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滨州市北海新区蓝色渔业基地一期20MW项目及绿色农业基地40MW项目开工。 业内人士表示,这标志着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与北海新区新能源产业项目合作正式启动,此次合作将促进滨州当地渔业及农业资源能源再生的效益最大化,同时对于北海新区建设“蓝色经济、绿色能源双动力生态港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据介绍,昌盛日电与滨州市北海新区将合作开发1GW光伏渔业蓝色产业基地,其中一期项目为20MW,总投资约2.45亿元,总占地面积约1500亩,养殖品种将以南美白对虾为主,采用池塘精养、工厂化养殖方式。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可达到2320.41万千瓦时,销售收入达6500万元。 随着光伏扶贫项目在宁夏等地取得成功之后,其“光伏造血式扶贫模式”也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据悉,昌盛日电将在北海经济开发区再次复制这一创新模式,建设一个装机容量为40MW的绿色农业基地,并将其打造为一个集农业科技展示、扶贫创业、三产联动于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综合体。据悉,项目总投资达到7.12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4800万千瓦时,销售收入约8000万元。 昌盛日电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新建的40MW绿色农业基地将遵循以往的成功模式,即通过园区化管理、平台化运营,由昌盛日电提供设施、农业种苗、技术指导、金融支持、统一包销等环节,让有想法的农民可以在园区内进行创业,从而将原有的输血式扶贫改为'造血式扶贫’,最终让农民实现增收创富梦想。” “今后,我们还将在中西部地区复制推广这一光伏造血式扶贫模式。”昌盛日电相关负责人补充道。近年来,昌盛日电已在全国18个省市成功建设了多个“渔光互补”及农业光伏大棚项目,这一成熟模式的引进,可推动新区水产养殖业由“粗”转“精”,加快现代渔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