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金融时报,中国央行警告投资者称,外汇市场周一开盘时预计人民币汇率将出现更多“双向波动”。不到一周前,央行将人民币汇率向下“调整”2%,引发一周的人民币汇率过山车行情。 在周日发表的一份声明中,中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称,“中国没有意图和需要来参与'汇率战’”。 8月11日,中国央行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下调了1.9%,并称之为“一次性校正”,此举震惊了全球市场。 中国央行表示,将使汇率中间价更接前一日收盘价,以便在更大程度上让市场力量决定汇率——这是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希望实现的一个目标,目的是让海外接受人民币作为一种国际储备货币。 此前中国央行在设定汇率中间价时行使了很大的自由裁量权,近年来允许人民币兑美元缓慢升值。 中国央行的举动引发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续3天的大幅下跌。这令外界猜测,中国政府想要通过贬值来重振正在放缓的经济,即便这么做会鼓励其他国家跟着做,引发新一轮“汇率战”。 作为回应,中国央行进行了干预,部分收复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失地,由央行副行长易纲在8月13日临时召集了一场记者会,警告市场称,人民币不会大规模贬值。 就在记者会召开几小时之前,马骏在一份声明中称,由于中国拥有3.7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国央行“完全有能力稳定市场汇率”。 上周先是表态压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然后又表态推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之后,马骏在周日的表态似乎是在警告投资者,不要预期中国央行发出更多信号。他说,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中国央行才会进行干预,以消除人民币汇率的“过度偏离基本面的短期波动”。 身为央行首席经济学家的马骏表示,“中国没有意图和需要来参与'汇率战’”。央行上周举动的部分目的在于恢复中国金融改革在国际上的可信度,上月官方在遏止股市大幅下跌过程中最初的笨拙手法严重损害了这一可信度。 上周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中国央行调整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表示了欢迎。 同样在上周五,中国的证券监管机构表示,准备通过一个国家出资的基金,在“几年之内”稳定股市。中国证监会(CSRC)组织了由国有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组成的所谓“国家队”,承诺在上证综指(Shanghai Composite index)重回4500点之前不减持。(网易财经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