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不少行业人士指出,秋冬季的到来,使动力煤价格反弹的期望值增大,但对此说法,持谨慎态度的人,亦不在少数。8月,煤炭市场成交情况“不温不火”,延续前期缓慢降价态势。8月中下旬,煤价继续探底下行。据商务部消息,9月第一周,煤炭价格下降0.2%,其中动力煤、无烟煤价格分别下降0.2%和0.1%,炼焦煤价格持平。 煤价年内下降20% 8月26日,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409元/吨,较年初下降20%,较历史高位则跌去50%以上。 煤炭价格的持续下跌则直接影响了国内煤矿企业的赢利能力,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利润200.5亿元,仅为2012年同期的10.5%,企业亏损额达到484.1亿元,大中型煤炭企业亏损面已达到70%以上。 据介绍,从2012年以来,国内煤炭行业供需关系就开始不平衡,但此前主要是反映在供应商上,超产的情况比较严重。不过,今年以来,在政策和市场的压制下,国内超产的情况已经好转一些,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煤炭的需求一直在下滑。 业内人士表示,从上半年经济数据来看,虽然经济增长达到7%,但是能耗增长仅有0.7%,实体经济下行的迹象是很明显的。现在第二产业的能耗降低比较明显,工业用电、社会用电都在下降,用电量的下滑导致煤炭消耗量的下降。 另外,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也由于煤炭价格下滑而有所减少。 统计数据显示,1~7月,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为2130亿元,同比下降13.4%。民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为1211亿元,同比下降9.4% 有专家表示,近几年煤炭利润下降很快,利润空间已经缩小很多了,而行业投资肯定是要考虑投资回报率的,没有回报,行业投资肯定会减少。实际上,在2008年左右,煤炭行业处于暴利的时候,行业投资是逐年递增的。但现在行业利润变薄,又看不到转好的趋势,接下来,行业投资还会逐渐减少。 对于煤炭价格何时企稳回升的问题,多数业内人士表示并不乐观。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经济大环境没有好转,整个行业上下游,矿山、贸易商、电厂都是比较悲观的,现在看不到煤炭价格的底部在哪里。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对违法违规建设生产煤矿实施联合惩戒的通知》,将督促各省级部门对去年以来已核实的违法违规建设的煤矿企业,做好依法监管和联合惩戒。 而国内多个省份也在近期宣布控制省内煤炭产量。其中,煤炭大省内蒙古计划今年将全区原煤产量控制在10亿吨以内,山东确定2015年全省煤炭产量控制在1.46亿吨以内,较去年减少200万吨。 专家表示,如果确切落实煤炭产量控制,加上新增产能的减少,等10月份冬季取暖需求上升,煤炭价格应该会有一个短暂的企稳。 煤炭价格持续走跌 8月,煤炭市场成交情况“不温不火”,延续前期缓慢降价态势。动力煤方面,产地煤矿关停面继续扩大,整体市场旺季不旺,环渤海动力煤价继续小幅下跌。8月中下旬,主要电力集团日耗回落,传统用煤旺季,煤价继续探底下行,山西和陕西省动力煤价格以下跌为主,降幅在20元/吨左右。焦炭方面,煤焦市场持续走弱,大矿挂牌价格下调,焦煤出货一般,价格持续走跌。 前7个月,全国煤炭产量21亿吨,同比下降5.3%,相比前6个月的降幅有所收窄,表明煤炭在供应量上并没有得到更好的控制,而需求则一直疲软。在供求矛盾加剧的情形下,煤炭价格维持下跌态势,今年跌幅已经近20%,业内人士对未来价格走势并不乐观。在供求和价格的重压下,煤炭企业的业绩则显得十分糟糕,利润降幅明显,企业亏损加大。上市煤企中,中煤能源半年亏损9.65亿元,成为目前亏损幅度最大的上市公司,平煤股份净利润同比更是下跌了11倍。 产量控制依旧任重道远 国家发改委网站显示,今年前7个月,全国煤炭产量21亿吨,同比下降5.3%。不过,前6个月的数据显示为,产量同比下降幅度达7.4%。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主任邢雷表示:“目前煤炭产量降幅出现了收窄的情况,说明控制产能的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 由于煤炭需求放缓、国内煤炭供需关系依旧严峻。8月26日,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409元/吨,较年初下降20%,较历史高位则跌去50%以上。 