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楚芸:宝万之争和为贵将让万科很受伤

发表日期:2015-12-30 08:40:09 兰格钢铁

     据新浪独家,新浪财经独家报导,日前,宝能姚振华,万科王石,安邦吴小晖坐在一起,谋求宝万之争“和”为贵,笔者的观点是,何为贵,绝对不是“和”。

    虽然这篇文章未就之时,万科已经公告澄清没有和这个事儿,为一则乌龙消息。但下面内容还有一定意义,可供参考。

    如果站有股东角度,万科唯一让人欣慰的是多年来在销售额一项始终独领风骚。这是万科战略、万科文化、万科模式、万科价值观的胜利与造就。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再好的品牌也不可能一股独大,看看追兵吧:

    比现金流,恒大是800多亿,万科是600多亿;

    比储备,恒大是1。47亿,万科不到其零头;

    比增速,万科在报表三项增速上全面落后于旭辉这个上市不到三年的企业;

    比未来主场地位,上海前三依次是绿地、融创、万科,北京前三依次是中海、金隅、万科,深圳前三依次是万科、招商、深控股,万科除了在大本营居龙头外,北京上海均位居第三。

    万科所以成为世界之最,是以最能体现综合能力的销售额,已经连续八年位居榜首。

    万科面临的情况是:

    深耕挖潜追求效率,因为储备原因,万科三年内保持竞争优势没有问题,但能否保持首位,一看绿地的调整,二看万达的自持比降低,三看恒大的全线扩张结果,可以说这三家是最能实现对万科超越的房企。

    再来细化一下,为什么宝万之争不能和为贵呢?

    股价

    虽然万科管理层或因股份少,或因利益关联度不大,或因没有时间关注这个,总之万科股价偏低是不争之实,那么,在宝万之争发生过程,万科股价因此上涨了70%,导致宝能手握近130亿浮盈。

    现在围绕控制权之争的最核心内容就是未来万科复牌后的股价走势。

    谁都知道,不仅宝能怕万科股价暴跌,站在公司层面,股东与管理层都希望股价不致发生暴跌,这方面是利益一致的,稍加分析可以看到,唯一可能发生暴跌的情形恰好来自于和,只要分出输赢,万科股价都不应该发生暴跌,当然如果暴涨也不要奇怪。

    因为万科股票的持有价值实际大于炒股价值,尽管分红不多。股民们及中小股东,是把万科当做一个长期理财与投资来源看的,若宝能赢,合并地看问题,弥补前述许多短板,比如土地储备,比如同时在售项目量,比如售出面积对应的均价,都将得到补强,并且在万科现金流宽裕且注入新股东,带来的是面上的支持更乐观,再碰到年报周期,所以未来股价会企稳并有上涨。若万科赢,宝能将拼了老本也要想办法联合机构,让股价保持合理位置来达到积极减持,否则宝能当有牺牲之虞。

    信誉

    王石有多聪明呢,举一例,他指责姚的唯一用词就是信誉不够,信誉可以说是宝万之争的焦点,也是实质所在。王石为什么放弃控股地位,王石为什么那么早就交班给郁亮,王石概念中的信誉,非常纯粹。

    在王石看到,任何一个优质企业的信誉,都是文化的合理内核,单纯是最大特点,在信誉这个词里,没有1+1大于2一说,只会小于二。

    基于信誉的这个理解,有许多成功人士坚持不做合伙成分的企业,但认同散伙,即分散合伙。

    可以不顾规则去讲,现在的万科还是王石的万科,未来的万科还是王石的万科。

    宝能系控制了,万科不会是王石的万科,因为破坏了信誉单纯这个特点,也就是说,宝能系只注资,依然让万科的控制权动,管理层不动,信誉依然会受影响,奇怪吗?

    因为上面总结的万科成功有几块,即万科战略、万科文化、万科模式、万科价值观,都已经成人了,血统化了,如何改变?

    放眼全球,那些好的企业,股权也是分散的,但往往创始者及其选择的管理层主导,只要有所非正常变动便会出问题,看看乔的苹果,看看任的华为。

    战略张力

    这是万科成功背后的核武,万科雄踞多年世界第一的宝座,战略张力是其独门绝技。

    这个张力来自于:职业经理制度的成熟及万科品牌效应。

    有记者统计过,万科当年扩张到一个城市,拿地认证花时很长,但一旦确认进入一个城市,从组队到拿项目到开工并预售,效率最高的就是万科,因为稍懂行的,一听是万科,人山人海地应聘,骨干集聚效应瞬间释放。

    笔者有一定发言权,当年万科进入武汉,花城那地儿,原始地价可能20万不到,相当于送,但万科提交了战备规划,准备在武汉实施四大序列产品分布于武汉三镇,市政府也看重万科品牌,没有在地价上给万科小鞋穿。

