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机床企业CIMI2015亮点纷呈

发表日期:2015-04-28 11:21:29 兰格钢铁

 众多国内知名机床工具制造企业,亮相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15),在“新常态·新发展”的主题下,这些企业给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盛宴。 沈阳机床:跨界混搭的战略发布会 中国工业报记者 胡启林 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首先上台演讲,接着是光大金控总裁杜建军、中国黄金协会会长宋鑫、山特维克可乐满负责人KLAS、海克斯康负责人周亮、金一文化负责人钟葱。 IT、金融、黄金、刀具、量具、设计,从行业上看,这些人有些风马牛不相及。4月20日,当这个奇特的组合在出现在北京丽丝卡尔顿酒店的一场发布会上,与会者多少有些讶异,虽然对混搭已经见怪不怪。 那么,是什么把这些不同行业的大佬聚到了一起呢?居然是沈阳机床。 跨界联盟动作频频 在今年的中国国际机床展上,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关锡友忙得不得了。 仅在4月20日下午沈阳机床的战略发布会上,该公司就一口气敲定了好几个合作项目,并由此展开一段跨界联盟之旅。 其一,沈阳机床与神州数码、光大金控共同成立创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面向工业4.0的和云制造的智能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其二,与国开行签定战略协议,力挺沈阳机床国际化、世界级。 其三,与神州数码、工信部标准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襄阳汽车轴承有限公司一道发起成立“中国制造2025创新联盟”。 沈阳机床还分别与山特维克可乐满、海克斯康、中国黄金协会、金一文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表示,之所以与沈阳机床走到一起,看重的是与沈阳机床共同搭建互联网平台,让社会关注点更多导流到传统制造业。 光大金控总裁杜建军认为,此次三方发起建立的创慧投资管理公司是顺应当前制造业迅速孵化、互联网应用产业化、财务成本加速资本化的趋势。 沈阳机床董事长、党委书记关锡友则表示,沈阳机床与各方企业的签约,积极探索跨界的、直接的、以“联姻”方式连接在一起的总体战略布局和模式创新。沈阳机床还要与合作伙伴建立智能工厂,搭建面向新经济的智能平台,同时与跨界伙伴进行跨界联盟创新,共同创建协同、共享、分享的新经济环境,寻求中国机床行业发展的新道路。 据悉,沈阳机床作为国内装备制造行业龙头企业,确立了由“工业制造商”向“智能制造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的战略目标,立志于强化智能装备的技术研发,提高为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等高端产业提供专用智能制造系统的能力,成为中国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头羊。 有关人士进一步分析说,沈阳机床集团近年来频频推出转型升级和市场开拓新举措,向外界透露出他们的战略方向:积极推进“金融+”模式,全力促进“产融结合”发展;积极探索“互联网+”经营模式,寻求长期多维度业务发展,计划打造集“智能制造”和“云制造”概念于一体的信息集成平台——i平台;实施产品智能化升级,加快向高端应用领域渗透;实现核心数控系统国产化,扩大i5数控操作系统的应用规模。 一系列举措表明,沈阳机床集团正在实施智能产品升级,并开展从工业制造商向智能制造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转型。 积极转型智能制造 2014年,沈阳机床在“上海展”全球首发系列智能机床,属单机智能产品。而在本次CIMT上,沈阳机床展出的是智能机床体系,其中包含智能制造和“云制造”的“i平台”的实际应用部分。 去年10月,沈阳机床依托“i5”核心技术突破和新商业模式打造带来的转型升级,在中德论坛上,被德国工业4·0领域专家和企业界人士评价为德国工业4·0提供了可资借鉴路径。沈阳机床智能产品去年批量上市后,也得到市场认同,并不断升温。当年订单超千台,为世界新品类机床市场上的一个奇迹。今年一季度继续火爆,订单又迫近千台关口。资本市场从去年11月起,热捧沈阳机床股票,认为是中国工业4·0板块龙头股,在连续4个涨停后,17个交易日中共有6次涨停。深交所去年底将沈阳机床股票纳入新兴战略产业指数样本股。 沈阳机床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之中,完成了由小变大的过程,经济规模在2011年位居世界机床行业首位,综合实力进入世界机床行业第一方阵。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这段时间里,沈阳机床从过去对世界先进机床企业的模仿、学习,进入了创新的新发展阶段。 2012年,该公司彻底攻克了数控系统核心技术,成功开发出世界首台具有网络智能功能的“i5智能化数控系统”,即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有效集成。该系统误差补偿算法、五轴控制技术、虚拟与显示系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由此,沈阳机床诞生了世界第一台智能机床,继而推出机床行业的新品类-具有自动对刀、特征编程、加工仿真、实时监控、智能诊断、远程维护等功能的机床新品类智能机床,能够实现网络的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以及分布式、分级式布局,这是面向未来的主流生产方式。 