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徐斌:习李新政面临境外投资者主持的大考

发表日期:2015-05-15 08:50:05 兰格钢铁

旁白:今天出数据了,整体往下走,但也有亮点: 今年前4月固定资产增速创四年来新低 2015年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1997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0%,增速比1-3月份回落1.5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89%。分产业看,1-4月份,第一产业投资2712亿元,同比增长26.4%,增速比1-3月份回落6.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49176亿元,增长9.8%,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68090亿元,增长13.2%,增速回落1.5个百分点。 旁白:4月环比增速还行,算是走出谷底了,第三产业增速放缓速度明显低于第一、二产业,说明服务业发展还是有巨大潜力。固定投资增幅放缓,主因还是在房地产投资: 4月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下滑 2015年1-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366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0%,增速比1-3月份回落2.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15870亿元,增长3.7%,增速回落2.2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7.1%。1-4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59958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2%,增速比1-3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 旁白:房地产投资一旦下滑,中国经济好不到哪里去。没办法,这是龙头行业。当然4月份房地产销售出现亮点: 4月全国房地产复苏 4月当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0%,为2014年年初以来首次正增长;销售额同比增长13.3%。1-4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2638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8%,降幅比1-3月份收窄4.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5.0%,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13.6%,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5.2%。商品房销售额17739亿元,下降3.1%,降幅比1-3月份收窄6.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2%,办公楼销售额下降13.3%,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0.1%。 旁白:一般而言,房地产销售同比增长持续两个季度,就会看到中国经济再次进入加速轨道。这次回暖能持续多久,尚需观察,但按青年人口增长曲线图看,基本没戏了,后面维持一个季度的热销,就算不错了。这不是一般的麻烦,是大麻烦。地方基建项目现在基本处于歇工状态,计划书一大堆,就是没钱。所以中央也急了,看看下面: 地方债可纳入抵押品范围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文,规定采用定向承销方式发行地方债,而地方债将纳入抵押品框架。市场认为,这是继昨天国务院发25号文允许地方保留税收优惠之后的又一大利好。其中将允许地方债纳入中央国库和试点地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抵(质)押品范围,纳入中国央行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和抵押补充贷款(PSL)的抵押品范围,以及纳入商业银行质押贷款的抵(质)押品范围,可按规定在交易场所开展回购交易。海通证券分析称,地方债纳入抵押品框架,解决购债资金的担忧,利好利率债。一是存量债务中到期的银行贷款部分可直接置换成地方债、不挤占原有配债资金,二是银行可通过PSL、SLF、国库现金等多种方式获取较低成本资金,缓解因负债端成本过高而不愿购债的压力。 旁白:说好了,不要不要,但身子却很诚实嘛,就这么躺进QE的怀里了……。形势比人强,不这样下去,积极财政全面熄火,这么搞,也还真见效: 江苏省地方债发行到位 伴随地方债纳入央行SLF、MLF和PSL的抵押品范围的新规落地,延迟大半月的江苏省2015年第一批地方债终于公告发行,发行面值总额为522亿元。中国债券信息网本周二刊登的公告显示,江苏省将在5月18日发行第一批总计522亿元人民币的记账式固定利率附息债券,而此前,作为中国今年首批地方债的该省债券未能如期在4月23日招标发行。无独有偶,多家媒体报道称当天晚间三部委联合下发“财库102号文”,除了规定地方债定向发行之外,还将地方债纳入央行SLF、MLF和PSL的抵押品范围。中国银行间债市周三(5月13日)盘中全面走强,除个别国开债外,现券收益率几乎普降,其中短端跌幅近10个基点,利率互换(IRS)也有相似降幅。