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刘梦 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日前揭晓,三名科学家因其在DNA修复细胞机制的研究成果而获奖。据海外媒体报道,研究基因编辑技术的科学家们也曾是获奖热门。加上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也确认获得诺贝尔奖,受此影响,本周四一开盘,生物医药板块明显领涨市场。 近几年来,海内外涌现越来越多优质生物制药企业,其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等领域硕果累累,这些企业在资本市场上也成机构竞相追捧的对象,同时这一板块也以优良的长期回报率回馈资本市场。 从投资未来产业的角度来看,生物制药主题基金不失为一个长期配置的方向。目前市场上究竟有哪些生物制药主题基金呢?其主要投向是什么?可参考的过往业绩如何? 生物概念领涨医药板块 据中国基金报统计,若以AC份额单独计算,目前全市场共有51只医药主题基金。尽管名称相似,但基金投资方向却存在较大差异。 作为防御性板块,医药行业曾是基金配置热门,全市场主动管理的偏股型基金对医药行业的配置在近几年居高不下。但是,此前机构重仓的医药公司多为“传统药”白马蓝筹股,包括恒瑞医药(48.29, 0.09, 0.19%)、广州药业(27.41, 0.03, 0.11%)、白云山、片仔癀(50.93, 0.75, 1.49%)、贵州百灵(59.00, 1.09, 1.88%)等。 近几年来,A股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对医疗、医院概念,以及生物制药企业的挖掘愈加热情,包括迈克生物(83.310, 2.41, 2.98%)、翰宇生物、达安基因(43.90, 0.00, 0.00%)、冠昊生物(39.920, 0.53, 1.35%)、科华生物(24.22, 0.56, 2.37%)等在内的众多生物制药公司都成为机构投资者的重仓股,板块表现不俗。 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至10月8日区间范围内,Wind生物科技指数涨幅达到62.46%,而同期上证综指区间涨幅为-3.53%。在市场下跌过程中,生物科技指数也表现出了较强的抗跌性。 建议海内海外都配点 记者通过统计2015年基金半年报数据,筛选出了部分投资方向相对偏向于生物制药公司的基金,包括投资于A股的主动管理型、被动管理型生物医疗主题基金,以及QDII。 首先,在主动管理型的基金中,汇添富医疗服务、汇添富医药保健对生物制药企业的偏好最为明显。这两只基金分别进入了迈克生物、达安基因、冠昊生物、科华生[微博]物、双成药业(9.85, 0.25, 2.60%)、华兰生物(38.41, 0.68, 1.80%)、博雅生物(33.500, 1.90, 6.01%)等众多生物制药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 易方达医疗保健、华夏医疗保健、浦银安盛医疗健康、鹏华医药科技、鹏华医疗保健、工银瑞信[微博]医疗保健行业、博时医疗保健行业、融通医疗保健等基金对达安基因、翰宇药业(20.400, 0.42, 2.10%)、九强生物(34.990, 1.63, 4.89%)、利德曼(42.420, 0.61, 1.46%)等生物制药公司也有持仓。 其次,在被动指数基金中,易方达生物科技、招商国证生物医药、申万菱信[微博]医药生物跟踪的指数均有所偏向于生物制药公司。对于风险偏好为中等偏高的投资者而言,可以申购并长期持有这些指数基金。对于投资风险偏好最高的投资者而言,可以适当关注这些指数基金的杠杆份额(即分级B份额)。但业内人士提示,在目前宽幅震荡的市场环境下,并不建议投资者过于激进地参与分级B份额的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 目前国内公募基金公司还发行管理着两只全球医药主题QDII,即广发纳斯达克[微博]生物科技、广发全球医疗保健。这两只基金均为被动指数基金,前者跟踪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该指数包括基因检测、治疗等领域知名海外生物制药公司。后者则跟踪标普全球1200医疗保健指数,涵盖了罗氏、默克、拜耳等海外医药知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