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之际,上海的土地成交呈现出量价环比上升的状态。根据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的数据显示,9月上海的土地成交面积为73.84公顷,环比上涨了378.9%,同比下滑了23.39%;成交价格方面,9月土地拍卖共计成交金额为177.86亿元,环比大幅增长436.65%,同比增长了2.9%。 从上述两组数据中可以清晰地发现,9月上海的土地成交环比出现了一个“爆发期”,成交面积和均价都出现了大幅增加。由此可见,政府将土地推向市场的时机也可能考虑到了“金九银十”市场旺季的因素。 一组同比数据值得关注,9月份的土地成交面积同比下滑了23.39%,而成交金额却增长了2.9%。简单地说,今年9月份上海土地的供应面积比去年减少了近1/4,但是成交金额仍然出现了小幅上涨,说明上海的土地价格着实比去年上涨了不少。 9月上海土地市场的成交状况十分火热,源于住宅用地成为主力军,共计有8幅宅地对外出让。不过从具体的区域来看,不同地区的宅地成交情况也各不相同,甚至具有明显的“冰火两重天”之分。 例如,9月16日在上海土地市场上连拍了三块土地,溢价率都超过了100%。分别是保利集团摘取的宝山区大场镇W121301单元08-02商住地块,总价41亿元,溢价107%;由上海建工和上海友登实业联合体拿下的青浦区赵巷镇嘉松中路东侧H3-02.H3-05地块,溢价115%,总价26.16亿元;上海首创正恒10.98亿元竞得青浦区盈浦街道淀山湖大道北侧53-04地块,溢价率也达104%。这些地区的土地成交可谓十分火爆,使得不少房企在竞价拿地时只能“望而却步”。 而9月份土地成交表现比较“冷”的情况则发生在浦东南汇临港地区。其中,临港南汇新城NNW-C4C-06地块由万科港城联合体以9.14亿元竞得,溢价率10.68%,楼板价7298元/平方米;而临港南汇新城NNW-C4C-02地块由深圳市平吉投资管理夺得,竞得价为6.55亿元,溢价率3.48%,楼板价6923元/平方米。 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高级经理龚敏表示,总体来看,当前土地楼板价虽然不断刷新纪录,主要是由于土地供应间隔时间较长以及供求矛盾紧张的结果,但通过地价和房价对比发现,高地价也并非是“疯牛价”,开发风险仍在可控的范围内。当前我国经济结构面临转型,加上受到国际复杂环境影响下,近几年的经济增速受到影响已不可避免,而房地产作为促进投资和消费的两大利器,涉及相关产业又众多,对经济的支持作用是巨大的,这就表明至少在最近几年,我国房地产政策会以适度宽松为主。在此背景下,一些房企高价拿地的现象也算比较正常,至少在一线城市适度高价拿地风险仍是可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