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币出现较大幅度贬值。今年8月11日、12日和13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贬值2000多点,贬值幅度达4.66%,创历史最大降幅。8月13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4010元。人民币的较大幅度贬值,引发中国进口成本升高,铁矿石进口需求减弱的市场恐慌。受其影响,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曾一度跌落,世界矿业巨头淡水河谷公司股价因此下跌5.1%。其实,人民币的较大幅度贬值,并不会减少中国铁矿石需求,尤其不会引发高品位进口铁矿石中国需求量的急剧减少。
铁矿石需求,主要源自钢铁冶炼及钢材需求。一般而言,中国全部钢材需求,主要分为国内消耗和外贸出口两大部分。从国内消耗来看,中国经济增速连续数年持续下滑,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减速过快。虽然2季度一些经济指标出现企稳,但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这是中国钢材国内消费增幅滑坡的最重要原因,也是此轮人民币较大幅度贬值的基本面因素。接下来中国宏观调控势必加码经济稳增长举措,而且会将强化固定资产投资,推动已批复投资项目的全面、迅速开工,作为下一阶段经济稳增长的中心环节和首要目标。随着今后投资形势的好转,进而刺激工业生产提速,中国钢材国内消费量相应增加。
从外贸出口来看,世界经济复苏和中国钢铁企业的较强竞争力,一直推动中国钢材出口强劲增长。据海关统计,2014年全国钢材出口量增长50.5%,今年1-7月钢材出口又累计增长了26.6%,钢材出口量达到6213万吨。近期人民币的较大幅度贬值,当然增强中国钢材出口竞争力,包括钢材直接出口与间接出口两个方面。按照现有钢材价格和汇率初步测算,如果人民币兑美元贬值5%,中国钢材出口成本可以大约下降百元/吨左右。受其影响,如果今后不出现大的意外情况,预计2015年中国钢材直接出口量有可能过亿吨,再加上同等数量的间接出口,全部钢材出口量将在2亿吨左右。中国钢材出口需求大幅增加,势必产生国内钢铁生产动力,产生更多铁矿石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铁矿石进口怎会减少呢?
当然,近期人民币的较大幅度贬值,确实升高了中国铁矿石进口成本。有专家测算,假如人民币兑美元贬值3.5%,铁矿石价格按照有关机构预期的50美元/吨来考虑,那么每吨铁矿石进口成本折合大约人民币11元人民币/吨;如果最大幅度人民币贬值5%,由此升高铁矿石进口成本接近20元人民币/吨。因为进口成本的升高,中国铁矿石进口商可能暂时产生犹疑观望。但是,我们中国又是一个优质铁矿石资源匮乏的国家,全国钢铁冶炼的刚性需求、节能减排要求,以及世界矿业巨头的廉价竞争力,都使得中国铁矿石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不仅如此,随着“一路一带”等三大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中国城市管廊建设的大规模建设,中国强大环保产业崛起,以及其它国民经济短板领域的巨大发展,中国钢铁及铁矿石需求还有不小的增长空间。因此,只要中国经济还在增长,中国人民衣、食、住、行等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制造业引擎继续轰鸣,一段时期内中国钢铁及进口铁矿石需求量都将继续增长,不会因为人民币贬值而发生改变。相信不久之后,中国对于优质铁矿石的刚性需求,将会使得中国钢铁企业必须接受更高的进口成本,而不是减少其消费数量和进口数量。预计2015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仍然会达到或接近10亿吨。如果世界矿业巨头因为人民币贬值而跟进下调矿价(FOB),中国铁矿石进口量还会更多一些。
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此次人民币贬值,不仅时机掌握很好,而且一次贬值力度将近5%,市场认为人民币贬值压力基本释放,人民币汇率阶段性触底,甚至产生不久后反弹预期。受其市场情绪支配,大多数投资者,包括已经进入中国股市、楼市和制造业、服务业的投资者,也都会暂时取消大规模撤离资金打算。这就使得中国境内总量资金保持稳定,进而使得相应的钢材和铁矿石货币购买力相对稳定,而不会出现中国铁矿石,尤其是进口铁矿石需求急剧下降局面。(兰格专家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