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顶级基金如何应对极端行情 灵活机动 底部加仓

发表日期:2015-07-24 10:21:47 兰格钢铁

⊙记者 宏文 ○编辑 长弓 A股市场自从6月初到7月中,走出了极速下跌而又快速反弹的深V字走势,行情演进屡屡出人意料、惊心动魄。在这段行情中,以价值投资闻名的国内偏股基金,究竟以何种姿态应对市场走势,是市场始终关心的。 借助最新披露的基金二季报,我们获得了偏股型基金二季度的部分投资数据,进而得以推测其操作的轮廓。总体看,偏股基金在此轮调整中,操作更为灵活、仓位调整也较以往更为积极,回避了部分净值下跌风险,但同时也暴露出持仓品种较为集中、部分基金高位建仓较激进、流动性管理不够充分等弱点,经验教训值得总结。 配置战术:灵活机动 底部加仓 从基金二季报的股票仓位数据和前后净值走势,我们可以推测,在此轮调整前后,基金整体的资产配置策略较为得当。高位持续减仓,低位有所加仓,基金经理们在仓位控制上是整体加分的。 天相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全部基金的平均仓位为61.46%,相比一季度末下降了15%,属于历史上罕见的大幅下降。在本轮暴跌的前半期,偏股基金的整体仓位水平已经收缩到较低水平,说明基金经理对于本轮股市风险爆发有一定的前瞻性,前期有意识地做了减仓,并未走上过去“追涨杀跌”的老路。 另一个突出证据是混合型基金的仓位突降。来自季报的统计数据显示,风格通常更为灵活的“混合型基金”,在二季度末,整体股票仓位下降到了39.6%。相比上一季度下降了四成,如此幅度的下降,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另外,借助基金净值走势的比较也可以明显看出,在本轮市场冲顶之前,偏股基金的整体仓位已经下降。在下跌展开后,则相对稳定,没有明显的倾向性操作。在市场接近底部后,股票仓位有所上升。不考虑基金申购赎回效应的话,基金经理的操作轨迹确实在底部有净加仓行为。 随机抽样的290只偏股基金(含首次公布季报的新基金)的净值走势显示,在从5月末到7月中的5个波动剧烈的单周中,前三周基金和市场指数的波动基本同步,最后两周有所升高,表明了基金整体的股票仓位在股市下跌后期是上升的。 当然,值得注解的是,上述操作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基金申购和赎回行为的影响。比如,众所周知,在本轮大跌的尾声,偏股型基金遭遇了一定的赎回,那么这种总份额的减少,是有助于基金提升股票仓位的。同样的,在行情最火热的二季度中,不少股票基金获得了大额的申购,有的微型基金规模上涨超过20倍,这种申购客观上也一定程度摊薄了基金的仓位。 但整体上看,即便有申赎,基金经理仍有足够时间进行交易操作,资产配置仍是基金经理的主动选择。 选股风格:投资“新势力”成型 因为年末年初的大批投资精英的流动,2015年,各家基金公司都把构造新的投研团队当做重要课题,而二季报无疑就是这场考验的“期中答卷”。 “答卷”显示,随着新的投研力量逐步到位,各家的投资风格增在经历磨合再造,能够挖掘出雏凤初鸣的优秀新人、能够较好的进入新产业的投资领域的团队已经开始展露它们的锋芒,行业的格局变换只是时间问题。 以各家团队的重仓股和业绩领先的基金,做一个策略分析,大致可以看出其中的变化脉络。 近年业绩领先的汇添富基金,旗下民营、消费、移动互联、社会责任、美丽30五只基金进入股基前20名。二季报显示,该团队的交叉重仓股仍然集中在一贯的优势领域:“互联网”和“互联网+”,包括东方国信(38.700, 0.22, 0.57%)、东方网络(59.85, 5.44, 10.00%)、万达信息(53.990, 1.99, 3.83%)、同花顺(84.300, -0.43, -0.51%)、赢时胜(122.130, -2.66, -2.13%)、光环新网(97.060, 0.00, 0.00%)等皆是如此。二季度中,它继续加仓了同板块个股,且独家挖掘了华信国际(44.08, 0.00, 0.00%)。 