在网络智能制造与服务过程中,沈阳机床的i5智能机床和i平台,正在向采集数据和分析数据领域扩展,使沈阳机床能够诞生U2U(unistouser)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用融资性租赁、经营性租赁、生产力租赁等金融和经营等手段,以及再制造循环,在大数据基础上,以即时付费(PayonlineintimebyData的)模式,用价值驱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实现按用户需求(onDemand)销售模式成为现实,推动沈阳机床、带动商业伙伴向新经济迈进。 近年来,沈阳机床集团加速淘汰普通机床,中高档数控机床占比从2002年的25%提高到现在的75%。同时,成立工业服务事业部(unis)、融资租赁公司、再制造事业部,积极探索产融结合、工业服务、再制造等新业务,由过去面向产品的单一维度,向通过自主技术创新、赋予产品独特性的产品维度,满足投资人要求、解决创新资金的资本市场维度,由产品单一买卖转为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的消费市场维度,企业结构面向社会化发展、构建战略联盟体系的经营管理维度转变,全面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体系和能力。 以i5核心技术突破作为基础,形成“i5”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在线服务+金融+大数据+再制造联合构成沈阳机床集团应对新经济的战略发展方向。 沈阳机床定增预案也于近日出炉,拟以13.90元/股非公开发行2.3741亿股,总募资不超过33亿元用与补充流动资金。据预案,沈阳机床本次非公开发行中,公司控股东沈机集团、申万宏源宝鼎众盈2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均认购1.5亿元,紫光智能和紫光4·0分别认购20亿元、10亿元。其中,紫光智能和紫光4·0同属清华控股旗下。发行完成后,沈机集团仍持有公司股份24.07%,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应对新形势 众环积极做出调整 呼和浩特众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众环)特意为参加CIMT2015展会精心安排和准备了38台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的优质机床功能部件。 呼和浩特众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张国斌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参展的展品主要分成三大类,其中一大类是常规手动卡盘。虽是常规产品,却各有鲜明的特点,如KB723″锥柄卡盘,是典型的轻负荷卡盘,通过5C弹性夹头安装于机床上即可。RKB114″三爪自定心锥柄卡盘,通过莫氏锥柄安装在机床尾座上,用于工件中心不能使用的加工中(例如管件的加工),对工件起辅助定位支撑作用。安装省时,卡盘定心精度高,夹持范围广。第二大类为动力卡盘、油缸类产品。第三类为刀库类产品。本次展会展出了四台刀库,其中BT40-24P圆盘式刀库采用圆柱凸轮分度机构,分度精度高,噪音小。刀套采用工程塑料ABS制作,重量轻,运转平稳。机械手采用无冲击设计,换刀平稳,无噪音。张国斌还表示,这次展会整体人气不错,许多专业用户到众环展台来洽谈业务,特别是由于广交会刚刚结束,一些国外客户也赶到北京来看看公司的产品。 张国斌分析说,目前机床附件的需求结构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专、精、特产品,多品种、小批量是其需求的一大特征。以北美市场为例,美国市场对常规普通卡盘的需求锐减,而对高精度、高转速钢体卡盘以及油田用大规格、大通孔、高强度钢体卡盘需求大增。不过由于众环在美国早就设有销售分公司,现在总体业绩还比较稳定。只是最近由于欧元贬值,再加上欧洲市场产品定位比较高,使得欧洲市场的业务开展相对比较困难。而从国内来看,由于传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利润不断被挤压,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使得企业面临较大压力。在这次展会上众环与大连机床协商共同打造一条自动化生产线,以减轻人力资源方面的困扰。 昆 机:聚焦两大行业坚持高端精密制造 CIMT2015上,沈机集团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机)一款KHC160—5A五轴卧式加工中心赢得了专业观众的关注。沈机集团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常宝强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款卧加已经被客户订购,同时前来咨询的客户不断。 谈到昆机的近况,常宝强表示昆机最近签了几个合同,其中一个是给云内动力缸体缸盖的生产线提供设备,今年年底完工,合同额度较高,取得较好的示范效应。 针对目前中国机床行业发生的新变化,常宝强表示,近两年国内机床市场需求缩减,结构发生变化,倾向于选择升级换代的产品,这和昆机高端精密的产品特点相对应。在这一轮经济结构的调整中,昆机一方面加紧卧加的研发并取得阶段性进展。