因流动性极其充裕,且地方债定向发行方案,令供给忧虑有所缓解。据多位消息人士透露,2015年在中国财政部下达的置换债券限额内,将采用定向承销方式发行一定额度的地方政府债券,用于置换部分存量债务,定向发行部分将于8月底前全部完成。此举有助于缓解市场对地方债的供给忧虑并加快存量置换进程。 旁白:这其实还是变相QE,大领导估计也是发慌了,否则不至于如此。中国经济增长指数要是来几个跌停,估计大领导比谁都恐慌。你看看下面就知道,大领导为鼓励区域竞争搞减税,到什么程度: 地方招商税收优惠政策可继续 5月11日晚间,国务院发布的一则最新税费调整通知,在政企以及券商朋友圈被高频率转发。这份名为《国务院关于税收等优惠政策相关事项的通知》(国发[2015]25号)是针对《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即62号文)的最新调整说明。25号文显示:各地与企业已签订合同中的优惠政策,继续有效;对已兑现的部分,不溯及既往;62号文规定的专项清理工作,待今后另行部署后再进行。这意味着地方税收优惠政策清理工作暂停。2014年底,62号文下发,明确各地区、各部门要全面清理相关优惠政策。地方政府传统的税费优惠政策招商的模式,受到冲击,特别是对中西部地区招商影响较大;地方政府与企业已签订的部分税收、土地优惠协议面临毁约尴尬。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多位政企人士认为,当下及时调整政策是给地方政策调整的缓冲期,而长远来看,取消不合理的优惠政策仍是趋势。 旁白:地方为招商引资在税收减免问题的上优惠政策,被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奥秘所在。中央之前取消这一地方自主权,简直蠢不可及。李中堂主政中央,算是明白人,立即调转方向,朝着减税路子走,地方招商税收优惠政策自然继续。这算是拨乱反正,给中国经济留点活气。其影响之深远,估计大家都忽视掉了。事实上,这届政府在政企分开和简政放权的改革力度上,都远远超乎市场预期,看看下面,习李新政是动真格的: 油气输气管道业务剥离两油 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中国正在考虑将中石化与中石油旗下的油气输送业务进行拆分,此举被视作为行业改革扫清障碍而采取的行动中的一部分,预计被拆分的油气输送业务将“自立门户”,成为独立业务。彭博社爆料称,目前发改委已经围绕这一议题主导了一系列磋商。而将油气输送业务剥离的想法,也体现了中国政府意欲让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意图。知情人士称,发改委自去年起就已开始接触相关业内人士,而此番剥离油气输送业务后将成立多少家新公司,这一数字目前还未得到最终确定。据斯坦福·伯恩斯坦公司在香港的分析师尼尔·贝弗里奇预测,被拆分出来的油气输送业务总资产约为3000亿美金。据悉,中石油是中国国内最大的油气输送管道所有者,控制着总计7.7万公里长的管道,而中石化则名列第二,控制着总计3万公里长的管道。 旁白:这是走电力系统“厂电分离”的路子,基础网络系统算是收固定通道费,上下游放开,供需自己洽谈去。这是能源系统的大动作,今后油气行业的表现,估计和煤炭、有色行业差不多。站在企业角度看,日子不会很舒服,但站在国家社会的角度看,效率提升将会出现几个涨停板。好了,下面问题来了,现在股市牛气冲天,是中国股民自己拿钱投票习李新政会出成效,老外怎么看?可能今年下半年就能看到老外拿钞票给习李新政打分的结果: 6月中国股市将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MSCI.Inc(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表示,将于纽约时间6月9日17点(北京时间6月10日5点)在其网站上公布是否将A股纳入指数的决定。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或进一步提振中国股市,因中国股票在该指数中的权重将上升。目前有约1.7万亿美元的资产持有MSCI新兴市场指数。投资该指数的消极投资者也将因此增持中国股票。MSCI也计划于今年稍后将海外挂牌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纳入指数。若将A股和海外挂牌的中概股皆纳入该指数,中国股票在该指数的占比将达约37.5%。“新兴市场教父”、邓普顿新兴市场团队执行主席麦朴思周二称,A股今年可能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他表示,过去A股未被纳入的唯一原因是外国投资者无法投资,“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买了”。此前高盛在报告中指出,MSCI有50%概率在6月份宣布将A股纳入其基准指数,如果今年无法加入,明年纳入指数的概率接近100%。高盛称,有一些积极因素支持A股今年进入MSCI指数,比如A股从成交量和市值来讲已经分别是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市场,“沪港通”大大提升了外国投资者参与A股的便利度,此外推动A股进入国际指数的政治意愿也非常强烈和清晰。 每日综述:外资进来买什么股?买多少?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中国经济增速急剧放缓的现实摆在这里,而经济结构转型的阵痛与泡沫也摆在这里,至于习李新政的简政放权、反腐改革,力度与决心之大,远远超乎市场预期,这对中国经济未来意味着什么?中国境内投资者以真金白银在股市表态:看多中国!看多包括互联网+在内的一切新兴产业!看好经济结构转型!看衰金融地产为代表的“老经济”!好了,马上轮到境外投资者对此表态了。这个角度看习李新政,意味着年中将有一次由境外投资者主持的期中考试。 