近年团队换阵颇大的易方达基金[微博]也渐渐有了新的色彩,二季报显示,易方达的交叉重仓股包括:汉威电子(74.720, 0.00, 0.00%)、绿盟科技(56.800, 1.80, 3.27%)、石基信息(143.32, 11.32, 8.58%)、翰宇药业(30.400, 0.55, 1.84%)、同策医疗、达安基因(43.90, 0.00, 0.00%)、迪安诊断(103.800, 5.10, 5.17%)、泰格医药(45.850, 1.86, 4.23%)。显然,“基因诊断和医药”类公司,成为易方达最看重的“重镇”。 近年延揽多员大将的中欧基金[微博]也颇引人注目,他们的目标也在“医药”上。南派基金经理打理的中欧明睿新增重仓品种集中在万达[微博]信息、海虹控股(35.74, 0.00, 0.00%)、银之杰(64.000, 1.61, 2.58%)、卫宁软件(58.270, 1.97, 3.50%)等“互联网医疗”个股上。而由名将曹剑飞打理的中欧行业成长也多次增持了尚荣医疗(32.89, 0.19, 0.58%)、一心堂(78.24, 0.00, 0.00%)、东富龙(30.520, 1.05, 3.56%)、嘉事堂(55.22, -0.20, -0.36%)等。兼顾“基因测序和医药电商”两大热门领域。 另外,一些老牌和新锐基金公司中都冒出了一些“新手名家”,他们的持仓动向也很引人关注。 业绩靠前的鹏华新兴产业,二季度重点增持了北京文化(33.58, 1.63, 5.10%)、省广股份(22.90, 0.00, 0.00%)、泰格医药、迪安诊断等。“传媒和医药”是其热衷。上升势头颇猛的上投阿尔法则把增仓目标锁定在数字政通(41.780, 0.50, 1.21%)、隆鑫通用(28.90, 0.00, 0.00%)、启源装备(39.150, 2.62, 7.17%)、理邦仪器(29.200, 0.90, 3.18%)等公司上,高端制造和高科技是它的偏好所在。银河主题策略等基金则把超图软件(38.500, 0.60, 1.58%)、三六五网(105.500, 2.09, 2.02%)、飞利信(54.260, 0.00, 0.00%)、联化科技(23.13, 0.17, 0.74%)纳入囊中。 总体上看,排名前列的基金和团队,都非常重视新产业和新技术的投资领域,也多数因此而斩获漂亮业绩。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多支规模常年排名前列的超大型基金团队,今年以来普遍业绩不够理想。整体重仓股的风格稳定或许是一种原因。这其中,唯一有较大改变的是嘉实基金,其的重仓股中今年增纳入多只新兴产业和技术股,包括先导股份(180.190, 16.38, 10.00%)、同有科技(45.580, -1.46, -3.10%)、丹甫股份(56.97, 0.00, 0.00%)等。 从基金业整体看,以新产业和新模式为一边,以经典制造业和金融消费品为另一边,场内基金基本分成两大分野。能够胜任前者投资的往往业绩都比较理想,而坚守后半场的则基本业绩都在下半程。 流动性管理亟待加强 除了进步外,过去的市场急跌也暴露出基金行业的一些投资瑕疵和教训,值得行业共同汲取。 首先,截至二季度末,有十只基金的期末股票仓位超过100%,最高者达到了114%。这对于股票持仓上限为95%的股票基金而言,无疑是敲响了警钟。据了解,上述超限或与6月底开始的上市公司大批停牌后,导致基金应对赎回能力下降有关。但也无疑暴露了部分基金经理流动性管理能力不强的问题。 其次,部分基金高位建仓过于激进,导致浮亏可能也较为严重。结合交易所的交易公开信息,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案例或有不少。比如,众所关注的中国中车(18.44, 0.17, 0.93%),在持续上涨的中后期,有批量机构席位进场买货,后续浮亏估计相当明显。类似情况也发生在闽福发、湖南发展(19.18, 0.00, 0.00%)等个股身上。虽然,个股投资不能以短期盈亏来衡量,但连续涨停的情况下,大手笔介入后发生明显回调,至少证明,部分基金经理的交易技巧值得反省。 其三,个别基金尝试超短线操作,这个苗头值得关注。对照基金二季报和相关公开信息可以发现,在一些题材股上,部分基金的“短炒苗头”相当明显,比如,在一些传媒股上,一些基金在6月中下旬大手笔介入,在月末却已经没有踪迹。这样的“短平快”操作,对于规模较大的基金而言,可能不是长久之计。 