在攻克多项技术难题,突破关键技术的瓶颈后,昆机成功打造出KHC160—5A五轴卧式加工中心。这是昆明机床针对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复材加工等特定领域、特殊用户而研发制造的KHC系列高性能卧式加工中心机床的代表作,其集成化、智能化、人性化等特点,为大型箱体零件、薄壁零件、复杂曲面等特殊零件的加工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该产品继承了昆机产品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特点,同时在传统三轴卧式加工中心的基础上,赋予了机床智能化以及人性化的特性,是国产卧式加工中心迈向高端化产品行列的经典之作。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是与昆机多年来在卧加研发方面的积淀有关的。国内战略支持的几个卧加专项一直在昆机,这使得昆机在进一步研发面向市场的卧加产品时显得驾轻就熟。 另一方面,昆机将原来的通用机床发展方向进行聚焦,如卧加就聚焦于航空和汽车零部件两个行业,从而使得卧式加工中心成为新的增长点。未来的目标是要使得镗床系列、卧加与龙门产品各占三分之一的份额。 在向智能化的转型方面,昆机的主要举措包括完成了智能化1.1的定义,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做到智能化1.3。同时,针对今年沈阳集团推出的“i5智能化数控系统”,昆机下一步将要与此对接,今年准备在KiMi系列产品上配套使用该控制系统。 昆机对产品未来有明确的规划。龙门式镗铣床发展方向:优化通用型龙门系列;着力开拓行业针对性强的产品,主要是汽车模具、飞机结构件两大行业。卧式加工中心发展方向:汽车发动机系列、航天航空结构件系列、精密卧加系列、小卧加系列(流量型)、通用型卧加系列。普通镗床发展方向:发展经济型数控镗床(KIMI)替代普通镗床,聚焦行业,开拓国际市场,控制资源投入。数控机床发展方向:提升主打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青海华鼎 铁路细分市场占有率达九成 4月21日,在CIMT2015展会现场,青海华鼎重型机床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铁路局北京京铁车辆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数控双轴不落轮对车床合作项目”举行签约仪式。 青海华鼎重型机床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青勇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公司开发的铁路专用机床在相关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90%,在西北地区几乎是100%。随着“一带一路”成为国家战略,青海华鼎的铁路专用机床已经走出国门,在海外占据了一席之地。” 近年来,我国重型机床市场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市场萎靡不振,很多企业的销售额出现了断崖式下跌。青海华鼎受冶金等传统用户部门需求下降的影响,也面临巨大的冲击。但东方不亮西方亮,该公司在几年前就看准铁路市场的需求,并持续投入研发,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去年的第八届数控机床展览会现场,青海华鼎重型机床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铁路局北京京铁车辆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签订了《门式摩擦传动车轮车床》合作开发项目。今年,继上次《门式摩擦传动车轮车床》成功合作后,双方再一次签订《数控双轴不落轮对车床》合作项目。 青海华鼎重型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伟在签约现场表示:“在多年与北京铁路局合作交往中,贵我双方彼此间已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已经达到了互惠,互利。通过两次成功的合作,再次证明了我们不仅是利益共同体,同时也是利益共赢者。” 北京京铁车辆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力则表示,第二次与青海华鼎合作,是基于去年的合作非常圆满。在《MCK8010/H门式摩擦传动车轮车床》合作开发签约后,经过双方近6个月的共同努力,成功研制出产品样机,并在北京铁路局丰台车辆段进行安装试用,且达到了预期效果,于2014年9月26日顺利通过了来自全路17个铁路局的专家评委组织的技术审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该项目在全路范围内的推广应用,将为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现代化技术在铁路装备制造中的实际应用做出积极的贡献,并同时进一步促进路企双方的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作为国内铁路产品专业生产厂家,公司对铁路专用机床的研发制造具有较强的技术水平,公司自建厂投产便生产铁路机床及其他铁路专用机床产品。目前,公司铁路机床国内市场平均占有率为90%,有极高的市场竞争优势和实力。公司的铁路机床,尤其是数控不落轮对车床,车轮车床,车轴车床技术成熟,品种齐全,已形成系列化和规模化发展。 