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日益严峻的钢铁形势,河北钢铁集团唐钢物流公司不断加快管理体制创新步伐,结合自身实际,全面推行作业长制管理模式,实现管理层级优化、运输组织高效。 作业长作为生产第一线作业的中心指挥者,是企业最基层的经营管理者,对所辖作业区的安全、人员、生产、设备、质量、成本等各项管理工作负有全权全责,肩负着厂领导的一线“代理人”责任。作业长制在唐钢物流公司调度系统成功实施后,其管理模式实现了由“块状管理”向 “链条管理”的转变。 在推进作业长制之初,唐钢物流公司选派优秀的生产班组骨干参加公司举办的作业长制相关培训,以点带面,辐射推广学习。同时,该公司印发了《宝钢现代化管理实践》《新日铁作业长制》等学习材料,下发基层全员学习,为作业长制的全面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钢物流公司根据运输生产组织特点,率先在铁路调度系统全面推行作业长制管理模式,由原来的区调、站调、总调的三级调度模式改为现在的总调直接下达作业计划到运转机车班组,直接垂直指挥运输生产。调度生产指挥系统的大幅度优化,进一步提升了物流环节的管控水平。该公司本着工序服从、权限委让、横向协作的原则,在调度系统率先设立甲、乙、丙、替班4名作业长岗位,打破生产、技术、安全等管理界限,全权负责指挥当班运输生产,减少中间环节。 随着各车站生产调度管理职能的改变,即车站生产副站长、调度员、信号员和远程道口操控人员脱离原来的运转车站,一并划入总调度室,作业地点也相继搬迁到总调室,形成新的调度指挥“枢纽”,全权组织当班各项原燃物料到达、产成品发货和厂内生产、铁水热供、半成品的倒入库作业。各班作业长发挥生产厂长“代理人”作用,全面与各生产厂、铁路、港口等相关部门协调,运用物流管控信息化系统,直接指挥现场运输作业,每天早调会汇报当班生产情况,做好交接班原始记录,实现各班次良性循环。 唐钢物流公司还实施了“调度集中、地面调车、跨站作业、一车到底”的集中一贯式管理模式,在公司9个生产单位设置10名区域物流管理员和地面调车员,分区域开展物流业务优化攻关;各站机车在调度室协调下统一开展取、拉、摆、送作业,改变了过去各运转车站的机车作业区域制管理模式,减少了机车的无效作业,提升机车作业率20%左右。通过调度集中管控作业,该公司解放出了2辆运营机车和60余名操作人员。 作业长制的推行,使唐钢物流公司各级管理者和职工们自身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去,班组长只是从事单项的生产管理,在站长的领导下,负责完成车站的布置任务,基本上只是一个执行者,遇到问题往往是向上请示汇报,再按站长指示办事,是个被动型的角色。而在新的基层管理理念中,管理重心下移,实行权限委让,各车站的班组长也成了基层的综合管理者,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同时,工序服从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过去,相邻车站之间不协调的情况比较普遍,随着作业长制的深入推进,各车站、各工序之间减少了扯皮,统一在总调度室指挥下作业,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员工的全局意识,提高了基层管理工作效率,加快了现场协调反应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