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自改革开放以来,喊了近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终于接近尾声了,看看下面: 央行推出大额存单 人民银行决定推出大额存单产品,并制定了暂行办法。发行主体为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投资人包括个人、非金融企业、机关团体等非金融机构投资人及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个人投资人认购的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30万元。 旁白:这意味着最终会形成市场收益率曲线,央行通过银行间隔夜拆解利率,搞市场利率调控的计划,到昨天终于画了一个句号。这意义非常大,今后中国金融业的市场竞争算是真正进入血拼时代,过去银行业“赚钱赚到不好意思”的现象要结束,利润率估计要回归到平均一般水平。当然,这是长期现象,短期内,央行还得靠各种乱七八糟的政策工具引导市场资金流向: 降息预期降低 降准预期较高 央行昨日晚间首次披露了去年4月创设至今PSL的操作情况,并承诺自本月起,将按月公布上月PSL的操作情况。综合央行公告和中国政府网的信息,去年4月,央行通过PSL工具为国家开发银行支持棚户区改造提供了1万亿元的资金额度,资金利率为4.5%,利率较当时市场利率低约1个百分点。2014年,共提供了PSL资金3831亿元,今年前5个月提供PSL资金2628亿元。截至5月底,PSL余额为6459亿元。临近半年末,资金预期开始趋于谨慎,昨日资金面利率波动性加大。结合近期央行有关操作,市场人士认为,这体现央行“收短放长”的调控思路,以支持实体经济。综合来看,当前市场对于6月降息的预期减弱,但降准预期较高。 旁白:从央行引导利率走势看,6月份降准的可能性远远大于降息,毕竟准备金率高到离谱,而利率市场化进程接近尾声,市场融资利率高企不下,是系统性原因所致,央行降息到零,金融系统不给力,效果和没降一样。所以6月不定哪个周末,央行网站会出个降准消息,让市场兴奋一下。其实真正等央行降准的,是内地一些城市政府,因为二三线楼市真的挺不住了: 安徽省全面取消限购与限价 6月2日安徽省住建厅发布《我省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全省停止住房限购政策,居民购买住房无需提供购房所在地纳税或社保缴纳证明;商品房销售备案价格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根据开发建设成本、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自行确定。 旁白:安徽省是中国人口外流最多的省份,各个城市盖了一大批房子都没人要,土地出让金日益枯竭,财政穷得嗷嗷叫,比谁都希望央行放水。但其实央行即使降准,也轮不到安徽这样的内地省份兴奋。那也是一线城市楼市亢奋。中国央行降准的另一个催化剂是下面这条: 今年外汇占款连续三月负增长 中国央行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央行口径外汇占款26.77万亿元人民币,环比减少459.42亿元人民币。这是今年央行外汇占款连续第3个月负增长,但下降规模大幅收窄。 旁白:外汇占款,一直中国释放基础货币的根源,这源头萎缩,后面降准是妥妥的。而外汇占款急剧萎缩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外贸增长势头没有了: 沿海省份紧急部署稳增长举措 在全年进出口增长面临严峻考验的背景下,《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包括山东、浙江、江苏、广东等省在内的不少沿海省份已经开始紧急部署稳外贸的举措。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北京、福建等七省市进出口值合计占我进出口总值77.2%,比重较去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今年前四个月,我国出口有三个月是负增长,其中4月出口同比降幅6.4%,为2009年以来同期最差表现。此外,被视作我国外贸晴雨表和风向标的广交会也出现了到会人数和成交额的双降。最新公布的5月制造业PMI显示,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均位于临界点以下,分别为48.9%、47.6%。业内分析指出,这些均显示出全球市场需求恢复缓慢、我国外贸特别是出口短期内仍将面临明显的下行压力,预计全年完成预定的增长目标有较大难度。 旁白:外贸下滑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人民币汇率坚挺所致。而这个趋势估计要维持很长时间,因为日元完蛋了: 日元崩溃或激发全球货币战争 日元近日开启狂跌模式,甚至刷新了十三年最惨记录。在法兴策略师、知名“大空头”Albert Edwards看来,日元崩溃将引发新一轮货币大战和全球性通缩。