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4.27-4.30)铁矿石市场由涨转降,弱势格局再现。周初,铁矿石市场尚显强势状态,由铁矿石金融衍生品市场带动的此番上涨,使得现货市场活跃气氛凸显,进口矿主流品种资源成交颇丰,部分贸易商存货惜售,报价均向高位靠拢,市场价格颇为混乱,国产矿市场部分厂商也随势上调铁矿石出厂价格。但随着铁矿石市场上涨热度减弱,尤其当铁矿石普氏指数触及60美元关口后下调,使得市场“恐高”气氛升温,高价资源成交吃力的情况下,铁矿石现货市场市场转而下滑,同时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遭遇跌停板,整体市场显现调整格局。具体影响因素如下: 第一,钢铁企业经营数据不佳,难对铁矿石价格放任。一季度上市钢企季报出炉,其经营状况实属堪忧,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629.18亿元,同比下降14.48%;主营业务亏损110.53亿元,增亏34.33亿元,粗钢产量同比下降1.7%,全行业亏损。由此,钢铁企业对于原料采购价格的控制更为严谨,偏高价资源基本“无销路”,除非钢铁企业缺货情况十分严重,否则不会贸然采购高价资源。由于当前,大部分钢铁厂将铁矿石等原料库存均保持在低位,随采随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短期出现集中采购而抬高矿价的状况在所难免,但一旦资源跟上,那么价格很难有所拉升。为此短线的需求激增难以改变铁矿石资源整体供大于求的局面。 第二,铁矿石市场供需关系未有明显改观,整体供应状况充裕,价格难有上涨。近日,国际四大铁矿石供应商纷纷报出季度报表,除力拓环比铁矿石产量和发货量有下滑外,其他几大家矿企均呈现增长态势,另国内矿山企业虽然停产增多,但产量仍维持高位,一季度产量在2.8亿吨,较同期下降9.3%,而铁矿石进口量同比增长了2.28%,一涨一降基本无太大变化。在国内粗钢产量减少的情况下,铁矿石资源整体供应充足,价格难有明显调整。 综合因素分析,近期铁矿石市场表现波动状态。 国产矿市场小幅波动 华北市场小幅盘整。唐山等地区铁矿石价格基本持稳,当地钢铁企业采购政策变动不大,矿选企业开工率不高。东北地区市场略有活跃,市场价格小幅调整,个别钢铁企业有提价采购情况,矿山企业艰难维持。华东地区市场小幅调涨,受进口矿价格持续上涨影响,山东等地区矿选企业上调铁矿石出厂价格,调幅在20元左右。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市场监测显示,截至4月30日,唐山地区66%酸粉湿基不含税主流市场价格为440-450元,66%酸粉干基含税主流市场价格为560-570元,与前周持稳。武安地区63%-64%碱粉湿基不含税市场价格为450-455元,与前周持稳。朝阳地区65%-66%酸粉湿基不含税市场价格为400-420元,与前周持稳。淄博地区65%-66%酸性干基含税承兑市场价格为580-590元,与前周上调20元。 进口矿市场续涨无力 进口矿市场受金融衍生品市场走高影响,涨势持续一周时间,随着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的跌停,进口矿市场上涨气焰明显回撤,铁矿石普氏指数触及60美元点位后开始下调,市场空头气氛再次提升。虽然部分品种现货较为抢手,但迫于价格过高,成交状况不是十分理想。 截至4月30日,进口矿外盘市场61.5%澳粉报价在56.5-57.5美元左右,63.5%印粉报价为58-59美元,比前周同期上涨3美元。日照港61.5%澳粉主流报价为410-420元,上涨30元左右,63.5%印粉市场价格为420元左右,上涨20元。天津港61.5%PB粉报价435元左右,上涨30元,62%PB块报价515元左右,上涨20-25元。 本周,国际海运市场小幅波动。截至4月29日,BDI指数报于596点,比前周四跌3点。巴西至中国海运费报至10.187美元,比前周四涨0.122美元,涨幅1.21%;西澳至中国海运费为4.455美元,比前周四涨0.005美元,涨幅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