看更多,点击麒麟风险网,或扫一扫 旁白:今天出数据了,整体往下走,但也有亮点: 今年前4月固定资产增速创四年来新低 2015年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1997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0%,增速比1-3月份回落1.5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89%。分产业看,1-4月份,第一产业投资2712亿元,同比增长26.4%,增速比1-3月份回落6.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49176亿元,增长9.8%,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68090亿元,增长13.2%,增速回落1.5个百分点。 旁白:4月环比增速还行,算是走出谷底了,第三产业增速放缓速度明显低于第一、二产业,说明服务业发展还是有巨大潜力。固定投资增幅放缓,主因还是在房地产投资: 4月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下滑 2015年1-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366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0%,增速比1-3月份回落2.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15870亿元,增长3.7%,增速回落2.2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7.1%。1-4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59958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2%,增速比1-3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 旁白:房地产投资一旦下滑,中国经济好不到哪里去。没办法,这是龙头行业。当然4月份房地产销售出现亮点: 4月全国房地产复苏 4月当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0%,为2014年年初以来首次正增长;销售额同比增长13.3%。1-4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2638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8%,降幅比1-3月份收窄4.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5.0%,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13.6%,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5.2%。商品房销售额17739亿元,下降3.1%,降幅比1-3月份收窄6.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2%,办公楼销售额下降13.3%,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0.1%。 旁白:一般而言,房地产销售同比增长持续两个季度,就会看到中国经济再次进入加速轨道。这次回暖能持续多久,尚需观察,但按青年人口增长曲线图看,基本没戏了,后面维持一个季度的热销,就算不错了。这不是一般的麻烦,是大麻烦。地方基建项目现在基本处于歇工状态,计划书一大堆,就是没钱。所以中央也急了,看看下面: 地方债可纳入抵押品范围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文,规定采用定向承销方式发行地方债,而地方债将纳入抵押品框架。市场认为,这是继昨天国务院发25号文允许地方保留税收优惠之后的又一大利好。其中将允许地方债纳入中央国库和试点地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抵(质)押品范围,纳入中国央行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和抵押补充贷款(PSL)的抵押品范围,以及纳入商业银行质押贷款的抵(质)押品范围,可按规定在交易场所开展回购交易。海通证券分析称,地方债纳入抵押品框架,解决购债资金的担忧,利好利率债。一是存量债务中到期的银行贷款部分可直接置换成地方债、不挤占原有配债资金,二是银行可通过PSL、SLF、国库现金等多种方式获取较低成本资金,缓解因负债端成本过高而不愿购债的压力。 旁白:说好了,不要不要,但身子却很诚实嘛,就这么躺进QE的怀里了……。形势比人强,不这样下去,积极财政全面熄火,这么搞,也还真见效: 江苏省地方债发行到位 伴随地方债纳入央行SLF、MLF和PSL的抵押品范围的新规落地,延迟大半月的江苏省2015年第一批地方债终于公告发行,发行面值总额为522亿元。中国债券信息网本周二刊登的公告显示,江苏省将在5月18日发行第一批总计522亿元人民币的记账式固定利率附息债券,而此前,作为中国今年首批地方债的该省债券未能如期在4月23日招标发行。无独有偶,多家媒体报道称当天晚间三部委联合下发“财库102号文”,除了规定地方债定向发行之外,还将地方债纳入央行SLF、MLF和PSL的抵押品范围。中国银行间债市周三(5月13日)盘中全面走强,除个别国开债外,现券收益率几乎普降,其中短端跌幅近10个基点,利率互换(IRS)也有相似降幅。因流动性极其充裕,且地方债定向发行方案,令供给忧虑有所缓解。