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今年以来航运、船舶市场双双持续低迷,经营压力巨大的严峻态势,中远造船工业公司主动适应新常态,坚决贯彻中远集团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保安全的各项部署要求,深入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以提升生产经营质量效益为目标,坚持眼睛向内、苦练内功,着力提升企业软实力,全力稳定生产、优化产品结构、确保安全环保、深入挖潜增效,上半年实现了生产经营的稳健发展,超预算进度完成了集团下达的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取得好于预期的生产经营结果。 广泛动员:营造好氛围 为了切实营造全员增收节支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干部职工节支降耗、攻坚克难、增收创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远造船系统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坚持开展降本管理年、降本增效方案征集、“精益管理、降本增效”主题合理化建议和KPS改善等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降本增效活动,结合企业实际积极开展形势任务教育,讲清全系统、各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任务和当前所面临的困难、挑战以及潜在的发展机遇,讲清深化改革、提质升级、实施工效挂钩的重要意义,让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同时,中远造船还通过微信平台、宣传展板、标语、广播等多种载体,结合各级领导深入生产一线同职工群众面对面谈心的方式,广泛宣传,坚定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信心,激发干部职工节支降耗、主动创效作贡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一举措旨在让员工了解企业效益和职工利益的必然联系,如果在生产经营中不懂得谨慎节制,最后只会使公私双方都蒙受重大的损失。在2014年度合理化建议活动中,全系统共收到合理化建议2810条,被企业采纳实施1813条,累计创效2000余万元,其中3项合理化建议项目年度创造经济效益总计超1000万元。 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把降本增效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将“降本增效”列入生产经营重点,持续多年开展“降本管理年”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上半年超额完成年度降本目标。上海中远川崎重工钢结构有限公司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开展了2015年度降本增效活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各部门制定降本增效课题,并从中选定年度公司“十大”降本增效课题。通过这些活动的积极开展,全系统干部员工逐步树立了“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成为中远造船上半年利润完成进度超过收入进度的主要内在因素,使中远造船成本费用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广辟渠道:三招保增长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在增收节支、降本增效活动中,中远造船全系统坚持上下联动、广辟渠道、群策群力发动全体职工凝心聚力练好“三招”,为积极开拓财源,促进企业增加收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招,抢抓订单增加收入。面对船市“寒冬”,中远造船把强化营销作为今年以来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了组织建设和营销管理基础工作,在上海成立了“营销中心”,制定了《营销人员考核评价和奖惩办法》,拟定了《中远造船2015年重要大客户汇总跟踪表》激励促使公司营销人员积极拜访客户、贴近客户,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坚持不懈地开发市场,抢抓订单。与此同时,坚持推进中远集团内部协同营销工作。全系统上半年共拜访重要客户57家,成功承接多艘新造船订单,并做了大量接单前期基础工作,累计承揽配套和非船业务订单总值6亿多元。下一步,中远造船将持续加强“营销中心”建设,重点在全员营销工作机制建设上下功夫,探索建立全员营销激励机制,大力开拓新市场,争取承接更多订单。 第二招,提质升级增加收入。为充分利用现有产能,促进产品升级转型,扩大投入产出比,中远造船上半年专门成立了“技术和信息中心”,设定了产品升级转型年度考核指标,统筹、规划、引领全系统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工作。今年以来,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大连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两大船厂注重加强设计研发能力建设,在新船型的基本设计和详细设计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果。中远造船配套企业也积极“走出去”开展对外合作,推进产品转型升级,涌现出了许多新产品,走出创效“新路子”。南通中远重工船用吊机和倒T型成套坞门设备等新产品取得突破:倒T型成套坞门设备被列为南通市重大关键设备;南通远洋船舶配套有限公司与国外公司合作生产包括节能鳍、消涡鳍的新产品“船舶推进节能装置”,并取得初步成功,上半年为企业带来数百万元人民币的销售收入;威海中远造船科技有限公司与瓦锡兰(船机库 位置)签订协议,进行电解技术的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也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增加企业收入;上海中远川崎的“地铁盾构前部驱动装置总成”、南京中远航修配件厂的低速柴油机气阀等新产品研发均取得重要进展,将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南通中远重工参与编制的《造船门式起重机》和《门座起重机》被列为国家标准,不仅提升了企业产品品牌价值,提高市场话语权,还获得了政府资金奖励。上述产品及项目的推进,将为中远造船利润增长和整体实力的提升提供新机遇,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招,强化管理增加收入。为了拓展经营成果,中远造船立足“利用资源、盘活资源”的思路,积极创效增收。上海中远川崎公司年初挂牌成立南通工厂,将南通瑞泰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作为代工厂,发挥品牌和管理优势,采用统一的质量、安全、工期、技术标准,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目前,南通代工厂已承接产值约200万元的两个舱盖板项目,成功实现了管理和技术的输出。上半年,全系统细化废旧物资管理,实现废旧物资销售收入351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