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进一步形成统一、系统、规范的清洁生产技术支撑文件体系,指导和推动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国家发改委会同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有关单位对已发布的相关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整合修编,同时新制定了一批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光伏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英利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起草。 该意见稿规定了硅太阳电池生产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该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及设备要求、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排放指标、产品特征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该指标体系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和指标的可度量性,进行指标选取。根据评价指标的性质,可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种。 定量指标选取了有代表性的、能反映节能、降耗、减排和增效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综合考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企业清洁生产的程度。 各指标的评价基准值是衡量该项指标是否符合清洁生产基本要求的评价基准。在晶硅太阳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价基准值分为Ⅰ级基准值、Ⅱ级基准值和Ⅲ级基准值三个等级。 其中,Ⅰ级基准值代表国际领先水平值,Ⅱ级基准值代表国内先进水平值,Ⅲ级基准值代表国内一般(平均)水平。 而目前国内只有5%的光伏电池生产企业达到Ⅰ级,有20%的企业达到Ⅱ级,50%的企业达到Ⅲ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