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即将过去,经济观察家认为从2014年乃至往后的3~5年是中国制造业最困难的时期。铸造行业将经受严重的危机和挑战及产业的剧烈变动。如何把握机遇,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图谋新的发展。如何适应新常态,是协会和我省的铸造企业家需要认真考虑和对待的实际问题。”
10月31日至11月1日,福建省铸造行业协会2015年年会在宁德福安市举行。本届年会的召开,是在我国工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在我国铸造行业贯彻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我国深入贯彻铸造行业准入制度实施的关键时刻举办的盛会。中国铸协、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以及福安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应邀出席年会。与会的近百位企业家在这两天的时间里,为促进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认真听取了大会举办的专题报告和论文交流,并深入福安市重点铸造企业参观考察。在会前举行的福建省铸造行业协会五届四次理事会上,许多理事还就开篇提到的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福建铸造 站在新的起点上
“把握机遇、提质增效、求新发展”是本届年会的主题。
“一年一度的福建省铸造行业协会年会是福建省铸造业界盛会,为福建省铸造企业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相信本次会议研讨的内容和传递的行业信息对于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福建省铸造业,将发挥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很强的引导作用。”中国铸造协会副秘书长王东生表示。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部,铸造行业规模总量占全国比重不是很大,但是作为基础产业,福建的铸造企业经过近几年潜心发展,已形成了一批全国知名的骨干铸造企业,他们作为福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支撑和工业经济的基础,为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重要贡献,在全国铸造产业布局中,也发挥着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
福建省原机械工业厅厅长、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陈文钊在年会开幕式讲话时指出,今年以来福建省机械行业1至9月同比增长8.8%,预计今年总产值可突破6千亿大关。应当说,这些成绩的取得非常不易。制造业是转型升级的主引擎。要实现经济发展换挡不失速、推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重点、难点和出路都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质量提升。对于铸造业来说,这个问题尤为重要。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明年十三五规划将要开始。大家应当利用这个机会回顾一下这五年的发展情况,有哪些成绩,存在哪些问题,特别是下一个五年计划如何前进。
福建省共有2500多家铸造企业,但是,“应该承认,我国铸造业大而不强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在福建省铸造业界也同样不同程度存在,在产品质量、技术工艺、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仍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把福建省铸造产业做大做强需要铸造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王东生副秘书长表示。
把铸造产业做大做强,已经成为福建省铸造业界的共识。
2014年底,福建三明三重铸锻有限公司、晋江中德顺机械有限公司、福建兴航机械铸造有限公司向福建省铸造行业协会反映企业在转型升级中遇到了困难,希望政府为铸造企业在用电上给予优惠政策。省铸协急企业之所急,于2014年12月向省经信委呈报了《关于加快福建省铸造产业转型升级,对工信部铸造行业准入公告认定的铸造企业申请用电优惠政策的报告》,并附上3家企业的请示函。福建省经信委对省铸协反映的情况非常重视,很快复了函(闽经信函装备[2015]253号)。对报告中所提的要求逐条作了批复。
在年会上,福建三明三重铸锻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伟峰很高兴地告诉同行,现在这个问题已经解决,马上就可以享受到用电优惠了。
“对于全国而言,为了推进转型升级,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装备,加快铸造行业准入条件的实施,各地区在实行差别电价上,浙江宁波市走在全国的前列,但具体细则上与福建省异曲同工。宁波市政府采取的是惩罚方式,福建省采用的是鼓励的方法。例如,对工信部《目录》规定的要淘汰的落后工艺和装备(包括铝壳感应电炉)采取提高电费每度加收0.1~0.3元的办法,促使企业尽快淘汰。”福建省铸协常务副会长陈启冰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福建省经信委和其他有关部门以及各级政府对于铸造行业的发展是高度重视的。
