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中海油蓬莱油田迎来首位中国籍海底管道“检测师”

发表日期:2015-05-18 08:46:47 兰格钢铁

近日,中海油蓬莱油田海上石油平台迎来首位中国籍海底管道“检测师”。这台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35所研发的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设备,穿行于渤海中南部海域内8英寸的海底管道,完成了行程达1.9公里的“大考”,宣告我国海底管道“洋体检”时代即将终结。 记者5月16日从该所获悉,在航天科工和中海油集团的共同推动下,这位中国“检测师”有望明年在中海油海上平台上岗,随后服务于10、12、14英寸等口径海管的“检测师”,也将为我国海底管道提供检测解决方案。 石油、天然气的管道运输是我国五大运输产业之一。然而近年来因管道损伤导致管道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尤其海底油气泄漏事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危害。 管道漏磁内检测技术是当前世界公认最完善的管道检测手段:一对NS磁极的强磁场磁化饱和管道,使管道局部被均匀磁化。当管道存在缺陷时,缺陷处将出现磁场泄露。管道漏磁内检测设备在管道内跑一趟,相当于给海管“把脉”,可以捕获并存储管道内外壁的腐蚀、缺陷信息,掌握海管健康状况。然而国内各机构历经20余年的跟踪研究,未能在产品上实现突破,“洋体检”长期垄断我国海底管道的检测市场。 自2012年起,在中海油集团与航天科工集团战略框架协议下,35所以航天技术为支撑着手海管漏磁内检测设备研发,以难度较大的8英寸海底管道为目标,2014年2月拿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检测设备样机。 该所智慧管网技术发展中心主任郑莉介绍,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设备实现应用后,能够提供一整套管道检测评估服务。

相关阅读
中海油蓬莱油田迎来首位中国籍海底管道“检测师”[08:46]
中海油突破两项世界先进钻井技术[05-05]
中海油服一季净利9.7亿 同比降31.2%[04-30]
中海油发行三笔美元债券 募集38亿美元[04-29]
油价下跌导致中海油第一季度收入下滑4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