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赖伟民:银行业面临重大机遇

发表日期:2015-06-09 08:29:18 兰格钢铁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我国银行业的发展遭遇了严峻的挑战。房地产业低迷、地方债务危机,使人们对银行业的风险产生担忧。民营银行、外资银行准入门槛的降低,互联网金融、民间金融的发展,利率市场化,造成市场竞争加剧。于是,存款搬家、风险上升、利润增速放缓等问题开始出现。长期以来高利润高增长的银行业陷入了困境。然而,随着国企改革、金融改革、扩大开放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地,银行业的机遇已经到来。 一、风险在逐渐化解。今年5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2015年采用定向承销方式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有关事宜的通知》规定,采用定向承销方式发行地方债。到6月初,两批地方债务置换的额度共两万亿,已经下发到各省份。总量超过2015年到期的1.86万亿地方债务。随着一系列房地产新政的实施,房地产业的情况出现了明显的好转,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4月70个大中城市的数据中看到,下跌城市减少,上涨城市增加,成交量放大。地方债务危机的化解和房地产市场的回暖,让人们对银行业风险的担忧大大降低。 二、业务转型初见成效。近一年时间,我们在国内数十家银行调研中观察到,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多家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制、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大数据背景下的信贷模式创新,一系列新政策、新产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使银行业的业务开拓能力大大提高。银行业的业务转型初见成效。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拉开大幕。据中国证券网报道,经央行牵头研究后的交行深化混改方案版本,已于近一两个月左右递交到国务院,有望近期得到批准。而根据中国经营报6月6日消息,该方案大致分为两块内容:一部分是交行作为国有银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方案,涉及到股权结构改革、公司治理机制如何发挥作用、董事会权责配置、激励和约束机制等,需要由国务院批复;另一部分是交行内部治理机制上的微调和优化。汇金减持和交行混改方案的上报,宣告了银行业本轮国企改革的大幕正式拉开。一直以来,不少国有控股银行效率低下、人浮于事,成为整个行业的通病。很多基层银行不关注客户、不在意市场,造成行业整体利润率难以提高。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理顺银行内部的责权利,使银行从“以上级为中心、以政策为导向”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将大大提高银行业的盈利能力。 四、金融混业经营改革全面展开。浦发银行6月5日晚间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上海信托控股权,公司普通股及优先股股票6月8日起停牌。浦发银行收购上海信托,是金融改革的又一重大事件。证监会对银行申请券商牌照放行,多家银行正积极与一些中小券商接洽。随着金融改革方案的落地,未来的银行,不再单纯涉及商业银行业务。多家银行将通过收购、兼并等等方式,进入证券、信托、资管、股权投资等等领域,成为名副其实的金控集团。混业改革的全面展开,将使银行业的收入和利润呈爆发性增长。 五、人民币国际化是银行业最大的机会。5月2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次明确表示人民币汇率不再被低估,对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表示欢迎。5月29日,七国集团(G7)财长达成一致,愿意接受将中国人民币纳入IMF货币篮子。IMF和G7的这两个决议,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全面提速。IMF将在2015年秋季审议SDR货币篮子的构成,人民币极有可能被纳入,从而迈出人民币国际化最重要的一步。人民币纳入SDR,将成为最近十年中国经济中最重要的事件,其影响力不亚于中国加入WTO,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退一步说,即便今年人民币不能纳入SDR,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也会越来越快,银行业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海外投融资、现金集中管理、双向资金池和大宗商品交易等业务空间巨大。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进程加快,特别是“一带一路”的推进,对跨境结算、项目贷款、并购贷款、担保增信、汇率风险规避、经营性贷款等综合性金融服务需求与日俱增。大型银行尤其是一些上市银行,经营领域和业务范围将大大增加,彻底打开银行业的想象空间。银行业也会从一个传统的周期性行业,变成高成长的行业。人民币国际化是银行业最大的机会。 风险逐渐化解、业务转型初见成效、混合所有制改革拉开大幕、金融混业经营改革全面展开、人民币国际化,随着一个个机遇的到来,银行业也迎来了行业发展的最佳时机。相信各大银行能抓住机遇,积极探索、锐意创新,迅速发展,带动中国经济走出困境。

相关阅读
赖伟民:银行业面临重大机遇[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