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华”)副总经理王晓林称,神华作为中国最大的煤炭企业,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部门的决策,今年煤炭产量将比2014年再减少5000万~6000万吨。神华一部分煤矿已经停建,现在正在建的是具有良好回报的矿井。
业内分析认为,减产一方面是神华作为央企社会责任和行业表率的展现,更多则是体现了煤炭困局背景下公司业务调整方向和发展策略。煤炭行业的严冬已然来了,不过对于多元化发展、一体化优势明显的神华来说,或许春天也不远了。
《中国经营报》就神华公司2015年的减产、降价、转型等相关问题给神华发去采访函,并多次请求采访,但截至发稿前,还未收到回复。
“被动”减产背后
神华的减产计划备受关注,更引人关注的是其实际减产的进展。
横琴煤炭交易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神华实际减产了1060万吨,减销了3670万吨,减产幅度是13.3%,煤炭销售量同比下降达33.5%。
对比2月中旬神华公布的其《关于2015年度经营目标及资本开支计划的公告》,一季度神华已经超额完成减产任务。公告还显示,公司2015年度计划生产商品煤2.74亿吨、销售煤炭4.04亿吨,相比2014年度的完成量分别下降10.8%、10.4%,相当于减产3300万吨、减销4685万吨。
“5000万~6000万吨是整个集团公司减产的量,而3300万吨是股份公司上市部分减产的量”,横琴煤炭交易中心煤炭分析师谢汝芹认为,神华一季度13.3%的减产幅度超出了其2015年的减产计划,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春节期间的停产检修计划。
今年年初,向来春节不放假的大型煤企,包括神华、中煤、同煤等15家煤企都进行了停产检修。按照上述15家大型煤企一年产量合计10亿吨计算,仅春节期间停产7天,就意味着减产2000万吨左右。
减产多少有些无奈。对煤企而言,减产往往意味着降低市场份额。去年国家强制要求所有大中型煤企减产10%,即“减产保价”,在强制命令下各大煤企基本完成了指标,很快不少停产小煤矿就死灰复燃,抢占大中型企业的市场份额。
“按照现在的煤价,神华煤炭还有30元左右的利润空间,同时我们预计2015年,国内煤炭整体需求量下降5%~6%左右,这时候如果神华真的实现10%左右的产量削减,那就说明神华公司更多的是在展现央企社会责任,值得肯定。”汾渭能源价格中心主任曾浩认为,神华在2014年新获得郭家湾煤矿和青龙石煤矿的采矿许可证,两煤矿的设计生产规模合计为1100万吨/年,老煤矿的减产压力更大,预计神华减产主要集中在热值低于5000的低卡煤,这些煤矿主要集中在内蒙古等地。
神华减产还有一个大的背景:煤炭市场严重供过于求,需求乏力,市场很不景气。
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我国原煤产量为38.7亿吨,较去年同期下降2.5%。“但实际产能远不止这个数,现在市场上比较公认的产能数据是在50多亿吨,是绝对的供过于求。”业内人士表示,神华减产更多是配合政府的要求做出,体现了央企社会责任,被动的成本多一些。而且年底是否真能实现年度10%的减产计划还有待评估。
神华公司《关于2015年度经营目标及资本开支计划的公告》亦显示,神华公司不排除根据新批复产能及市场需求情况,调增商品煤产量、煤炭销售量目标及相应调整收入、成本等财务指标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