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煤炭过度消费:间接影响比直接影响更大

发表日期:2015-04-16 08:53:15 兰格钢铁

4月8日,中国煤控项目在京发布《煤炭消费减量化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和可避免成本》报告(下称《报告》)。这份由国际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协助完成的研究报告指出,如果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政策,预计中国在2020年前年均减少因PM2.5导致的超额死亡人数约5万,减少经济损失约385亿元。 《报告》在核算了煤炭消费对我国就业、水资源等环境问题的影响后,又将煤炭的危害聚焦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上来。他们建议,政府应该在“十三五”规划中纳入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和能源结构调整措施,以降低公众因此付出的健康代价和社会损失。 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很大 该《报告》引用国家统计局公报显示,中国2012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36.2亿吨标准煤,其中66%的能源消费为煤炭。同一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我国消费的煤炭总量超过全球一半。煤炭燃烧过程中释放大气污染物,包括释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是构成细颗粒物PM2.5的元凶。 《报告》显示,PM2.5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后,可破坏呼吸道防御机能,并通过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对肺部造成损害。PM2.5对处于发育期的儿童肺功能有明显的影响。 NRDC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高级顾问杨富强还表示,在煤炭燃烧过程中还有一些汞的排放,对人体健康也有影响。汞可以通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并可在体内蓄积,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研究显示,长期低剂量的汞暴露可对人体不同器官系统产生毒效应。“燃煤是主要的人为大气汞排放源。我国煤炭汞含量较高,且煤炭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最大,使得我国面临严峻的燃煤大气汞污染形势。” 《报告》还指出,室内燃料燃烧,特别是燃煤污染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环科院的一项全国调查显示,尽管家用化石能源的比例近20年来呈现下降趋势,但煤炭仍是我国室内采暖的重要能源之一。对此,杨富强表示,“虽然现在大家都买过滤器,对室内的污染会起作用。但是我们看到室内烧煤的大部分是比较贫困的家庭,所以这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报告》还显示,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都可能在煤炭的燃烧及其产物中出现。因此控制煤炭消费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要素之一。而气候变化对传染病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传染性疾病的媒介物或感染性寄生虫流行范围和活动能力的改变、经水或食物传播的病原体生态状况改变,以及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等。 煤炭生产中造成的职业病危害严重 《报告》还指出,我国煤矿企业众多,从业人员数量较大,职业危害严重,其中以粉尘危害最为突出。我国煤炭行业职工职业性损伤主要表现为尘肺病,这也是我国目前最严重的职业病,其中煤炭行业尘肺病病例约占全国尘肺病患者总数的50%。而据卫生部门统计,2012年我国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24206例,占职业病总例数的88.27%。且尘肺发病工龄有缩短的趋势,超过半数的病例分布在中、小型企业。 由此《报告》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煤矿工人长期的职业暴露与煤工尘肺的发生有显著正相关,煤工尘肺的综合检出率为4.85%,提示我国煤炭产生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危害是长期和显著存在的。 根据中国煤炭科学研究院的研究显示,如果能有效控制煤炭的消耗,使其总量在2020年达到峰值,可明显减少每年职业病的发病人数。 适度控煤可减少百亿元经济损失 《报告》显示,现有健康经济评价模型中常用的主要有疾病成本法、人力资本法和支付意愿法。不同类型的成本采用最适用的评价模型以准确地评价疾病负担。 杨富强呼吁:实行全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将有助于显著减少灰霾等大气污染,减少尘肺病等职业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为中国带来巨大的公众健康收益,以及减缓气候变化的协同效应。控煤情景和基准情景相比,超额死亡减少人数分别为4.9万、8.9万、8万、5.1万人,对应的经济损失减少量为384.6亿、707.8亿、634.1亿、405.1亿元。 据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2014年前11个月,中国煤炭的总产量为35.2亿吨,同比下降2.1%。在2005年至2013年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28.56%,而新数据显示,2014年,随着清洁能源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继续飙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下降。 不论是从控制空气污染还是减缓气候变化的角度,中国都应该首先着眼于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此次《报告》表明,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将显著减少PM2.5,由此将减少上万人死亡,对应的经济损失也会减少上百亿元。WWF(中国)气候与能源项目总监卢伦燕就此评论说:“国内空气污染与中国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都与煤炭过度消费息息相关。中国应该从现在开始采取有雄心、有计划的控煤行动,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替代能源,使人们尽早摆脱空气污染导致的健康危害。”

相关阅读
河南调整煤炭等重要矿产资源整合配置政策[08:48]
煤炭过度消费:间接影响比直接影响更大[08:53]
煤炭一季度产销双降 年内计划再减产5%[04-15]
朔州五措并举力促煤炭产业转型升级[04-15]
产能过剩 煤炭上市公司首季业绩普降[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