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Lgmi:中国钢铁去拉美 黄金与荆棘同在

发表日期:2015-05-21 14:25:56 兰格钢铁

近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巴西、哥伦比亚、秘鲁、智利四国的首次正式访问正在进行。中巴两国此次签署的协议金额达到270亿美元,且中巴贸易额要在短期内达到1000亿美元。今后,中国除了与拉美国家在能源、矿产、农业、基础设施等传统合作领域加大合作力度外,还将在更多制造业领域开展合作,如汽车、钢铁、机械、轻工纺织、建材等行业。

在中国钢铁业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出口频遭贸易壁垒等不利因素影响下,长久呈现疲软的态势。这次总理的出访,是否能使拉美市场成为陷在运营困局中的中国钢铁业新的转战场地之一?

企业“走出去”虽是机会,但也可能遭遇路障。

拉美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结构单一,工业体系不完善

拉美地广人稀,现有国家34个,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人口5.7亿,在世界中低收入地区中,拉美人均国民收入最高。拉美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铜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3、铝占1/4、铁占1/5 以上、锡占1/7,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的1/8,是全球第二大储油区。

拉美绝大多数的国家经济结构单一,工业体系不完善。因为拉美绝大部分的国家过去长期遭受过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经济的发展就是依靠对外输出少数几种初级产品。即便在19世纪取得独立后,欧洲和美国资本又乘虚而入,将这里变成了一个为其提供大量矿产品和农产品的“种植园”和“加工后院”。

占该地区经济总量70%的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这三个经济大国是拉美工业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以巴西为例,巴西的汽车制造、飞机、电子等新兴工业正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之列,车辆及航空器占巴西出口总额的26%,其次是农牧业产品占24.3%,钢铁、铝及其制品占11%。

今年1-3月份拉美进口中国钢材同比增长超四成

据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汇总数据显示:今年1-3月份拉美各国共进口中国钢材270万吨,较上年同期的185万吨同比激增46%。约占中国钢材总出口量的10.5%,是仅次于韩国的中国第二大钢材出口目的地(出口韩国占12.8%)。

从钢材进口国看,1-3月份巴西从中国进口钢材量最大,占该地区进口总量的17%;墨西哥排名第二,占15%;智利和秘鲁分别排名第三第四,分别占14%和10%,详见图1。前三个月,该四国从中国进口的钢材总量占整个拉美总进口的56%。从进口钢材品种看,扁平材进口量占比高达58%。

过去,中国企业对拉美投资的重点是能源和矿产领域

继1992年首钢收购秘鲁铁矿项目之后,2007年中国五矿和江西铜业,斥资4.5亿美元收购秘鲁的加拿大矿业公司 (Northern Peru Copper Corp);2007年,中国铝业以 7.9亿美元收购秘鲁铜业(Peru-Copper)。

在智利,2009年12月,佛山顺德日新发展有限公司宣布斥资 21亿美元,成功收购智利一座储量高达30亿吨的铁矿。

在墨西哥,早在2008年初,中国最大的镍矿开采商金川集团就从加拿大的Tyler ResourcesInc手中收购了墨西哥最大的未开采铜—锌储备矿。

每一个“走出去”的脚步底下,都有不可预知的风险及重重困难

2007年,宝钢与巴西铁矿石供应商淡水河谷合资组建了宝钢CSV钢铁公司。据了解,早在宝钢2002年与CVRD公司联合开矿时,就有过联合建立钢铁生产企业的设想。到2004年,宝钢曾对外透露过该项目的进展。但在土地、环评的问题上进展不快,直到2007公司才揭牌。但时隔两年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却在声明中表示,经过深入的谈判和评估,淡水河谷公司和宝钢决定取消这一钢铁项目。

2009年11月,武钢出资4亿美元投资巴西EBX集团下属MMX公司,并于次年2月底与MMX公司完成股权交割,正式成为MMX公司第二大股东,获得6亿吨左右的权益矿产资源。该项目计划投资金额为50亿美元,是当时中国在海外建设的最大规模钢厂,也是当时中国在巴西最大一笔投资。

