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股份于9月8日正式披露经公司五届九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非公开发行股份预案,受到各界广泛关注。9月10日,记者从首钢股份了解到,该预案募投资金用途主要为首钢京唐二期工程项目、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曹建投”)股权收购及后续PPP项目,以及偿还银行贷款。本次发行对象为首钢基金、钢钢网、林芝福彤(实际控制人为香港郑裕彤先生)、韬蕴投资、金鹰基金、泰达宏利基金、广西新容(实际控制人为郑裕彤家族控股有限公司)七名发行对象。 通过实施本次资本运作以及后续整合曹妃甸地区配套港口资产,不仅将推动首钢股份资产结构调整和首钢集团的资源整合,还将继续推进钢铁产能的优化调整。与此同时,借此机会,首钢股份也将完善在曹妃甸地区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实现曹妃甸地区相关产业产融结合,加快首钢在当地的布局与发展,成为曹妃甸区域以至京津冀经济圈的重要支柱,进而优化估值体系。 整合京冀产业资源曹建投主导曹妃甸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据介绍,本次募投资金用途之一为收购首钢总公司持有的曹建投67.00%的股权及后续PPP项目。曹建投的设立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要求。作为北京市和河北省指定的开发建设主体,曹建投未来将发挥全面的“开发、建设、运营、投资”功能,一方面全力服务于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一方面将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新城。 未来,曹建投将利用其109平方公里土地的开发建设,服务于国家层面的产业布局和生产力布局,整合北京和河北省产业资源,发挥临港优势,享受国家、北京市和河北省政府聚焦京津冀一体化和曹妃甸的各项优惠政策,创新投融资机制,搭建投融资平台,进行一二级土地开发,建设完备的基础配套设施,提供产产融合、产城融合、产城港融合的服务,将曹妃甸打造成为资源能源循环、和谐绿色生态的示范区,以及疏解北京市非核心功能的示范区。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曹建投的盈利模式主要以PPP模式为主。曹建投作为社会资本方参与PPP项目范围内的土地整理、市政基础设施、能源动力配套设施等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并通过提供服务、对设施进行经营管理等方式收回投资并获得合理回报,此外,曹建投还将通过获取工程回购款、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等方式获取收益。曹建投将通过打造“轻资产”的投资和盈利模式,避免占用过多的资本金,并能够获取持续和稳定的回报。 以替代进口和“高精尖”为导向京唐二期工程项目完善产品结构 据介绍,此次募集资金的另一用途为京唐钢铁二期一步工程,该工程是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确定的2015年启动的重大产业项目,以替代进口和未来下游用钢产业对钢材产品的需求趋势为指导,瞄准特殊行业、特殊领域、特殊用途,开发具有一定独有性的、专用性的、高精尖的产品,重点发展满足海洋工程、军工、核电、油气、造船等行业需求的高端宽厚板及热轧冷轧等产品。 二期一步工程建成后,京唐公司将形成系统协同的“生产规模化、规格系列化、品种多元化、综合竞争力强”的高效率、低成本钢材精品生产体系。完善了一期工程现有轧机的功能分工,从而进一步拓展了京唐钢铁的产品功能,提高了精品板材的生产能力,进而提高了京唐钢铁的产品竞争力。 据介绍,首钢股份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后,各大媒体、网站纷纷转载报道该消息,首钢发布定增预案、大力优化资产配置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成为关注热点。连日来,中国证券网、齐鲁证券、网易财经、凤凰财经分别以《首钢股份拟定增募资110亿元大力优化资产配置》《首钢股份:定增夯实公司前行基础》《首钢股份发布定增预案大力优化资产配置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首钢股份定增110亿发力PPP项目》为题进行报道。 据了解,此次非公开发行引进战略投资者,锁定期36个月,反映资本市场持续看好首钢股份。整体来看,首钢股份通过本次整合京唐钢铁并对曹建投公司进行投资规划,不但推进钢铁产能的优化调整,同时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拓宽融资渠道,实现投资及盈利模式的重大转型,重点整合京冀产业资源,进行区域开发建设,未来盈利水平的大幅提升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