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2号飞剪剪切切头带入轧槽,造成堆钢的现象本月已经发生五次了,影响了棒材综合成材率指标的提升。”长钢公司轧钢厂棒材车间轧机作业区带班长程波向副作业长金小刚汇报棒材工艺运行情况。金小刚一边听着介绍,一边仔细查看2号飞剪剪切切头,脑子陷入了沉思…… 轧机2号飞剪在剪切轧制过程中,钢坯切头带入轧槽,不仅影响轧机的作业率,而且处理一次堆钢时间长达15分钟,如果不换,又难以保证轧钢工艺稳定运行,造成的热轧废很多,同时成材率指标也随之受到很大影响。怎么办?金小刚想到棒材车间主任张毅常给作业长和技术人员说过的一句话,“技术革新是降成本增效益的源头,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大胆创新,降成本增效益就大有文章可做。”按照惯例,在生产运行过程中2号飞剪剪切切头带入轧槽,造成堆钢也是常有的事,但能不能破除这个惯例,彻底避免飞剪剪切切头带入轧槽,造成堆钢工艺故障的发生? 这个大胆的想法让金小刚充满了力量,立即带领轧机作业区工艺组职工们投入了攻关。他与工艺组人员仔细观察,发现当钢坯在轧制过程中,钢坯切头在飞剪剪刃刃口角度处于45度的情况下,沿着轧制的速度带入轧槽内,从而造成堆钢事故的发生。何不改变一下剪刃刃口角度,这样就可以消除飞剪带切头堆钢现象的发生。此后,他与大家把飞剪剪切刃口从原来45度改为360度平角剪刃。经过一个月试运行,彻底解决了造成堆钢的问题。 “就是这样给剪刃转换个角度,每年因减少轧废创效14.9万元,这就是捡了个'金娃娃’,为以后的设备使用打开了思路。”轧机作业长高向军对这个好办法连连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