2012年末,武钢投资50亿在巴西建厂的计划暂时搁置。武钢巴西钢厂项目在环评、焦煤资源、市场三个方面均遇到了“难以跨越”的困难。其中,环保是武钢面临的主要挑战。巴西政府历来重视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和对环保的监督管理,对国外投资行为的环保要求甚高。尽管巴西矿产资源丰富,但缺乏炼焦煤,巴西每年都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炼焦煤和焦炭。此外,武钢巴西钢厂项目还缺乏码头、铁路等基础设施,这无疑是一笔巨大投资。

中国在一些非洲国家行之有效的商业和投资方式,在拉美国家根本行不通

在中国“团结”第三世界的外交道路上,两个重要且明显的伙伴不可不提:一个是拉丁美洲,一个是非洲。

从政治和社会制度来说,拉美比非洲更严格地奉行民主制度,这似乎也意味着中国同拉美的合作相较于非洲更加表面化,中国在一些非洲国家行之有效的商业和投资方式在拉美国家也根本行不通。例如,一些中国项目引进国内劳工的做法在拉美国家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拉美,法律通常禁止外籍工人。

拉美一直与美国、欧洲保持传统的关系,是美国的后花园,相对而言中国是开发拉美市场的新进者。由于地理、语言和历史的原因,中国对拉美较为生疏,对拉美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投资环境了解不充分,信息不全面。

进军拉美最大的挑战之一,如何面对严重的贪腐

2014年11月,三天内中国高铁在墨西哥从得标到废标的经验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最佳的反省机会。中国企业进军拉美最大的挑战之一还有如何面对严重的贪腐。以墨西哥为例,令中国错愕的高铁遭废标主因之一是第一夫人安赫利卡·里维拉(Angelica Rivera)的一栋豪宅竟登记在与高铁标案有关的一家公司名下,总统恩里克·佩尼亚·涅托(Enrique Pena Nieto)因被控“利益冲突”,不得不“断尾求生”宣布撤案,第一夫人也宣布将于稍后出售名下的豪宅。

拉美虽经济落后于欧美,但工业标准和劳动保护都执行严格的欧美标准

国内钢铁企业的水平并不是世界一流,无论是技术、管理还是理念,输出还存在一些不足。中国要输出的钢铁、汽车、机械、轻工纺织、建材这些行业,最大的优势是资金、人力资源等,且中国政府有强大的动员能力,输出最有市场的地方是东南亚,然后是非洲,因为这些国家都不是“高民主”国家,发展又比较落后。但是拉美这些国家发展水平接近甚至超过中国,而且普遍接受欧美价值观,工业标准和劳动保护都是严格的欧美标准,加上土地私有又是严格地民主国家,土地虽然便宜,但是征地很费劲,而且环保很严格,骨子里仅仅是看上了中国融资,中国国内企业过去,很少能盈利的。

企业须对“出海项目”做足功课,要知道时间和经济成本的付出是无价的

    特别像环保问题,在国内都没有解决,所以一出海就遇到问题了,因为国外环保比中国严格。总之,在当下政府促就中拉合作的大背景下,中国钢铁企业在选择投资对象时,不但关注其资源和市场条件,更要关注对投资目的国的政治局势和立法,对“出海项目”涉及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好充分的评估和思想准备,避免最后因双方很多条件谈不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要知道,时间和经济成本的付出也是无价的。(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  研究员  张琳  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5月21日广东开盛钢铁建筑钢材价格信息[11:21]
5月21日广州裕丰钢铁建筑钢材价格信息[13:57]
Lgmi:中国钢铁去拉美 黄金与荆棘同在[14:25]
河北钢铁集团为开口机加层“保险板”[11:45]
湛江钢铁首个建设项目---主原料码头工程正式投用[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