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1月5日晚间消息 据彭博社报道,官方暗示拟将适用于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扩大适用对象范围至任何放贷机构。此举意在防止目前不在适用对象范围内的放贷机构采用激进的方式揽储。中国央行10月24日取消了存款利率上限规定,被市场认为是利率自由化过程中最具“冒险性”的一步。 中国国务院的最新声明传递一个隐含信息,官方在存款监管方面不会放任自流。中国在放松了存在十年之久的存款利率之后,将加强监管“异常定价行为”。中国政府会限制银行设定利率的自由,借助准备金率等手段。 交通银行驻上海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真正”的利率解禁还需要多年时间。 连平还表示,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数量型的工具,但央行用于激励约束商业银行的利率定价行为时,是定向操作而非总量控制,所以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一个总量调控工具的作用弱化了。 “从数量型工具转换到价格型工具,需要一个过程,监管部门放权也需要一个过程。” 华创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钟正生说。 官方警惕过渡的揽储竞争,担心推高借贷成本,增加企业融资难,同时也加大了放贷机构的破产风险。中国央行称,如果银行将存款利率设定得过高或破坏了市场秩序,则将受到约束。 中国金融机构必须按存款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目前央行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给商业银行的利率为1.62%。调整准备金率可以有效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水平和负债成本。 “这当然是数量型工具控制价格型工具。”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王剑说。他认为,存在这样的可能,即如果哪家银行高息揽存,央行就提高该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而哪家银行的存款定价让央行满意,央行就可能定向下调存准率。“这就好比,如果粮价过高或过低,政府会通过投放或收储来保持合理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