Albert Edwards在最新研报中注意到,日元已全面跌破30年支撑位。他认为,日元新一轮的崩跌开始了:跌破122比我预计的时间要长一些,疲软的日元将成为市场和经济的主要驱动因素。我们重申,面对日元走软,中国会显得尤为脆弱,甚至有可能重演1997年的泰铢贬值事件。中国有很大的通缩问题,也无法忍受任何程度的汇率升值。如果用一个关键的指标来衡量,中国其实已经陷入了彻底的通货紧缩。中国可能希望在这个IMF评测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的关键当口保持汇率稳定。但是,经济却无法禁得起日元贬值给其竞争对手货币带来的拖累效应。我仍然相信,中国必须开始引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跌,否则,国际收支仍将维持一季度的逆差状态。Albert Edwards是业内第一个预测日元将跌破122这一关键支撑位的外汇策略师,他此前称日元将跌至2002年的水平。不过,Albert Edwards也曾说,日元将于2015年三月底之前大幅贬值到145。现在看来,他预测的早了点儿。 旁白:日元完蛋,人民币贬值不?这是大问题。但从各类迹象看,中央目前对此态度坚决,人民币汇率稳定高于一切。压低汇率促出口增长的时代过去了。也应该如此,搞那么多高污染高耗能的制造业干嘛?劳动力总量持续萎缩,新增劳动力急剧枯竭,没必要靠牺牲环境来维稳经济保增长啊。服务业高增长,足够保障市场充分就业了: 中国5月汇丰服务业PMI指数微增 中国5月汇丰服务业PMI 53.5,前值52.9。 中国5月汇丰综合PMI 51.2,前值51.3。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屈宏斌就汇丰服务业PMI#五月升至53.5(前月为52.9)发表最新观点指出,该数据为去年九月以来最高。新业务指数走强至三年内高点,主要由于金融市场的繁荣。就业和价格指数也在其带动下改善。服务业本年走势强劲,金融业支持或为主因。然鉴于金融业在经济中份额较低,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有限,加之制造业扩张乏力,政策宽松仍需加码。 旁白:政策宽松当然要加码,反正不让大型企业破产即可,它们自己会想办法的,事实上,市场比领导聪明得多,会自发调节,无需调控,看看下面: 5月钢材市场与楼市背离 习惯性将楼市与钢市连在一起的人士,这回要看不懂了。同时出炉的5月楼市销售数据和钢铁行业PMI数据显示,两者出现背离,楼市销售热火,钢市需求萎靡。长期跟踪房产数据的易居中国分析师跃成表示,按照过去逻辑,房市成交量上升三个月后,房地产开发投资指标会改善,但这一次略有差异,说明房企在担忧未来。 旁白:温相在位十年,搞楼市调控搞了十年,调控出什么来了?现在看看,哪用得着你调控?房子就是好卖,大家还是一起歇工,不用你下红头文件,何也?都看出来了,房地产大趋势出现转折啦,大家用心干点别的是正经。李中堂的路子是对的,搞电商啊,经济结构转型啊: 跨境电商现行税收政策即将调整 消息人士称,跨境电商现行税收政策将调整,近期,保税行邮进口将可能征增值税。而未来,境外购物免税政策则存全面“放开”可能。该人士表示,跨境电商税收政策未来趋势是“有升有降”。升的一面是,近期可能对保税行邮进口征增值税。该政策推行将使保税行邮进口逐步“趋同”于一般贸易进口。意味着境外仓保税进关逐步按一般贸易征税。受益政策推动,跨境电商与一般贸易进口税费政策存差异。跨境电商征行邮税,一般贸易则征进口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实际上,行邮税“相当于”关税、增值税等的合一税种,但税率远低于一般贸易进口的综合税率。因此,过去市场一直担心跨境电商会冲击一般贸易。目前,各大电商平台基本实行保税行邮进口模式来发展跨境电商进口业务。即先将进口商品运至中国的保税仓,再将这些商品出售运至消费者手中。跨境电商税收政策“降”的一面,将可能把境外购物免税政策向国内电商平台放开。消息人士称,目前,对境外购物免税政策放开正在内部研究,但尚未形成定论。境外购物5000元免税政策如向国内电商平台放开,将为跨境电商带来一个巨量增长空间。消息人士称,由于保税行邮市场规模目前相对较小,对保税行邮征增值税,实际增不了多少,免税政策如放开为跨境电商带来的市场增量利好将远超过对保税行邮进口征增值税造成的可能损失。 旁白:这是给中国境内电商给绿灯的政策,房地产市场不是下来了吗?那是“老经济”,下来就下来,搞经济结构调整不要叶公好龙,找新增长点是大领导该干的正经事。现在这个政策说明中央政策路径没问题。再将金融系统效率提升上去,中国经济没那么衰,如果提升金融系统效率,看看下面: 交行混改方案两周内获批 据彭博援引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称,交通银行混改最终方案约一个月前已上报国务院,交行预计方案最快两周内获批。该知情人士还提到,交行希望建立市场化的人事聘用和薪酬制度。6月1日午盘,交通银行强势涨停,A股银行板块集体大涨逾4%,不少分析师便提到,交行的混改方案可能即将落定,方案落地时间窗口就在本月内。