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6日,安徽省科技厅组织专家组,对马钢承担完成的“液化天然气储罐建设工程专用低温钢筋的研制”“轻量化用系列冷轧双相钢高效制造技术及产品”“热镀锌高强度无间隙原子钢的研究与开发”3项成果进行评审,同意这3项成果通过省级鉴定。 由马钢技术中心长材研究所承担的“液化天然气储罐建设工程专用低温钢筋的研制”项目,主要是为满足我国液化天然气储罐建设工程用材的需求。技术人员针对500MPa级液化天然气储罐建设工程专用低温钢筋进行了化学成分设计、钢的洁净度控制、成品组织控制、VN析出控制、低温拉伸检测装置等系统研究。攻关团队在低碳—锰钢的基础上,通过微合金化手段,开发出具有优异抗低温缺口敏感性指数的ф12mm~ф32mm钢筋产品。同时,他们联合检验团队,开发了可与不同型号拉伸试验机相结合的可移动式低温(-170℃~0℃)试验箱及夹具,创新了相关试验方法,满足了产品低温拉伸检测试验要求,填补了国内空白。专家组认为,该成果中,低温钢筋强屈比和抗缺口敏感性系数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由马钢汽车板推进处承担的“轻量化用系列冷轧双相钢高效制造技术及产品”项目,围绕满足汽车轻量化趋势设计目标,针对450MPa级、500MPa级双相钢一钢两级生产控制,低工艺敏感性600MPa级双相钢合金设计及生产控制,新型含硅60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合金设计与生产控制,耐大气腐蚀性能优良的双相钢合金体系,覆盖件用高翻边成型性双相钢,低屈强比含Al热镀锌双相钢等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攻关,该项目实现了一钢两级生产冷轧DP450和DP500产品,提升了产品耐大气腐蚀性能;开发了汽车覆盖件用高翻边成型性双相钢,以及低屈强比热镀锌双相钢。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由马钢汽车板推进处承担的“热镀锌高强度无间隙原子钢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瞄准开发高端汽车板的目标。团队基于马钢热镀锌生产装备特点,对合金元素选择氧化行为,Si、Mn、P固溶强化合金元素强化规律,不同钢种、板材规格的合金化工艺控制,表面质量控制等相关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技术人员通过制定关键热镀锌合金化工艺参数,提高了产品抗粉化性能的稳定性;并通过优化热轧工艺、酸轧后的钢卷质量控制、热镀锌的锌渣泵等核心镀锌装备的改进,保证了产品表面质量。专家组认为,该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