多数业内人士并不看好煤价的企稳,汾渭能源煤炭分析师王旭峰表示,“目前经济大环境没有好转,整个行业上下游,矿山、贸易商、电厂都还是比较悲观的,现在看不到底部在哪里。” 8月25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的前7月煤炭生产供应简况显示,铁路煤炭发运11.87亿吨,同比下降11.1%。进口煤炭1.2亿吨,下降33.7%。7月末,全国重点电厂存煤6529万吨,可用20天。 去年以来,在煤炭需求放缓、国际能源价格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国内煤炭经济运行形势急转直下,控制煤炭产量、保证煤炭价格成为国内煤炭行业的主要任务。 8月初,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表示,到今年年底前,我国煤矿总数要控制在1万座以下,下半年将继续关停大量煤矿。 据介绍,目前,国内煤炭供需失衡严重,产能大量过剩,但需求则一直在下滑,控制产量成为行业自救的主要手段。 然而,由于集中度低等原因,国内煤炭产量控制未能执行,邢雷表示,“前6个月的产量下降7.4%,现在前7月份的降幅出现了收窄的情况,说明控制产能的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 汾渭能源煤炭分析师王旭峰表示,“煤炭产量同比去年有所下降,但是整体产量还是很难控制。中小煤矿关停对总量影响不是很大,几个主要矿区的生产能力还是挺强的,并没有降多少。” 邢雷介绍,“中国煤炭产量主要取决于山西、内蒙古等几个产煤大省,它们的产量降不下来,全国的产量就很难下降。但是,由于这几个省份煤炭质量差不多,彼此之间处于一种竞争关系,产量很难降下来。” 对于铁路煤炭发运量下降的原因,邢雷解释,“一方面是煤炭需求的下降,另一方面是煤炭价格的下滑,使煤炭盈利空间下降,煤炭贸易商不得不压缩流通成本来保持盈利空间。” “据计算,铁路运输比汽运成本要贵10块钱,虽然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速度快等优势,但因为现在煤炭价格太低,这10块钱决定了他们的盈利空间,所以一些企业转而选择汽运的方式。”邢雷表示。 而煤炭进口量的减少同样是因为价格的下滑,王旭峰介绍,“年初,相关部门除了一个《商品煤质量管理办法》,对进口煤炭各个指标进行规范,使得年初进口减少。后来,由于煤炭价格下滑,国内煤和进口煤的价差不是特别大,进口煤的优势不在,因此进口量就没有再起来。最近因为汇率原因,也有一定程度影响。” 煤炭行业变革势在必行 纵览煤炭发展的过去和现在,煤市的未来发展真的就只能这样了吗? 回顾“黄金十年”,煤炭经历了一个不得不成功、不得不辉煌的时代。10年期间,煤炭处于卖家占主导的市场地位,不必花大力气去做营销,买家自动上门,供不应求。一时间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煤炭主产区的经济产业得到高速发展,在当时,有着这样一个现象——想尽一切办法进煤企工作,就和现在的公务员差不多,福利好、待遇高,关键还体面。 自2013年以来,煤炭价格整体下滑。以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为例,2013年最高价620元/吨,最低价515元/吨;2014年最低价471元/吨;2015年目前最低价417元/吨。整体来看,2013~2015年,每年价格下降都在50元上下,对于一个价格只有几百块的产品来讲,这样的跌幅十分惊人。数据显示:山西优混5500大卡历年来在秦皇岛港的平仓价也是持续“四连跳”,2012年635元/吨,2013年535元/吨,2014年480元/吨,2015年390元/吨。 专家指出,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改变,煤炭的需求总量将保持低速增长。在未来的用煤比例上,优质煤、洁净煤将会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预计煤炭行业会在2017年趋价格持续走低 煤炭业供求矛盾加剧稳,未来煤炭产业的新增产能将与淘汰落后产能挂钩,以保证今后煤炭供给保持稳定水平。资料显示,2016年经济基本面的均衡将带来煤炭需求量的稳定,在2017年前后会带来整个煤炭行业的稳定发展。煤炭交易也将更加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贸易形式。 不知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在煤炭行业经历寒冬之时,很多行业人士、煤炭企业都在思考如何变革,寻找发展之路,此时“互联网+”的提出,为煤炭电商的诞生带来了契机,因此越来越多类似找煤网这样的第三方煤炭电商平台出现在煤炭人的生活中,被广泛地认知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