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县人民医院迁扩建项目第二次环境信息公示 为了解公众对工程建设的态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及建议,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现对本项目有关环境保护的情况进行公告,以便广泛了解公众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以及环保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一、建设项目的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兴国县人民医院迁扩建项目 项目概况:本次项目建设新征总用地面积229906.65﹐(344.8亩),建设用地面积157130.37﹐,总建筑面积202208.14﹐,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184708.14﹐,地下总建筑面积17500.00﹐。建成后总床位约900张。一期总建筑面积为125308.14﹐,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107808.14﹐,地下总建筑面积约17500.00﹐;二期总建筑面积76900.00﹐。 建设内容:项目拟分两期建成,其中一期建设内容包括:建设一栋3层的门诊医技大楼、一栋15层的住院大楼、一栋4层感染病房、一栋2层食堂及会议中心、一栋1层高压氧舱、一栋2层(集垃圾转运站、公厕、变电所、洗衣房)的综合辅助楼、一处地上直升飞机停机坪、四周通道设七处1层门卫室、场地四周道路及相关基础配套设施;二期建设内容包括:建设一栋15层住院大楼、一栋3层康复医疗楼、二栋8层老年医疗保健康复楼、一栋4层行政办公楼、三栋6层进修实习生及单身宿舍、后勤保障用房及相关基础配套设施。 主要污染源: 施工期主要污染源随着施工阶段的不同略有差异,且施工期污染物的排放均呈阶段排放特征。 1、噪声污染源:施工期作业机械较多,如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卷扬机、吊车、运输汽车等,这些机械运行时在距声源5m处的噪声值在80~90db(a)左右。 2、环境空气污染源:在挖土、推土及沙石、水泥等的装卸、运输过程中有尘埃散逸,汽车运送建筑材料时引起道路扬尘等。 3、水环境污染源:包括降雨冲刷开挖面土堆造成局部水土流失,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生活废水等对周围的影响。 4、施工期产生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项目投入使用后,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医疗废水;食堂油烟废气、车库废气、污水处理站房废气和柴油发电机废气;污水处理站水泵噪声、食堂油烟净化装置风机噪声、发电机噪声、门诊部社会噪声和停车场交通噪声等;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等。 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1、水污染物防治措施:低放射性废水应经衰变池处理;洗相室废液应回收银,并对废液进行处理;口腔科含汞废水应进行除汞处理;检验室废水应根据使用化学品的性质单独收集,单独处理;含油废水应设置隔油池处理。传染病房污水应与非传染病房污水分开。传染病房的污水、粪便经过消毒后方可与其他污水合并处理。医疗机构病区和非病区的污水,传染病区和非传染病区的污水应分流。普通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医疗污水(含病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和消毒站处理后排放。 废水预处理后排入兴国县城市污水处理厂,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的尾水排入平江。 2、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 该项目建成后,废气的主要来源包括汽车尾气和垃圾恶臭等。 ①加强绿化,严格按照规划设置绿化带,种植密集灌木,并在丛中种植高大乔木,如梧桐、马尾松等能够吸收有害气体的树木。 ②地下车库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安置强制通风系统,每小时换气6次,车库排气口高度除不应低于15米外,还应高出周围200米半径范围的建筑5米以上,在通风口四周布置高大乔木,并对通风口进行了景观化设计。 ③保证区域交通通畅。设置专门的交通指挥员组织好区域内交通,加强停车场的规范化管理,保持行车路线的通畅,合理设计停车路线,以及车辆在区域内频繁加速或减速次数,尽可能缩短车辆从出、入口达到停车泊位的距离和行车时间,从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避免造成局部空气污染。车库出入口汽车尾气以自然排放,建议在绿化带内多种植一些阔叶植物,尽可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物浓度。 ④食堂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器处理达标后外排;污水处理站采用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消毒接触池为密闭结构;柴油发电机废气采用经水喷淋(添加表面活性剂)等高效处理设施处理后于房顶3米高处达标排放。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设计中应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并置于室内,采用隔声、吸声、减振措施,以减轻噪声的影响。各类风机噪声及排气噪声设置消声器进行消声处理。对医院进行绿化,因地制宜选择树种,以达到防尘、降噪、美化环境的目的。 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医疗废物污水处理站和污水处理站污泥为危险废物,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处置;生活垃圾运往崇义县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 二、征求公众意见的联系方式 见本公告后,如有相关建议和意见可通过以下联系方式,与相关方取得联系,感谢大家的参与和支持。 (一)建设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兴国县人民医院 联系人:曾经理 联系电话:15697879898 通讯地址:兴国县将军大道796号 (二)环评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赣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2310号) 通讯地址:赣州市贺兰山路8号 联系人:陈工 电话:0797-8685072 传真:0797-8685074 三、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及主要工作内容 1、工作程序 (1)准备阶段:研究有关文件,进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评价工作等级。 (2)正式工作阶段:进一步进行工程分析和现状调查及监测,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3)编制报告书阶段:汇总资料和数据,提出环保措施和建议,给出结论,完成报告书编制。 2、主要工作内容 (1)工程分析:介绍工程概况、项目建设地点环境概况和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质量现状,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阶段在不同时期对环境的影响及其评价,并提出环境保护建议和措施。 (2)与相关规划的相符性分析:分析本工程所在地各级政府、规划及环保部门的意见。 (3)环境质量现状:按照国家法规的要求,对工程建设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和评价。 (4)环境影响预测:对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预测,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 (5)公众参与:采取环境信息公告、调查公众意见等公众参与方式,进行公众参与,在环评中反应公众参与的反馈意见,并给出采纳或不采纳的结论 。 (6)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在前述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四、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1)您对兴国县人民医院迁扩建项目的了解情况;(2)您对该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满意程度;(3)您认为该项目建成后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方面是什么;(4)您认为该项目建成后应加强哪方面的污染治理;(5)您认为该医院选址是否合理;(6)您对采取措施减缓工程对环境影响的态度;(7)您是否赞同本项目的建设。 五、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对本项目有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或建议,可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日内通过上述联系方式以书面署名形式向建设单位、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联系和反映、并提供真实有效的联系方式及身份证明,供建设单位、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决策参考。 特此公告! 兴国县人民医院 201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