中国工业报记者在福安市采访期间也感受到了这一点。“福安是闽东工业经济中心,冶金铸造是福安的传统支柱产业,拥有立松铸造、东元精工、新光电机、银嘉机电等一批采用先进技术工艺、从事铸造生产的骨干企业,为打造闽东电机电器千亿产业集群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福安市副市长陈文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福安市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产业发展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开展“四下基层”“三比一看”“三转一加强”等系列活动,加大实体经济扶持力度,先后出台了稳定工业增长、简化工业厂房办证、企业增产增效用电奖励、加强企业融资服务等一系列惠企措施,实行“一企一策”扶持机制,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推动产业稳步增长、加快转型。
做好行业准入公告申报工作 推动绿色铸造
福建省铸造企业2/3是中小企业,为了引借他山之经,促转变,图发展,福建省铸协组织了27人的考察团,在苏良磁会长的带领下,于2015年9月7日~13日对山东省10家企业进行为期7天的考察活动。受到山东省铸造协会和铸造企业的热情接待。经过参观,福建省铸造企业对山东铸造企业的先进理念、管理以及技术水平,留下了深刻印象;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和努力方向,一致表示,必须借鉴和总结山东省的先进经验。
以山东考察为契机,福建省铸协开展了多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在人才和品牌培育方面,铸协始终是一以贯之。
在协会五届四次理事会上,广大理事就铸造人才的短缺和培养问题,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宁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傅高升在与会中表示,学院将在明年尽力满足与会企业的需求,开设材料成型与改性专业课程。
为铸造产业培育和扶持品牌铸件产品和知名商标的认定,树立和宣传品牌意识,推进企业提质增效,发挥市场的效应,是协会为企业开展服务工作的一项工作内容。今年来省铸协为3家铸造企业向福建省工商管理局、福建省技术监督管理局以及福州市工商管理局提交了推荐函。
自2013年工信部实施铸造行业准入公告以来已经三年多了。积极引导企业开展铸造行业准入公告申报工作,推动绿色铸造,已成为福建省铸协和广大企业谋求自身发展的重中之重。
今年度福建省有13家铸造企业申报铸造行业准入公告。省铸协受福建省经信委的委托,开展相关技术服务工作。组织了四位专家对13家铸造企业的申报材料进行技术审查,其中通过10家。在省经信委装备工业处罗惟贵科长的带领下与协会专家一起对10家企业进行现场查验,符合的有8家企业并上报了工信部,另外对2013年度、2014年度工信部公告认定的铸造企业中抽取5家企业进行现场复核。
为了做好准入公告申报工作,陈启冰常务副会长告诉记者,首先将加强宣传的力度,最大限度地消除盲区,特别是在有色合金及特种铸造方面。准备从明年开始,安排计划在各地区轮流举办“铸造行业准入条件”宣贯培训班,力求家喻户晓,同时也可规范申报材料的书写,避免或少走弯路。第二,为企业创造申报条件。通过技术改造,更新淘汰铝壳中频感应电炉,这是申报企业“拦路虎”也是福建省铸造行业的突出问题。拟在2016年争取专款对企业这项改造进行补贴,以促进转型升级和准入的实施。开展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及培训。协会已联系省职业培训中心(属省劳动保障厅),将根据报名情况办培训班,考试合格发上岗证。更重要的是争取各地、市、区、县、经贸委(局)的重视和支持。
福建省铸协苏良磁会长表示,2013年工信部颁布了《铸造行业准入条件》,这为引导我们铸造产业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呼吁同行,要为促进铸造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遏制低水平重重建设和产能盲目扩张,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实力,推进我国从世界铸造大国向铸造强国转变做出自己的贡献。
陈文钊厅长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今年7月20日,福建省委和省政府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和《福建省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这是福建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具体行动和举措。这两份重要文件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全省工业发展的政策指南和行动纲领。为了完成省委和省政府确定的任务,铸造行业要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走在前头,作出表率,要主动对接国家制造业发展战略和专项行动,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把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两化融合作为新一轮技改的重要方面,推动福建省铸造行业更快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