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徐斌:人民币国际化是应对TPP的大棋局

发表日期:2015-10-09 08:48:20 兰格钢铁

旁白:整个国庆假日期间内,最大的财经资讯新闻,应该是下面这条: 美国拟重塑全球自由贸易格局(TPP) 经过了数日的谈判之后,亚特兰大当地时间周一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取得实质性突破,美国、日本和其他十个泛太平洋国家就TPP达成一致。TPP协议由美国主导。TPP谈判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等所有12个谈判参与国一起决定的领域;二是诸如某种物品关税减免等双边磋商领域。在12个谈判参与国中,美国和日本经济总量巨大,所有参与国加起来所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则达到了40%。TPP谈判最早于5年之前启动。经过一系列旷日持久的拉锯之后,终于在本周达成。12个谈判国同意进行自由贸易,并在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广泛领域统一规范。规模占全球4成的巨大经济圈将应运而生。尽管各国部长已经在会议上达成基本协定,不过最终协议依然需要得到各国国家最高领导层及议会的批准才会正式签署。对于奥巴马而言,如何在明年的国会投票上得到支持将是一大难题。尤其在总统大选备战之际,共和党党内选票领先者特朗普已经明确表态将反对TPP。本轮TPP部长级会议于9月30日召开,原定10月1日结束,但由于谈判各方未能在农产品市场准入、汽车业原产地规则和制药业知识产权保护三大关键领域如期达成共识,会议已被迫延长数日。 旁白:这新闻出台后,中国大陆境内一片哗然,是否要闭关锁国了?尤其是近期国内政经气氛明显往三十年前方向走,结合TPP出现,同志们一片心慌慌,可以理解的。但单从TPP看,事情没那么夸张。首先,这调调儿从各国议会同意到落实,没个十年八年的,估计都搞不定。其次,区域贸易自由化是大趋势,如果说美国搞TPP是封锁中国,那么中国搞东亚自由贸易区是咋回事?莫不成也封锁美国?最后,单从TPP准入高门槛看,其实能被各国,尤其是那些小国落实到位,是很让人狐疑的。况且,中国方面也表示也愿意加入TPP: 易刚:中国对TPP持开放态度 法新社援引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的话报道称,近期内中国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易纲称,中国原材料进口将稳定增长;中国对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抱以开放态度,准备与之合作。易纲正在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秘鲁召开的会议。据《华尔街日报》,易纲在利马举行的IMF年会上表示,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整体方向会继续朝更加市场化的方向迈进,即基本上由供需来决定汇率。易纲说,中国仍然健康的经济增速“显示人民币基本会在均衡水平附近企稳”。贸易顺差等经济基本面因素会确保人民币保持坚挺。今年8月份,中国央行引导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但后来又入市干预提振人民币汇率。易纲表示,近期干预市场的行为并不代表央行改变了初衷,而是为了平抑市场的大幅波动。 旁白:易刚显然不会在这个问题上信口开河,一定是国内高层已经授意他如此表态,但让央行副行长这个级别的领导,在这么个问题上表态,显然中央高层也没太拿这个当回事。道理很简单,加入WTO之后,全球产业链中的制造端搬迁到中国大陆的产业转移运动,差不多结束,欧美制造业回流本国现象即是明证。外需已经很难成为中国经济高增长的主要引擎,今后经济高增长动力还是靠国内市场需求。不是说,对外开放不重要,而是说区域贸易自由化是今后全球贸易的主流,大家都要自搞一摊,都要搞点自己的多边小圈子,“一带一路”也好,“XX自贸区”都是中国搞的自留地。对于中国决策层而言,短期内全力以赴的目标,是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一期)成功上线运行 2015年10月8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一期)成功上线运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为境内外金融机构人民币跨境和离岸业务提供资金清算、结算服务,是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该系统按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便利跨境人民币业务处理,支持跨境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结算、跨境直接投资、跨境融资和跨境个人汇款等业务。其主要功能特点包括:一是CIPS(一期)采用实时全额结算方式处理客户汇款和金融机构汇款业务。