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阿里巴巴和腾讯分别以召开盛大发布会和发报告的形式,首次在电子政务上正面对决。微信上4万个政务公众号和今年将有50个城市可在淘宝、支付宝、新浪微博上进行违章查询、结婚登记等多项政务服务的上线,不仅显示出两大巨头在电子政务上拼杀的野心,同时还透露出一个信号:不同以往的电子政务改革 浪潮,这次大众民生服务或彻底被改变。 难点 各地电子化水平不一整合各部门数据较为复杂 “这 一次与以往都不一样,将所有信息打通,而不是之前的信息孤岛,移动互联网让随时随地提供个人政务服务成为可能。”蚂蚁金服公共事业部总经理邹亮表示。“用 互联网的方式解决一切信息不对称的痛点,如今便民、民生的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淘宝生活服务高级专家乐九说。 记者看到国务院最近向各省市下发的《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中也明确要求政府主动运用互联网的新方式。然而各地区电子化水平不一、整合各部门数据涉及的复杂无疑也是阿里和腾讯面临的难点。 但 尽管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阿里和腾讯这两大巨头却早已展开竞赛,首先能够搭建这一平台的只有巨大流量和实力的巨头才能完成,因此阿里和腾讯自然都不会拱手 相让;其次,谁能够拿下这一涉及到十余亿中国人的民生项目,无疑将拿下全国的用户资源,且构建了最完整的使用场景,因此对于阿里和腾讯等巨头来说绝不能 输。 如何做? 腾讯超过4万政务服务在微信办公 作为腾讯公司的明星产品,微信被赋 予了越来越多的价值。微信政务也成为省市级政府利用互联网思维提升工作效率的试验田。上周,腾讯研究院发布“互联网+”微信政务民生白皮书,截至去年底, 全国政务微信总量已达40924,涵盖公安、医疗、交通等多个政务民生热点领域。 具体到服务内容,交通、旅游、文化广电、教育类政务微信账号总量较低,用户活跃度高,发展处于探索期或起步期,服务功能初步扩充,整体服务水平逐渐提升。公积金、食品药品安全、税务类政务微信,需求处于“沉睡待激活”阶段,有待进一步开发。 值得注意的是,以城市为主体的政府类微信也在增多,方便用户在手机上享受一站式服务。截至2015年4月,“微信城市服务”已陆续上线广州、深圳、佛山、武汉及上海5个城市,覆盖用户超过6000万人,已服务用户超过1100万人次。 阿里服务平台今年将在50个城市上线 上 周,蚂蚁金融服务集团、阿里巴巴集团与新浪微博,共同启动“互联网+城市服务”战略,联合为各地政府提供“智慧城市”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目前,上海、广 州、深圳、杭州、宁波、南昌、青岛、太原等首批12个城市的城市服务平台已正式上线。用户通过支付宝钱包、微博和手机淘宝,均可进入城市服务平台,直接在 手机上完成交通违章查询、路况及公交查询、生活缴费、医院挂号等事项。阿里方面表示,三大入口可以形成“一个平台+三大入口”的格局,成为一个永不关门的 手机“市民之家”。 此外,不少城市还在城市服务平台中推出了自己的特色功能,比如广州支持港澳通行证续签,上海能预约结婚登记和图 书馆服务等。据悉,城市服务平台今年将在全国50个城市上线,有望惠及1亿市民。支付宝方面还透露,未来,公交实时信息查询、海关邮包查询、药品查询服务 都会在城市服务平台陆续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