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9月8日消息,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一场突如其来的A股大跌,打乱中国资本(3.8, -0.10, -2.56%, 实时行情)市场开放步伐。国际指数公司MSCI(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指,A股纳入待解决的三大问题未见重大进展,大跌暴露出新监管不足,投资者期望中国政府检讨停牌机制。 谢征傧:与中国证监会[微博]频沟通 MSCI亚洲研究总监兼董事总经理谢征傧接受香港经济日报专访时称,MSCI与中证监共同成立的工作小组保持非常频繁的沟通,已向当局反映投资者的担忧;中国监管者正集中精力在稳定市场,而非市场开放及改革,“他们有向我们承诺这是短暂性的”。 MSCI自2013年启动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的检讨,虽于今年6月仍未纳入,一个重大突破是MSCI指将保持时间灵活度,可能在年度周期外纳入A股。有关决定一出,引发市场揣测A股最快或于今年底前纳入MSCI,尤其那时深港通似是蓄势待发。 谢征傧称,MSCI从未表示将于年底前纳入A股,市场有如此预期,是因从当时来看,A股纳入遗留的三大问题——额度分配、资本流动限制及实际权益拥有权,似乎很快便能获得解决,“只是那时的的动力(momentum)已不复存在”。 就连6月连出三招来应对MSCI顾虑的港交所(00388)行政总裁李小加昨日亦在新加坡指出,A股救灾之时,“在心理上,现在不是阔谈互联互通的时候。” 纳入时间表 取决中国监管脚步 谢征傧称,A股纳入的时间表取决于中国监管者,“如果他们改革快,那么我们就快速行动;如果他们放慢脚步,我们就跟随。” “我从工作小组得到的反馈是正面的,他们不会停止改革,问题只是何时将重启引擎。” A股自7月以来历经剧烈震荡,谢征傧称中国监管者将精力集中于救市是可理解的,“任何政府在紧急时刻都可能会出手干预市场,我们要衡量的关键在于是否会影响到市场的准入性。” 他表示,此轮A股干涉行动中,国际投资者主要反映的问题在于,中国政府应检讨停牌机制,为何监管者能放任不少A股企业无重大事件自发停牌。 7月暴跌之时,A股最高峰时有逾1,700家公司暂停买卖,市场流动性枯竭。 管理逾2,800亿美元资产的富达国际投资亚洲股票部投资总监Catherine Yeung便指出,投资者对于A股企业自愿性停牌等市场干涉措施的担忧,或许会使A股纳入MSCI的门槛提高。 安联投资亚太区股票首席投资总监陈致强亦指出,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央暴力救市有所担忧,内地改革进程都停滞不前,因此相信A股短期内纳入MSCI指数的可能性不大。于6月底,安联资产管理规模达4,460亿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