回避概念类伪成长股 集中持有优质成长股 从基金二季报统计数据看,在股票型、混合型基金持仓中,制造业占比最高,占股票投资市值比为53.4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金融业分居二、三位,占股票投资市值比分别为16.19%和5.72%。从板块看,创业板股票占比再度上升,基金投资仍重成长。 面对前所未有的极端行情,公募基金是如何调仓换防的?随着基金二季报的披露完毕,基金行业配置变化及重仓股变动情况也逐一浮出水面。统计数据显示,在二季度的前期飙涨、后期暴跌的行情中,大多数基金密集调整重仓股,尽管在大跌之前大幅降低仓位的基金不多,但是讲故事的概念股已经大幅降低。 换防优质成长股 从基金公司二季报看,在此次急跌行情中,从截至6月底的数据看,基金经理已经进行了大幅调仓换股。从绩优基金重仓股的调仓情况看,部分跟风概念股被调换,具有业绩支撑、逻辑合理的成长股被保留。 从基金净值变化可以看出,年内偏股型基金冠军富国低碳环保在此次市场大跌期间,仓位大幅降低,净值回撤非常小,这也使得该基金重新夺回年内业绩冠军。该基金二季报显示,十大重仓股中,除了百润股份(135.85, -2.15, -1.56%)以外,其余9只全部被更换,卖出TMT板块个股,大幅加仓航空股,一季度末重仓的乐视网(53.310, -0.30, -0.56%)、联络互动(55.90, 0.48, 0.87%)、腾邦国际(37.380, 0.00, 0.00%)、金固股份(34.37, 1.81, 5.56%)、辉丰股份(27.75, -0.31, -1.10%)、三六五网、卫宁软件、上海钢联(73.130, 2.02, 2.84%)和隆基机械(26.90, -0.07, -0.26%)等,在二季报中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航空股和消费股,南方航空(14.14, -0.13, -0.91%)、春秋航空(125.40, -0.33, -0.26%)、东方航空(11.99, 0.00, 0.00%)和中国国航(15.31, 0.00, 0.00%)以及海澜之家、立讯精密(37.72, -0.87, -2.25%)、华胜天成(37.39, -1.36, -3.51%)等进入重仓股名单中。该基金二季报透露,在5月份新兴产业板块快速上涨后,估值整体相对偏高,转而开始配置相对价值较为突出的蓝筹股。 年内偏股基金亚军易方达新兴成长基金,重仓股中有6只被调整,保留了达安基因、石基信息、中源协和(79.34, 0.00, 0.00%)与汉威电子,新进得润电子(52.18, -0.77, -1.45%)、通策医疗(110.36, 0.00, 0.00%)、机器人(99.900, 1.10, 1.11%)、北陆药业(41.170, 1.29, 3.23%)、迪安诊断和迪威视讯(37.390, 0.79, 2.16%),一季度重仓的全通教育(103.480, 2.18, 2.15%)、中科金财(93.30, 0.27, 0.29%)、同花顺、东方财富(60.620, -0.74, -1.21%)、用友网络(49.32, 1.32, 2.75%)等不见了踪影。 从年内偏股基金季军宝盈新价值基金看,重仓股同样被更换,该基金二季度新进国联水产(31.140, 0.00, 0.00%)、汉得信息(25.890, 1.08, 4.35%)、杨杰科技和天和防务(149.170, -0.15, -0.10%),智慧能源(29.14, 0.00, 0.00%)、天康生物(13.06, -0.24, -1.80%)等被抛售。从其他绩优基金表现看,汇添富民营活力重仓股新增了光环新网、生意宝(65.15, 2.00, 3.17%)等,新南洋(34.82, -0.07, -0.20%)、安硕信息(90.000, 1.49, 1.68%)等被调出。华宝兴业服务优选混合基金二季度小幅增持了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在二季度仅保留了数字政通、迪安诊断和泰格医药,新进重仓股包括天瑞仪器(28.300, 0.46, 1.65%)、科大智能(48.200, 1.95, 4.22%)、威创股份(30.97, 0.00, 0.00%)、中源协和、恒生电子(91.55, 0.36, 0.39%)、金信诺(24.080, 0.00, 0.00%)和华胜天成。 