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油轮市场的高涨高开以及大型散货船租市的回暖,拆市活跃度已明显放缓;拆船价格在不到一年之内,几乎跌掉近一半。
新加坡International Marine在决定将2.63万吨级散货船“Sea Adelaide”轮(造于1984年)售往孟加拉国拆解时,就不得不接受每轻吨仅295美元的拆价;此外,3万吨级散货船“Lena-Y”轮(造于1982年)的拆废价格也仅为每轻吨290美元,它的送拆地点不明。
作为对照,2014年9月西班牙Elcano将7.3万吨级散货船“Castillo de San Pedro”轮(造于1994年)售往孟加拉国拆解时,价格高达每轻吨520美元。该船出售时包含750吨燃料。
但即便现在,也仍有散货船拿到了每轻吨300美元以上的价位。譬如淡水河谷(Vale)将16万吨级“Ore Alegria”轮(造于1997年)售往巴基斯坦拆解时,售价就达到每轻吨330美元,合计680万美元。至于为何能在低迷市场高价成交,目前尚无专家做出解释。
该巴西船东是于2009年,从希腊Lykiardopulo手中购入这艘船,当时的船名为“Chloe”轮。
这是5周以来首艘被送拆的海岬型船。今年迄今,已有至少72艘海岬型及以上规模的散货船被售出拆解。
巴拿马型散货船板块,韩国Doo Nam Shipping将7.3万吨级的“Lotus Sun”轮(造于1995年)以低廉价格送拆,仅为每轻吨230美元,合计240万美元。该船的拆解地点尚不明确,仅知它是在香港“按目前船况”( “as is”)被售出。
这家韩国船东是在2007年,从希腊Angelicoussis那里购入这艘散货船,当时的船名为“Anangel Enosis”轮,购价7500万美元。
商船三井(MOL)将8.7万吨级的散货船“Kurotakisan”轮(造于1995年)售往印度拆解,价格为每轻吨330美元。该船出售时包含300吨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