为了适应铁路市场快速发展,青海华鼎重型机床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京铁车辆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再次合作联合设计开发SLC-25GA数控双轴不落轮对车床。 SLC-25GA数控双轴不落轮对车床主要用于轨距为1435mm、轴负重25吨的CRH系列动车组、地铁及轻轨车辆的轮对不需作任何解体(包括轴箱端盖),便可在该机床上同时完成整个转向架四个轮对轮缘和踏面的修理,是当代加工修整各种车辆轮对的最佳手段,该机床可同时修理一个转向架上的四个车轮,也可以切换为两个各自独立的不落轮对车床操作模式,用于带轴箱的单个轮对及单个转向架上轮对轮缘和踏面的修理加工,同时还可对工程轨道车辆(如内燃机车、接触网作业车等)单个轮对踏面和轮缘进行镟削加工。从而满足各种轮对型面和制动盘的加工。 SLC-25GA数控双轴不落轮对车床的研制开发,将大大提高轮对加工修理效率,在同等条件下可节约一倍的加工修理时间,从而满足日益增加的轮对修理加工。(中国工业报记者 胡启林) 杰克开启数字化制造元年 在中国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15)上,杰克机床推出全新一代超高速CBN随动数控磨床和数控曲轴磨床。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展品创新成果于机械手的全面成熟应用。杰克机床基于物联网技术非圆磨削制造数字化服务取得了全新成果,开启了杰克制造的数字化元年。据悉此次推出的JKM8320A超高速CBN随动数控磨床采用德国SIEMENS840DSL数控系统和611D数字式交流伺服驱动,通过三轴两联动控制,实现非圆磨削;采用了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非圆数控磨削软件(专利号:ZL200920063945.2),只需将加工零件的有关技术参数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就可自动生成磨削的程序,人机界面友好,操作方便。 该款机床集现代设计技术、CBN砂轮高速磨削技术、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是目前国内效率最高、最先进的用于磨削汽车、摩托车等内燃机凸轮轴的高档数控机床。柔性好、自动化程度高,可加工各种不同型号的凸轮及轴颈,是多品种、大批量生产高精度凸轮轴、偏心轴的理想加工设备。 MK8260B数控曲轴磨床采用FANUC0i-TD数控系统(四轴),控制砂轮进给运动、工作台左右移动、头尾架同步运动及砂轮修整的两轴联动。采用杰克机床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圆柱静压导轨及西门子直线电机(专利号:ZL200920063749.5)高精度、高灵敏的运动副,配有目前最先进的德国SIEMENS1FN3系列直线电机,结合高精度德国HEI鄄DENHAIN光栅尺,实行闭环控制,真正实现零间隙传动,微米级进给。 在数字化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的背景下,杰克机床致力于研究在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快速原型、数据库和多媒体等支撑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迅速收集资源信息,对产品信息、工艺信息和资源信息进行分析、规划和重组,实现对产品设计和功能的仿真以及原型制造,进而快速生产出达到用户要求性能的产品整个制造全过程,深化聚焦专注战略,实现在磨床专一领域领导的主导权,从而在市场中成为顾客心智的首选。要循着“发展与曲轴磨削加工相关的设备及成套解决方案的产品、优化凸轮轴磨床、强化经济型外圆磨床”的发展思路做精做强。要全面提升质量管理,以性价比思维植入顾客心中,把公司打造成为具有一流资源整合能力,良好品牌形象,为早日实现业内知名的机床“解决方案”服务商目标而努力。(中国工业报记者 杨红英) 普什宁江产品荣获双“十佳” 4月20日上午,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15)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对2014年度“自主创新十佳”和“产品质量十佳”进行了表彰,普什宁江产品NJ-SX038/039汽车空调压缩机活塞生产线、YK3610IV数控卧式滚齿机分别获奖。 “十佳”的评定由企业自主申报,经协会进行用户应用情况核实,用户满意度调查、专家综合评审等工作程序,产生年度“自主创新十佳”、“产品质量十佳”获奖产品名单。普什宁江自主研发的NJ-SX038/039汽车空调压缩机活塞生产线,解决了空调压缩机活塞加工关键工艺技术,因技术水平领先、产品稳定可靠、加工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获得年度“自主创新十佳”称号;普什宁江生产的YK3610IV数控卧式滚齿机,因产品质量稳定、市场认同度和市场占有率高,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等优势,获得年度“产品质量十佳”称号。 据悉,普什宁江是2014年度行业惟一一家获得双“十佳”荣誉的企业。

相关阅读
机床企业CIMI2015亮点纷呈[11:21]
机床行业延续低迷态势 销售额增幅将收窄[04-22]
沈阳机床获本地银行大力支持[04-22]
突破国产机床技术瓶颈 满足飞机结构件加工要求[04-22]
国际机床展今年改走低调路线[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