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来的传统家电渠道高管到现在的京东家电总经理,闫小兵深谙家电销售之道。时隔两年,他坐在即将搬迁的京东总部旧楼里,复盘2012年8月15日那场家电圈著名商战,表达着自己的委屈和荣耀,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眼里这个”非计划非市场经济怪胎”家电产业前路的丝丝担忧。
复盘三年前815商战 一战打出了家电电商“815是京东家电的生日,但更重要的是,这一天还是家电电商立威之日。不论三年前的815对京东有益也好有害也罢,回首815,它是整个家电电商的里程碑。”从闫小兵的开篇里不难看出他对这个并不特殊日子的感情。
时间调回三年前,“京东的页面怎么打不开啊?降价就是不让买啊?”“京东这价格怎么一会一变,现在比上午还贵!”“京东这都什么啊,刚开始卖就没货,这不是明摆着耍流氓吗?”消费者守着电脑屏幕指着京东骂,这就是815商战的真实写照。
谈到消费者的愤怒,闫小兵只能苦笑。他从传统家电销售渠道进入线上电商渠道后,经过长时间调研发现,线上与线下比较,包括合同点位、促销成本、人员费用在内 的整体成本低10%至30%。在三年前这些情况消费者都是不知道的,传统渠道也在封锁这类信息的传播。所以当时京东有发起815促销的资本,但当时京东家 电还是“太年轻”了,低估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同时也感受到了家电产业固有势力的强大。
“为什么开始促销就断货?”京东当时的库存只有4个亿,所有消费者一拥而上,分分钟被买空。
“价格为什么波动不定?”当时京东受到强势家电企业的干扰,即使京东自己贴钱也不让降价销售,当天京东的采销体系不断和厂商博弈,所以出现价格下降、恢复原价、再下降、再恢复原价的可笑过程,供销双方弥漫着火药味。
“京东被骂,你委屈吗?”815商战让京东有了一个“坏孩子”的形象,当时所有矛盾都指向京东,厂商不希望京东打破价格体系,已有渠道不希望消费者知道线上渠 道更便宜,消费者指责京东不诚信。这种影响即使在815之后很长时间都影响着京东家电,有些厂商认为京东乱价,给京东停止供货,京东不得不用很长时间修复 与厂商的关系。而且有一个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那就说线上渠道型号和线下型号不一致,这也是厂商为了防止比价想出来的办法,我们在扭转,但现在依然很遗 憾。
凡事有两面,说过完了委屈,也要说说荣耀。闫小兵作为参与者骄傲的说,这是新生渠道对传统强势渠道的一次挑战,是新生事物对固有利益集团的一次冲击。从 815开始,家电渠道开始走向多样化,不只京东家电站住了脚,其他电商渠道的家电业务也都立起来了。更重要的是消费者了解了电商还能买家电,而且更便宜。 另外,从那以后许多家电企业真正开始思考原有体系的弊病,价格定位问题、渠道管控问题都暴露出来。这是815京东家电节给家电产业最大的贡献,也是闫小兵 最大的荣誉。
当电商从3%走到10% 参与者们也走到了十字路口三年后的京东家电从整体家电渠道占比3%猛增到10%,京东家电做大了,同样问题也来了。家电厂商从最初的“玩票”电商渠道到现在电商渠道已经不仅冲击苏宁国美,而是冲击到现有的经销商渠道时,他们站在十字路口,面临抉择。
而且京东家电开展的“京东帮”业务,已经将触手从北上广深伸向乡镇市场,京东的冲击力开始蔓延到家电厂商利润的主要来源地区的时候,京东明显感受到了“反弹”的力量。
“目 前许多家电厂商拥抱互联网还特别不充分,嘴上说的开放,其实渠道控价依旧严重。”闫小兵表达了他的忧心,传统家电企业面临线下沉重的包袱,想要转型太难 了。目前京东和家电厂商的关系就像奔跑的骏马和身上的缰绳,京东向前跑的越快,收到的阻力就越大,处处受到管制,京东遭遇产品管控、渠道管控,现在还是不 让京东卖利润高的产品。
2015年的家电电商渠道依旧是在夹缝中求发展,在质疑成长。
京东拿出一亿现金 给纠结的人一点启发谈到今年815,闫小兵表示京东已经准备了三年前20倍的库存,用80亿的备货满足消费者的采购需求。京东将自己拿出一亿人民币做七天促销,还是为了三年前的那句“电商就是比线下便宜”。
“三年前的815砸出了家电电商的地位,三年后的815希望能够给十字路口上的参与者们一点提醒,算京东的又一贡献。”同时闫小兵也借815为他心中能活下去的家电企业做了画像。
一要有产品研发生产实力,二要有品牌拥趸,三要有魄力构建以电商为中心的定价体系。
产品研发生产并不仅仅是有研发队伍有制造工厂,而是要有研发“粉丝产品”的能力,能做出像手机圈一样有粉丝的产品。品牌拥趸则是在产品层面之上,现在的家电 企业基本都是线下起步,品牌并不具有极强粘性,这和互联网品牌有很大区别,所以家电品牌必须在互联网+大潮来临时塑造品牌,谁能把品牌忠诚度塑造到手机圈 的苹果和小米,谁就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