长安宏观策略基金经理栾绍菲表示,今年二季度,受流动性和政策面利好影响,增量资金加速涌进市场,无论融资融券余额的增速还是新增A股账户的增速都出现了明显加速上行的特征,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大幅上涨,遥遥领先于蓝筹股涨幅,估值泡沫快速放大。在6月底的剧烈调整行情中,加大了具有中长期成长空间行业的组合配置,减持了基本面前景不明的个股,“在极端行情中,需要坚决回避讲故事的概念股,转而集中持有真正的成长股,就不用担心市场调整,如果买入后仍然下跌,还有低价买入的机会,这些真正的成长股将在未来的大浪淘沙中显示出真正的价值。” 据了解,在此次市场大跌行情中,不少基金经理已经开始密集调换重仓股,以至于调仓完毕后,新进重仓股再度遭遇连续跌停,在投资者持续赎回乃至市场下跌的情况下,让部分从没有见过如此形势的基金经理濒临崩溃,“已经换入我认为真正的价值成长股,没想到接下来依然是两个跌停板,我只能选择我认为市场好转后涨得最多的品种。” 看好绩优成长股 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市场下跌,让不少基金经理开始重新认识市场,也开始反思并警醒既有的投资策略,以吸取这次在新杠杆市场环境下暴涨暴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坚决回避概念类、题材类的伪成长股。 不少基金经理原先认为持有优质成长股可以无惧调整,但在此次市场急速下跌中,非常好的优质成长股,同样被流动性丧失的下跌浪潮裹挟而下,由于投资者赎回,不得不把非常看好的股票卖掉用于应对。 掌管宝盈基金[微博]旗下5只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彭敢表示,在今年四五月份市场火爆时,每天净申购量十几亿乃至几十亿,显著摊薄了收益和仓位,在此情况下,会使得部分基金经理出于博弈的角度买入新的股票,从而也同杠杆资金一样,成为助涨股市的一分子,经历了此次市场暴跌,机构投资者应该随着市场演化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从基金二季报统计数据看,在股票型、混合型基金持仓中,制造业占比最高,占股票投资市值比为53.4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金融业分居二、三位,占股票投资市值比分别为16.19%和5.72%。从板块看,创业板股票占比再度上升,基金投资仍重成长。数据显示,二季度基金重仓股整体市值规模为3670 亿,较一季度缩小100亿;其中主板占比43.7%,较一季度下降6.4个百分点,为2006年以来最低水平。股票型基金重仓股中,创业板股票二季度占比高达30.40%,创下历史新高;混合型基金中,创业板股票占比达29.35%,较一季度再度上升。 对于基金持仓创业板占比进一步上升,沪上某基金研究人员表示,因为在6月底的流动性丧失行情中,大部分创业板个股根本卖不出去,只能选择卖出大盘蓝筹股以应对流动性。在他看来,基金依然青睐新兴成长股,但是对于个股选择更加谨慎,精选有价值个股成为主流,某基金第三方销售机构分析师表示,对于公募基金来说,青睐创业板与其评价体系密切相关,由于公募基金的业绩排名模式,使得部分基金为了追求高业绩而去追捧小盘股。 对于接下来的市场,栾绍菲认为,经历了前期暴跌后,市场杠杆率快速下降,风险不断释放,很多优质个股已经跌出了长期的绝佳买点,预计三季度股市会逐步企稳,优质成长股会领先市场率先复苏。在彭敢看来,市场更可能呈现双分化(蓝筹股和成长股都开始分化)、双轮驱动(优质蓝筹和优质成长齐飞)的格局。

相关阅读
7月新批基金量暴增 万亿基金资金候场抄底[10:18]
顶级基金如何应对极端行情 灵活机动 底部加仓[10:21]
同系基金抱团股大起底 52股最扎堆[10:14]
规避最低仓位限制 280只股票型基金待转型[07-23]
大型对冲基金桥水转而看空中国[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