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至2010年因美国金融海啸和欧洲债务危机的相继爆发,全球金融市场经历了一次剧烈波动。当时,为了稳定各自的金融市场,各国央行[微博]纷纷出手使出各种招数,国际投资者也在这一波金融海啸和全球性的市场剧烈波动中受到洗礼。近年来,虽然国际金融市场并不稳定,尤其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危机不断,但并未爆发大的国际金融危机,随著美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欧债危机的渐趋平息,全球金融市场似乎要进入到一个新的平和阶段。 金融危机山雨欲来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自2014年国际石油价格出现持续暴跌以来,由此而引发的新的金融风险正不断显现,进入2015年,全球金融产品除美元和人民币保持相对稳定外,几乎全线处于崩溃状态。无论石油价格还是黄金价格,无论铁矿石价格还是粮食价格,几乎在一夜间跌到了谷底。国际商品市场的这种惨淡景象在两年前是不可想像的,但今天却活生生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如果到此为止也就罢了,更可怕的事情可能还在后头。 近日,国际上各种耸人听闻的负面消息不绝于耳,譬如,马来西亚遭遇索罗斯式攻击,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或重演;QE效果有限,经济学家看淡欧元区经济前景;油价暴跌激化中亚国家危机;越来越多的国家陷入滞胀,债务危机正在扩散,等等。如果诸如此类的问题恶化下去,那么全球金融市场极有可能暴发新一轮的危机,因为无论是全球经济还是国际金融市场,在经历了美国金融海啸和欧债危机之后,已经元气大伤,十分脆弱,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得到必要的恢复,已经承受不起哪怕是一场中小型危机,然而,目前看来,全球各地出现的问题都有可能引爆一场大中型危机。从这个角度来看,全球金融市场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险恶期,随时有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投资者谨慎小心为上策 从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来看,相对来说,大型经济体抗冲击能力较强,而小型经济体抗冲击能力较差。然而,自2008年以来,由于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相继陷入危机,这些大型经济体的抗冲击能力也大不如从前,因而,一旦危机爆发无论小型经济体还是大型经济体,首先考虑的是自保,寄望依靠别人来打救是不现实的事情。当然,香港是一个例外,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央政府不会置香港危难于不顾,即便当时在国力十分贫弱的情况下,中央政府都毅然出手帮助香港抗击国际金融大鳄,何况今日国力已经位列世界第二,更当会牢牢看护好香港。 然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面对险恶难测的国际金融风云,谨慎小心应为上策,虽然危机发生是风险与机会并存,但真正能够把握机会者少之又少。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海啸之后,香港曾爆出“雷曼迷你债券”事件,当时由于该事件转化成为了政治事件和社会事件,因港府直接介入最终令绝大多数投资者保住了自己的血本,但此事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面对国际金融市场出现的重重危机,香港的金融监管部门要时刻向投资者发出投资警示,金融中介也必须作出充分的投资评估,以供投资者参考,而投资者则应该清楚认识到,如果出现投资失误,就必须要为自己的投资决策负责,寄望政府为自己买单已经没有可能性,香港不会再出现第二次雷曼迷债事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