二是各直接参与者一点接入,集中清算业务,缩短清算路径,提高清算效率。三是采用国际通用ISO20022报文标准,便于参与者跨境业务直通处理。四是运行时间覆盖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人民币业务主要时区。五是为境内直接参与者提供专线接入方式。CIPS的建成运行是我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又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人民币国内支付和国际支付统筹兼顾的现代化支付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作为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CIPS符合《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等国际监管要求,对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旁白:为了人民币国际化,这次老大们算是豁出去了,为了维护人民币值稳定预期,拿外储资金死命烧: 中国外储今年连续5个月下滑 据华尔街见闻实时新闻报道,9月外汇储备3.5141万亿美元,预期为3.5万亿美元。8月外汇储备减少创纪录的939亿美元至3.5573万亿美元。 同时公布的9月黄金储备为612亿美元,8月末为618亿美元。加上9月数据,中国外汇储备已是自今年4月以来连续第五个月的下滑,较去年六月底的3.99万亿的峰值下降近5000亿美元,三季度外储下跌1800亿美元也创下历史记录。伴随8月人民币贬值及汇改,央行干预力度的加大,使得外储数据为市场所极度关注。8月份暴跌939亿美元是历史最大的单月外储降幅,引发市场热议。央行在随后发布的解读中表示:(8月外储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反映为境内其他主体持有外汇资产的增加:一方面企业和个人外汇存款持续增加,其中8月份较7月份又增加了270亿美元;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外汇流动性也十分充裕。其他境内主体持有外汇资产的增加意味着企业、居民和金融机构的资产配置更加丰富,这是我国“藏汇于民”战略的体现,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旁白:央行说“藏汇于民”这话吧,你听听也就得了,真要藏汇于民,你发疯打地下钱庄干嘛?近期才在几个城市试点放开每人兑换美元五万美元上限的规定,真要藏汇于民,你全部放开不就得了。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央力挺人民币国际化的决心:我也是心疼美元,但宁愿看着外储缩水,也得维稳汇率,不能让人民币贬值预期搞得太猛啊。你还别说,这招还有效: 人民币跻身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 10月6日,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以价值计算,8月份人民币首次超过日元,跻身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体系中所占市场份额达到创纪录的2.79%,较7月份历史新高的2.34%又有所突破。相比之下,6月份时,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份额曾小幅下降至2.09%,低于5月份的2.18%,而2014年1月时该比例仅为1.39%,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人民币占全球支付市场份额实现了成倍增长。此次人民币超越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意味着在过去三年,人民币已经连续超越了七种货币,在支付货币中排名仅次于美元、欧元和英镑。尽管在排名上已经取得质的飞跃,但人民币所占支付市场份额与前三大货币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目前美元、欧元、英镑所占的份额分别高达44.8%、27.2%和8.5%。在交易总金额方面,8月份,以人民币作为支付方式的总金额增长9.13%,7月份增长了8.12%,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人民币外,其他货币8月份支付总金额大幅下降了8.3%。截至8月,全球使用人民币支付的国家超过100个,其中90%的支付集中在约10个国家,新加坡占比达24.4%,而英国紧随其后占到21.6%。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的海外交易数量同比大幅增长50%,环比增长20%,首次在一个月内超过100万笔。 旁白:人民币国际化,才是中国重塑全球自由贸易的大手笔动作。因为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那就意味着中国必须大尺度的开放,从资本到贸易,甚至比日美还开放,不然你封闭国门,人家拿什么换人民币呢?