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明斯总部之行我们与康明斯发动机业务副总裁Jennifer Rumsey进行了对诰,巧合的是,Jennifer其实也是刚刚从中国回到美国。中国对康明斯是非常重要的一块业务市场,无论是从现在的市场容量和未来的增长。 对我们而言,除了对美国卡车市场的特点非常感兴趣,康明斯在中国的业务发展也是这次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康明斯作为世界领先的发动机企业,有着全球运营的资源优势。在去年康明斯全球研发的投入为7.54亿美元。然而如何让技术永远保持领先是康明斯面对的挑战?让我们通过访谈一起了解。 针对市场应用定制化产品 编辑:在美国中部卡车展上我们看到重卡发动机的排量都比较大,达到15L或者是13L的,我们想了解下为什么美国卡车能达到这么大? Jennifer:这一点美国和中国不是特别一样,在中国也能看到动力的提升,但更多的是和路况基础设施相关。美国的基础设施从1960年到现在一直是非常稳定的,高速公路路网非常发达。除非政府相关法规强制要求更大排量发动机或卡车运载能力,否则在排量上不会有太大变化的。而中国不同,在中国基础设施一直在发展,更多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路,发动机动力的提升其实是驾驶速度的要求。 编辑:美国卡车它们的平均时速大概是多少?为了适合高速这些工况,发动机或供应链会有那些特点? Jennifer:在美国高速路上限制时速65英里/时(104.6公里/时),而且从康明斯角度在发动机设计时为了避免超速驾驶,在65英里/时实现最佳的燃油效率优化。如果你时速超过65英里,燃油经济性反而会降低。所以鼓励司机实现燃油效率与速度的最佳平衡,主动防范超速驾驶。 其实美国和中国的路况不同,而司机的驾驶习惯也不同。从康明斯的角度,在产品开发优化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比如当地驾驶员的文化、不同的驾驶习惯、还有路网的不同,这些我们在做产品试验开发都要综合考虑。包括频繁换挡等驾驶习惯都对燃油经济性有很大影响。从康明斯来说我们就要从开发过程中找到燃油经济性和驾驶速度的最佳平衡。 编辑:我们提到了美国大马力发动机,而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的发展对大马力也越来越多,但发动机的命名和北美并不一样,康明斯如何区分的? Jennifer:从康明斯角度,我们在全球产品矩阵中有充分的协调,虽然名字不一样,但是很多产品平台是相通的。 实际上是充分利用了全球平台的优势,我们的零部件在美国和欧洲市场已经做好了开发,会非常好的应用在中国新的产品上面。因为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客户需求不一样,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市场的不同,充分利用到康明斯资源全球优势。 技术升级趋势:AMT+车联网 编辑:我们在美国中部卡车展注意到一个现象,几个大的集团都分别展示自己的动力链,比如佩卡,戴姆勒。也看到车或者动力方面欧洲和美国有种融合或相互影响的成分。而康明斯作为一个美国独立厂商,有没有在欧洲市场上做一些合作或一些规划。 Jennifer:康明斯在动力链方面也展开了很多的合作,尤其是和伊顿合作时一起做了展示。在北美卡车非常强的趋势是从手动到自动挡的转换,自动挡最主要是实现经济性的优化,给司机带来最大的价值,客户的需求也促进康明斯和动力链做的更好。 康明斯在北美市场的领先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我们作为在全球领先的供应商也不拘泥于北美的优势。还是一直在寻找方法,进一步优化我们产品的性能,甚至包括找到传动系统、控制系统更好的性能优化给客户创造价值,我们也在多方位探讨技术性前瞻性研究。 编辑:伊顿在国内市场重卡变速箱占有率比较低的。康明斯有没有考虑在中国和其他的一下变速箱企业做更深入的合作? Jennifer:伊顿在北美市场占有率非常高,在中国市场还没有达到它该有的市场表现。但康明斯从来没有排他性合作,我们也会积极探索其他的合作机会,从现在来说没有其他的信息可以披露的,目前还在找寻探索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