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2015年车市年度盘点之细分市场篇 从年初中汽协对2015年整体行业7%的增速预计,到年中其将数据调整到3%,汽车行业带着“沮丧情绪”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动荡和疲软,“危机论”和“常态论”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但同时,一些闪烁星光的细分市场用继续高昂的数据高唱凯歌,在“危机论”里印证行业的思考。回顾2015年,在各细分市场的攻与守,危机与时机之间,我们来稍微梳理这个行业的逻辑。 七座S U V异军突起 七座车型目前主要有M PV和七座SU V.2015年以前,M PV增速的高涨是车市最大的亮点。中汽协数据显示,2014年11月M PV销售20 .08万辆,同比增幅达42 .88%,领衔乘用车各细分市场。这其中一部分得益于“单独二孩”政策的施行,也得益于2014年上市的改款奥德赛等车型的热销,以及此前定位为“微面”的车型被列入M PV车型(比如五菱等)后带来的销量。 到了2015年,M P V的增速逐步放缓。来自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15年11月M PV销量21.84万辆,同比增长8.79%.但这主要是受七座SU V冲击,无碍其本身保持稳步增长。2015年,七座SU V确实大有异军突起之势,年底,专门为中国市场推出“5+2”座椅布局的国产版路虎发现神行新车上市,日前,海外媒体曝光本田C R -V谍照,透露该车可能采取七座布局。本田另一款车型,B R -V量产版同样定位为7座SU V.自主品牌中,长安汽车(微博)可能明年推出采用7座布局的全新SU V车型CS95. 随着越来越多七座SU V车型面世,2015年的七座车市场已掀起一阵“血雨腥风”,2016年在全面二孩放开后,七座车或将抢占到更多“眼球”和市场份额。 小排量车型走俏 2015年车市大事之一是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的实施,从此,车市扭转格局,从低迷逐步反弹。根据乘联会数据,狭义乘用车零售量增速从9月份的5%逐步上升到10月的13%,再上升到11月份的18%.其中,中汽协数据显示,11月1.6L及以下乘用车销售155.66万辆,比上月增长16.5%,高于乘用车总体增速3.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9%,高于乘用车总体增速5.3个百分点。 随着国家对油耗日益严格的要求,多位汽车行业分析师也曾对记者表示,小排量将成为车企的重要战略布局,小排量车型或会继续走俏市场。 回顾2015年,在奥迪、奔驰、宝马等相继推出小排量增压发动机车型后,小排量车型成为2015年不可忽略的一个亮点。 S U V市场霸气十足 即使对SU V能继续火多久的讨论从未停息,SU V仍用靓丽的数据说明自己的地位。中汽协数据显示,2015年1- 11月,SU V销售542 .24万辆,同比增长51.12%,继续领跑乘用车市场,也远超乘用车市场5 .89%的整体增速。中国品牌SU V继续高歌猛进,哈弗H 6坐稳SU V销量冠军宝座,1- 11月成绩是33 .07万辆,瑞风S3以17.14万辆夺下探花之位。另外长安CS75、瑞虎、幻速、CS35、哈弗H 2均位列前十名单,中国自主品牌在前十位中占据七位。纵观2015年,SU V市场成为中国汽车市场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全年仅在2月和7月现低点,9月、10月、11月均大幅增长。 于是出现的现象是,车企对SU V的布局还在继续深化阶段。近日媒体曝光了江淮瑞风S7的谍照,该车寄托江淮从小型SU V向中型SU V市场进军的野心,起亚近日也被曝出将布局大尺寸SU V……总之,20 15年,SU V市场总起起来依旧霸气十足。 冷思考 危机V S时机 回顾2015年的中国车市,各细分市场的发展趋势依旧延续往年:SUV继续火、小排量车型逐步抢占市场、七座车型紧跟政策稳定阵脚。即使全年增速仅3%,目前多家车企交出来的成绩单仍很漂亮:丰田汽车公司2015年度在中国大陆地区市场销量达到112.25万辆,同比增长8.7%.通用汽车及其与中国合资企业2015年在中国市场汽车销量达创纪录的361.26万辆,比前年增加5.2%.这些成绩单背后是这些细分市场的支撑。 但在这些细分市场这样霸气的进攻和坚守中,行业的“冷思考”无处不在:到底SUV还能火多久?几乎依靠SUV单线产品的中国自主品牌,其产品格局的缺陷如何填补?小排量车型如何更好平衡动力需求?七座车如何在政策的热效应后真正找到位置? 思考里蕴含对危机的预判,进入被认为是“常态化”发展阶段的中国车市,显现出增长乏力的意味,“冷思考”正是源于对宏观问题的疑问:如何将这种乏力迅速消化,激发新动力?如何将危机撇开把握住时机? 同时,在市场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时,车型更容易取得高销量,不过,一旦市场浪潮退去,不具备品牌与技术优势的车型必然被淘汰,只有在这一市场锻炼出核心竞争力的车企才是真正的赢家。 中国车市“调整”正当时 如何做?在各企业2016年的规划中,不得不提到的一个关键词是“调整”。“调整”在各个企业内部体现出不同的举措。 近日观致也披露了2015年的成绩单,总销量为14001辆,同比2014年的零售数据同比增长169.3%.这也是经历一番调整后的结果。观致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内部人员架构、产品布局上。经历2014年底到2015年初的管理层动荡后,观致的全新管理团队在此后开展一系列品牌强化活动,增长的销量体现了其作用。即使墨菲即将离职,其在过去一年对观致的调整多为业界认可。 其他调整还包括对品牌理念,比如广汽丰田将“微笑”战略作为下一个十年的原动力,或者对未来布局的调整,例如众多车企纷纷开启的新能源战略、智能化战略等。这些调整构成2015年中国车市难忘的动荡一年,也逐步让中国车市中SUV、七座车、小排量车这三大细分市场的亮点凸显出来。 前瞻 2016 裂变开始竞争加剧 2015年,三大细分市场领跑疲软的中国车市,到2016年,行业前景进一步严峻后,格局或将发生改变。以SUV为例,高速增长的SUV市场呈现出裂变格局,瑞风S3、哈弗H2、众泰T600等新锐车型异军突起,迅速隔离开瑞风S2、哈弗H6等“传统车型”,裂变了SUV格局,呈现出新老车型两分天下的局面。而在七座车领域,MPV也在迅速割裂新老车型。此前吉利曾表示,将进军M PV市场,首款产品预计在2017年推出。业界人士预计,到2017年,在全面二孩政策进一步深化后,MPV市场或迎来更多新成员,竞争进入白热化。 经历2015年的挫折,车企在2016年将更加细化布局,此时具备亮点的细分领域必定成为争霸之地。2016年,这几大细分市场的“战争”或将一触即发。