据多位消息人士透露,2015年在中国财政部下达的置换债券限额内,将采用定向承销方式发行一定额度的地方政府债券,用于置换部分存量债务,定向发行部分将于8月底前全部完成。此举有助于缓解市场对地方债的供给忧虑并加快存量置换进程。 旁白:这其实还是变相QE,大领导估计也是发慌了,否则不至于如此。中国经济增长指数要是来几个跌停,估计大领导比谁都恐慌。你看看下面就知道,大领导为鼓励区域竞争搞减税,到什么程度: 地方招商税收优惠政策可继续 5月11日晚间,国务院发布的一则最新税费调整通知,在政企以及券商朋友圈被高频率转发。这份名为《国务院关于税收等优惠政策相关事项的通知》(国发[2015]25号)是针对《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即62号文)的最新调整说明。25号文显示:各地与企业已签订合同中的优惠政策,继续有效;对已兑现的部分,不溯及既往;62号文规定的专项清理工作,待今后另行部署后再进行。这意味着地方税收优惠政策清理工作暂停。2014年底,62号文下发,明确各地区、各部门要全面清理相关优惠政策。地方政府传统的税费优惠政策招商的模式,受到冲击,特别是对中西部地区招商影响较大;地方政府与企业已签订的部分税收、土地优惠协议面临毁约尴尬。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多位政企人士认为,当下及时调整政策是给地方政策调整的缓冲期,而长远来看,取消不合理的优惠政策仍是趋势。 旁白:地方为招商引资在税收减免问题的上优惠政策,被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奥秘所在。中央之前取消这一地方自主权,简直蠢不可及。李中堂主政中央,算是明白人,立即调转方向,朝着减税路子走,地方招商税收优惠政策自然继续。这算是拨乱反正,给中国经济留点活气。其影响之深远,估计大家都忽视掉了。事实上,这届政府在政企分开和简政放权的改革力度上,都远远超乎市场预期,看看下面,习李新政是动真格的: 油气输气管道业务剥离两油 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中国正在考虑将中石化与中石油旗下的油气输送业务进行拆分,此举被视作为行业改革扫清障碍而采取的行动中的一部分,预计被拆分的油气输送业务将“自立门户”,成为独立业务。彭博社爆料称,目前发改委已经围绕这一议题主导了一系列磋商。而将油气输送业务剥离的想法,也体现了中国政府意欲让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意图。知情人士称,发改委自去年起就已开始接触相关业内人士,而此番剥离油气输送业务后将成立多少家新公司,这一数字目前还未得到最终确定。据斯坦福·伯恩斯坦公司在香港的分析师尼尔·贝弗里奇预测,被拆分出来的油气输送业务总资产约为3000亿美金。据悉,中石油是中国国内最大的油气输送管道所有者,控制着总计7.7万公里长的管道,而中石化则名列第二,控制着总计3万公里长的管道。 旁白:这是走电力系统“厂电分离”的路子,基础网络系统算是收固定通道费,上下游放开,供需自己洽谈去。这是能源系统的大动作,今后油气行业的表现,估计和煤炭、有色行业差不多。站在企业角度看,日子不会很舒服,但站在国家社会的角度看,效率提升将会出现几个涨停板。好了,下面问题来了,现在股市牛气冲天,是中国股民自己拿钱投票习李新政会出成效,老外怎么看?可能今年下半年就能看到老外拿钞票给习李新政打分的结果: 6月中国股市将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MSCI.Inc(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表示,将于纽约时间6月9日17点(北京时间6月10日5点)在其网站上公布是否将A股纳入指数的决定。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或进一步提振中国股市,因中国股票在该指数中的权重将上升。目前有约1.7万亿美元的资产持有MSCI新兴市场指数。投资该指数的消极投资者也将因此增持中国股票。MSCI也计划于今年稍后将海外挂牌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纳入指数。若将A股和海外挂牌的中概股皆纳入该指数,中国股票在该指数的占比将达约37.5%。“新兴市场教父”、邓普顿新兴市场团队执行主席麦朴思周二称,A股今年可能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他表示,过去A股未被纳入的唯一原因是外国投资者无法投资,“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买了”。此前高盛在报告中指出,MSCI有50%概率在6月份宣布将A股纳入其基准指数,如果今年无法加入,明年纳入指数的概率接近100%。高盛称,有一些积极因素支持A股今年进入MSCI指数,比如A股从成交量和市值来讲已经分别是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市场,“沪港通”大大提升了外国投资者参与A股的便利度,此外推动A股进入国际指数的政治意愿也非常强烈和清晰。 每日综述:外资进来买什么股?买多少?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中国经济增速急剧放缓的现实摆在这里,而经济结构转型的阵痛与泡沫也摆在这里,至于习李新政的简政放权、反腐改革,力度与决心之大,远远超乎市场预期,这对中国经济未来意味着什么?中国境内投资者以真金白银在股市表态:看多中国!看多包括互联网+在内的一切新兴产业!看好经济结构转型!看衰金融地产为代表的“老经济”!好了,马上轮到境外投资者对此表态了。这个角度看习李新政,意味着年中将有一次由境外投资者主持的期中考试。

相关阅读
徐斌:习李新政面临境外投资者主持的大考[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