第一财经曾报道,交行对于人事绩效薪酬的一些改革已经出现“试运行”迹象,总体的方向是用人制度更趋于市场化,加大一线业务人员的奖励弹性。交通银行一直是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第一方阵。去年年中交行曾发布公告称,“作为上市公司,已形成了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和海外资本共同参与的股权结构,具备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基本特征。正在积极研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可行方案。” 旁白:估计银行业混改是大趋势,后面目测一大波投机资金蜂拥银行业板块了。交行这两天又创历史新高了。有人或担忧服务业大发展,“老经济”彻底歇菜,是不是太没谱了。其实机会还是有的,“老经济”也不会像人们预期的那么衰,国际需求已经起来了: 美国汽车业5月份火爆之极 这个五月,美国汽车销售员们大概要数奖金数到手抽筋了。美国汽车业数据追踪机构AutoData数据显示,经季节性调整后,美国五月汽车年化销售量为1780万辆,创2005年7月以来最高单月销量记录,好于预期的1730万辆。五月汽车绝对销量增速温和,为同比增长1.6%,这是因为今年的五月比去年同期少了一个销售日。五月汽车销售创下2013年11月以来最大环比增幅:几乎所有汽车制造商都发布了好于预期的销售数据报告。通用汽车五月销量增长3%,预期仅为增长0.1%。克莱斯勒销量增长4%,超过增长2.6%的预期。福特销量下滑1.3%,但远好于预期的下滑3.1%。丰田销量下滑0.3%,好于下滑1.8%的预期。本田销量意外增长1.3%,好于预期的下滑4.4%。 旁白:美国房子销售一片火爆,汽车销售现在也是一片火爆。汽车地产,都是大宗可选消费品,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经济繁荣时期才有的景象,后面美国消费需求会很快起来,对于这一点,不必怀疑,而欧洲形势也开始好转: 欧元区重回通胀 周二,交易员大量卖出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国债,导致欧元区国债收益率暴涨。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重回通胀,为6个月来首次。数据显示,欧元区CPI 5月同比上涨0.3%,略好于经济学家的预期,缓解了欧元区通缩的威胁。目前,最大的担心是欧洲央行将如何对数据做出反应。如果你认为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促使了政策制定者推出1.1万亿欧元(1.2万亿美元)的债券购买计划,那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交易员都在质疑,QE还会持续多久?4月,欧元区通胀报告显示,欧元区物价持平。当时,债券价格同样大跌。Miller Tabak首席经济策略师Anthony Karydakis表示:“今天的通胀数据创下6个月来新高,这重新点燃了欧元区的物价上涨,也反映出欧元区的经济的好转。这可能让欧洲央行在计划的2016年9月之前缩减购债规模。”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涨17个基点,至0.71%左右。这是自2012年8月的最大涨幅。 旁白:欧美形势持续回暖,中国出口形势不会太差,此时中国服务业出现大跃进,那么中国经济今年维稳没问题,不需要统计局同志帮忙了。此时,如果放开资本账户,那么可想而知外资炒股大军急吼吼的模样了: 全球最大ETF管理公司将A股纳入新兴市场ETF 全球最大的ETF管理公司美国先锋集团(Vanguard Group)周二宣布,将A股加入其新兴市场ETF,这是A股首度被直接纳入全球新兴市场ETF。Vanguard称,旗下在美国上市的新兴市场股指基金将会增加对A股的敞口,权重约为5.6%。该基金规模约为500亿美元,是美国最大的ETF基金之一。该基金追踪的基准指数,将从现有的富时新兴市场指数,经过约12个月的富时新兴市场全盘含A股过渡性指数,最终调整为富时新兴市场全盘含A股指数。Vanguard总裁兼CEO Bill McNabb表示:“作为首个纳入A股的全球主要新兴市场基金,该基金将变得更加多元化,更深度地面向新兴市场,并分享到中国股市的增长潜力,从而使投资者受益”。 Vanguard提到,中国的GDP在全球排名第二,贸易额和消费额分别占全球的20%和7%。该变动将于今年三季度或四季度生效。 每日综述:股市指数是对未来的贴现,而非对现在状况的镜像反映。所以说“经济不好,股市不好,所以是泡沫”的经济学家们可以闭嘴了。在可以预见的情景内,几乎所有利多股市的宏观因素都出现了:央行持续降准降息导致市场无风险基准利率持续下行;汇率稳定、资本账户放开引来全球资产重新配置;混合制改革提升企业利率改善预期;服务业大扩张引发的经济结构良性调整;居民家庭资产从楼市到股权的重新配置。对于多头而言,现在可谓黄金时代。但市场的问题经常是,没有利空才是最大的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