如果他卖东西换到人民币,又不能到中国自由买卖商品或投资,他要人民币干嘛?一旦人民币取代美元,或部分取代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那么你搞TPP也好,搞其他自由贸易区也好,最终都不可能绕过中国,因为大家最后都想要人民币。所以人民币国际化才是中央下得一盘大棋。这调调儿一旦搞得差不多,后面改革开放都是配套动作,所谓开放倒逼改革,那时才能真正看见。以上都是长线布局,短期看,中美经济现在是老大老二,都有点悬: 格罗斯:美股还会跌去10% 业内有“债券之王”称号的格罗斯(Bill Gross)预计,美股还会跌去10%,投资者应该留守场外持现,避开当前的市场波动。上周五公布的9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远逊预期,格罗斯评论称,市场对此的反应显示出,股票、高收益债券和一些新兴市场债券市场的交易特别像在赌场赌博。他预计,未来6到12个月还会有更多负面的数据出现,美股还会下行10%。格罗斯看跌美股是因为,经济环境无法支持美股像2013年那样反弹,今天的美股上市企业盈利处于低潮,大宗商品价格徘徊低位还在伤害能源企业。他认为,在投资者对美联储和未来经济表现有改观以前,现金都是最佳选择,它不会产生回报但也不会造成损失,“和持有回报4%-5%的风险资产相比,持有25到50个基点的商业票据还没有那么多危险。投资者需要冷静下来留在场外。”彭博新闻社报道提到,根据9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放缓和薪资增长停滞判断,期货交易者认为,美联储本月加息的可能性仅有约10%。格罗斯也认为,薪资偏低和就业增长放缓拖累了零售销售和经济活动,虽然美联储需要通过加息解决市场扭曲问题,但现在行动受到限制。由此格罗斯预计,因为存在通缩压力,美国国债收益率会在一定幅度内波动,现在他预计的幅度上限比过去高,他还建议押注这一幅度的波动率交易。 旁白:这七八年来,美国经济复苏全仗着美联储QE刺激资产价格泡沫,混一天是一天。如果股价掉个10%,后面会发生什么?QE4十有八九会出台。至于中国,9月份貌似下行压力小点了: 9月份官方PMI指数微升0.1% 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日联合发布数据,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落后出现微幅回升。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好于中小型企业。当月大型企业PMI为51.1%,比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重回50%临界点以上;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8.5%和46.8%,均比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继续低于临界点。 旁白:现如今这形势,没坏消息就是好消息啦。但官方PMI指数主要针对大企业调查,中小企业目前在挣扎: 渣打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9月持续下滑 路透上海10月8日 - 渣打银行(STAN.L)周四发布报告称,9月渣打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SMEI)持续下滑,需求低迷、去库存和相对紧张的信贷状况仍为参与调查的中小企业面临的三大不利因素;预计宏观政策还会进一步放松,以确保经济增速能达到7%左右。报告预计2015年底前中国央行将再度降准1个百分点、降息0.25个百分点。在这些政策支持下,今年经济增长应能达到7%左右,同时中小企业经营活动也将得到提振。近期中国政府高层、央行和财政部多位官员表态称中国有能力实现7%左右的增长目标。这些情况表明政府有望扩大财政政策力度,拉动经济增长。渣打最新公布的9月中小企业信心指数由8月的57.4继续下滑至56.6;三季度平均指数为57.1,较二季度的58.5有所降低,反映三季度中小企业经营活动在二季度略显起色后再度回落。 每日综述:1929年之后的全球经济大萧条,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美国1930年出台的《霍莱-斯姆特法》引发全球贸易战。此番在全球经济积弱有年情势下,美国搞TPP,感觉有点贸易战的意思。但今非昔比了,现如今全球贸易战,是比谁更开放。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搞贸易保护最后死路一条,这一点,不用你说,大家都知道。但如何谋求最大利益,那就是各村有各村的高招。美国是以服务业全面放开,以破互联网时代的贸易保护格局,而中国则以人民币国际化,破美元霸权带来的金融实力与实际生产力不想称的格局。这场混战,现在只是刚刚拉开帷幕,但结果应该不是灾难性的,恰恰相反,这应该是提振全球经济增长的国际竞争。

相关阅读
徐斌:人民币国际化是应对TPP的大棋局[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