,比2013年同期增加63.44亿元。 大力支持龙头企业科技创新 为大力支持龙头企业科技创新,泉州市经信委实施了“五年千项重点技改”活动,大力引进先进工艺和自动化设备,全面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实施“蓝火计划”,推进产学研深入合作,引导龙头企业高位嫁接先进技术、科研院所、高端人才,加快打造一批“两化融合”应用示范企业,全面提升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加强行业检测中心、科技服务平台、产业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亿元企业、上市企业、品牌企业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力促行业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 目前,泉州已有6家龙头企业获国家级技术中心认定(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73家龙头企业获省级技术中心认定,42家龙头企业获市级技术中心认定。 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 2014年来,泉州市经信委以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产能对接为抓手,深化“万家企业手牵手行动”,引导、支持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配套协作,对接产值超500亿元,兑现2013年产业集群奖励资金1597.7万元,集群配套协作更加紧密、分工更加专业、功能更加完备。 “龙头企业具有良好的产业整合和带动能力,能优化产业分工与协作,加强优势资源整合,可发挥行业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引导中小企业走差异化、专业化发展道路,鼓励其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形成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进的局面。”黄国富表示,经信委将持续实施泉州市产业集群发展政策措施,推进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配套协作。 建立产业龙头动态管理机制 记者了解到,泉州市经信委每年都会发布一批龙头企业名单并组织推进龙头企业实施计划,实行分级管理分类指导,梳理市级龙头企业名单,将纳入省级龙头企业名单的企业直接列为泉州市龙头企业。在确认龙头企业名单时,立足不同行业的实际特点和发展阶段,既注重规模总量上的筛选,又兼顾质量效益上的衡量;既考虑现有发展基础,又着眼未来做大做强的可能。 据悉,2014年泉州市确认产业龙头企业304家,经信委引进激励机制,在技术改造、土地、税收、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例如对龙头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自主创新等,在按现行市本级有关政策规定奖励、补助的基础上,再增加10%的资金补助额度)。同时做到有进有出,始终保持龙头企业的活力。

相关阅读
培育龙头企业 福建泉州构建产业新格局[11:20]
泉州传统制造装上智慧大脑[04-08]
扬子江快运新开深圳-潍坊-泉州-深圳航线[04-02]
泉州:今年计划投入3亿元 继续构建天然气输配管网[03-25]
泉州共进皮革有限公司整饰加工项目[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