    管理层的投鼠忌器

    万科管理层的形成有点象继承,把条条与框框都定好了,谁来坐这个位置,都有标准,符合者上,不符合者下。所以王石可以登山,郁亮可以下海。

    人们在计较王石每年千把万的薪水,却不知联想的杨元庆,年薪高达7600万。但人家联想集团所以事务,操心呐,巨亏之下,睡不着觉。

    管理层的这种不是家族的家族模式造就了统一与内部妥协机制,一旦有外来人进入,何况还被誉野蛮人,管理层便有投鼠忌器之惑。

    这么讲吧,王石发声,郁亮仔细听了,还得思考,如有异义,内部交流。

    姚老板来了,郁亮可能建议,可能持不同意见,可能力争,但总体不会自由到自主的地步,又无法寻人交流,王石能否为姚所融,还另论。

    事业合伙制

    前述了,事业合伙制是郁亮留给万科的,只做住宅是王石留给万科的,事业合伙制还没有经历检验与实践,如果姚等等进入,可能胎死腹中。

    又来了,信誉,万科人的信誉建立在,你出走了,带不走内核;整体力量无穷。宝能控股了,情况不会一样,这是一名人下的定语,资本说话不适用于中国地产。

    难道指望宝能系的管理层来运营万科?

    社区平台

    搭头,社区平台是万科物业的一个品牌,也正在建设之中,社区平台里含金量丰富,只有万科管理层懂得如何运用,并且还刚开始,这个时候如果搞起了资本与实业之争,管理机制与控制权之争,社区平台的建设会受影响,因为社区平台的本质是融入一切的孵化器,可能每位万科人每位万科业主都融入其中。

    连续写了多篇文章,还得信王先生,实在不行带着管理层,到哪儿不能活。

    挺住!!!!!

    关于宝万之争,现在万科正在起势:

    1、人均配资40万,相信万科员工既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忠诚,因为早在2001年笔者一学生刚入万科就能拿到8000月薪,而且有一半是工作奖励,当然叫累,日工时超过10小时。

    2、王石的人脉与资源,有句话讲得好,一个人有没有钱,看三个,信用,想什么时候有钱就有钱,口袋,那只是个数字,渠道与管道,这是汇总的有无钱的标志,王石可以放弃大股,可以不用控股,但肯定不缺钱,因为王石有足够的信用,两件事可以说明,一是褚时健,当年刚出来的时候王专门拜访过,另一是兰世立,刚出来的时候,王联络其他企业家给弄了好几千万。

    3、安邦的声明,消除人们认为安邦是宝能一致行动人之误传。

    4、公告并说明增发作为主要应对办法。

    除开这些,以及宝能不太明了的声明或公告,笔者发现,舆论一边倒,本篇想探讨一下,是否正常。

    三会全关注着宝万之争,但目前显示的消息面,均是有万科百利于宝能无一利的情形;

    早前只是认为,符合市场规则就行的声音渐远,相反,彻底弄清楚宝能的钱从何而来成为三会的重点;

    宝能阵营本身有可能分化,除了安邦外,广金所自融问题,前海被有些银行停发等的逐步暴露,20余倍的杠杆筹资等,尽管可能有出入,毕竟属于对舆论有左右功能的重大消息面;

    政府监管层及国家媒体明确喊话,敲打险资举牌潮;

    以新浪为例,意见领袖们的笔伐,基本以挺万科悬宝能为最……

    笔者认为这种世态不太正常,尽管本人站在万科这边,也看好万科管理层,因为由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是科学的,至少书本上这么讲了好几百年。

    第一个不正常,可以视为仇富:

    姚振华是卖菜出身,朱元璋还当过和尚呢;

    姚的宝能系信誉不够,而这一点有许多证据证明迄今为止,姚的企业信誉良好,我们讲信誉不能凭好恶,只有靠现实中的记录,银行说不了假,银行也只会把钱放到可靠的口袋;

    质疑宝能系的资产扩张,这事实上是对资本在现代企业动作中的不理解,山东魏桥集团,搞纺织的,进入民营500强前四,99年马云的钱好象排不上号,很多人那个时候比马云有钱,在有资本市场的国度,资产扩张用不着惊奇;

    第二个不正常,可以视为原罪:

    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资本是有原罪的。

    我的看法是,当社会福利化程度很低的时候,资本无法体面得来,也因此后来产生了慈善经济学。

    谁也无法证明自己的第一桶金多么高尚。

    第三个不正常,可以视为等级:

    这是国人的悲哀。

    本人也算一个,大家都认为人分九等,如果说收购万科的是华润,华润是谁呢,世界500强第115位,营收近5000亿,结论肯定是没有质疑,只有赞许;现在,姚的身家加计起来也不过几百亿,还归属不清,照着舆论看,姚的钱全部是借的,用借的钱来收购,太过野蛮。

    门当户对,是宝万之争舆论一边倒世态不正常的习惯思维与定式。

    当然还有很多原因可以列举,但基于总体,有上述足够了。

    一个国家,一个市场,最紧要的,是客观,用万科的话讲,合法合理,剔除合情这个词,所谓商场如战场,情是企业家的境界,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透的。

    回首,发现舆论所以一边倒向万科,正是发乎情止于礼的赐教使然。

相关阅读
楚芸:宝万之争和为贵将让万科很受伤[0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